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课放大镜一、判断题1.我们可以把放大镜移至眼前,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晰。()2.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3。像放大镜一样,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4.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5.近视眼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一、填空:1、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能收集到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毫米的微小物体。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4、自制放大镜的方法有: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袋(盒)装水,冰块、水滴、透明玻璃球都有放大功能。(注: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5、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和()。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少;反之,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少,视野越大。6、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凹透镜)。三、简答:1、我们在什么工作需要用放大镜?举例说明2、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第二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一、判断:1.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秘密。()2.在放大镜下观察,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3.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4.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5.苍蝇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会滑落,这跟它的翅膀有关。()6.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它们其实是扁平的细毛。()二、填空:1、科学家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2、蚜虫的天敌是()蚜虫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每个蚜虫的大小只有()般的大小。在10倍的放大镜下可以清晰看清它们的肢体。3、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有关。4、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昆虫是自然界中人类肉眼看得见的最小的动物之一,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等特殊的构造。会画昆虫的各种触角。5、蟋蟀的“耳朵”在();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三、观察报告:参照教科书《草蛉的观察报告》,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一种昆虫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在整理成观察报告。第三课、放大镜下的晶体一、判断:1.自然界中大部分的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2.一般来说,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都大致一样。()3.只有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我们才可以看到晶体的样子。()4.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有长石、云母、石英等三种。()5.玻璃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二、填空:1.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2.许多岩石是由()集合而成的。3.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是很有()。制造晶体的方法有()和()4、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5、许多岩石是由()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6、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或由()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体)。晶体形状()有的是(),有的像(),有的像()等,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三、分析题:1怎样分离食盐和水的阅读资料回答问题美丽的雪花:雪花是由空气中的尘埃引起水分子层层凝结而成的,尽管每一朵雪花都是呈六角形,但是细心观察,我们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雪花。有的雪花矮矮胖胖,有的雪花纤细修长,有的雪花扁平如板,也有的雪花带着精致的枝杈。雪花的结构取决于雪花晶体穿越高空大气时经历的温度、水汽、气流的变化情况。1。雪花是由()集合而成的。A、雪花晶体、B、雨水C尘埃2.雪花的结构取决于()A、雪花晶体穿越高空大气层时下落的速度;B、雪花晶体穿越高空大气层时经历的温度、水汽、气流的变化情况。C、雪花晶体穿越高空大气层是所遇到的空气阻力。自制晶体实验报告:采用食盐、沸水、玻璃杯、筷子、绳子开展食盐大晶体的自制活动。每天观察,每天记录或者每天拍摄完成一份食盐大晶体的实验报告。第四课怎样放的更大一、判断:1、由于显微镜的发明,人们能够观察到比通过放大镜观察所能达到的更加丰富的微观世界。()2、生物学家列文·虎可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3、显微镜和量筒、弹簧秤一样,是人类认识周围物质的一种工具。()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二、填空:1、生物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和()。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2、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它使人类的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3、生物学家()把两个镜片嵌在圆形金属管子的两头,中间还安上了可以调节两个镜片距离的螺旋杆,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三、你可有哪些方法来测定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方法一:将放大镜放在有格子的纸上,数出范围内的格数(A);再将提高,直至格子放大到最大、最清晰,数出范围内的格数(B);A除以B就是放大的倍数。方法二:用直尺量出方格的边长(A);再将提高,直至格子放大到最大、最清晰时,将直尺搁在上量出被放大的格子的边长(B);B除以A就是放大的倍数。四、分析题怎样用自制简易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第五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1。显微镜和量筒、弹簧秤一样,是人类认识周围物质的一种工具。()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3.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4.把整个洋葱放到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它的精细结构。()5。如果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10*”、“16*”,那么物体的图像将被放大160倍。()6.第一台显微镜的制造者列文·虎克最早发现了细胞。()7.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是一致的。()8.通过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可以增加目镜中标本图像的亮度。()9.如果目镜或者物镜的镜面比较脏,要用擦镜纸而不能用手直接擦。()二、填空:1、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2、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四、制洋葱表皮细胞的准备工具?五、画出洋葱表皮细胞构造图?第六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一、填空:1、在罗伯特.胡克第一发现()后,许多学者在显微镜下观察研究了植物是我()、()、(),以及()的血液和()等,发现他们都具有胡克所描述的细胞结构。随着显微镜制造技术的提高,人们对()的研究愈来愈广泛深入,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都是由()组成的。2、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自然学科的三大发现之一。3、、叶绿体是植物进行()的基本场所二、判断题(1)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因此里面没有细菌。()(2)微生物是一种生物,因此也会新陈代谢。()(3)我们可以利用干草来培养微生物。()(4)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时,我们可以通过吸走多余的水分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5)池塘里的一滴水中含有许多微小生物。()三、细胞作用有?第七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一、填空:1、()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组成。2、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组成。3.自从()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生活许多的(),()在()、()、()中找到()。4、我们还可以利用()培养微小生物。5、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的(),再在上面滴一滴(),盖上盖玻片,也可以用()在盖玻片上的()吸走多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运动。二、阅读书本资料,完成练习。(1)我知道的微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些微生物都是生物,因为它们与其他生物一样()A、能吃东西B、都会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映C、都会繁殖D、都有细胞组成E、都会制造食物F、都会排泄第八课微小世界和我们一、填空:1、()和()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微生物对人类并非都是有害的,有许多微生物不仅对人体有益,而且我们还离不开它。杂交水稻(),酵母菌它可以分解面粉里的糖类,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加热时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使馒头、面包内部疏松多孔。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抵抗制服疾病、酿酒、泡菜、发面、做酸奶、克隆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3、随着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先在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已经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选择了()、()、()、()、()等自己感兴趣的专题。4、人类征服病菌的道路过去()、()、()等传染病到处肆虐,人类对此只能束手待毙,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陆续发现许多危害人类的()、(),并从此开始了和它们的斗争。5、这是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早新成果(),人们通过生物技术,不仅能()等动物,还可以把()插到细菌细胞中,利用细菌能在短期内大量繁殖的优势。生产大量的()用于治疗()。6、自然界的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它们只有一个细胞,称为(),比如:7、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进行的。8、水中常见的微生物由:二、观察工具发展的流程图: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扫描隧道显微镜:纳米技术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一、填空:1、世界是由()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2、我们周围的物质都在变化:等,有的物质变化很快,有的物质变化很缓慢,甚至不易被我们察觉。3、物质总是在(),有些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4、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的物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水结冰)(加热水)(豆子和沙子混合)等。二、分析1、让物质发生变化,说出一根铁丝的变化,一杯水的变化,一张纸的变化,一支蜡烛的变化。2、把易拉罐压扁和水结冻了这两种物质变化有什么相同之处?3、火柴燃烧和铁定生锈了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相同之处?第二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一、填空:1、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有些变化产生了(),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2、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和()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和()混合。二、分析:加热白糖变化加热前预测加热后的变化白糖在加热过程中蜡烛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三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填空:1、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淀粉变成了麦芽糖。2、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3、米饭的成分是()4、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发生了变化,这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与()和()的新物质。二、哪些食物含有淀粉?(记忆
本文标题:第一课放大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75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