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七章健全社会参与机制持续改进高等教育质量
第七章健全社会参与机制持续改进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来源于社会,培养的人才服务于社会的需求,发展进程有赖于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因此,在改进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方面,有赖于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实践表明,社会在改进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方面发挥着支持者、监督者、评价者、合作伙伴等作用。作为支持者,社会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源源不断投入所必须的人、财、物等物质资源的同时,为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提高注入文化的精神力量;社会成员直接参与能及时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他有关信息直接反馈给学校,使学校及时了解、关心社会经济部门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保证高等教育沿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作为监督者,社会主要通过新闻传媒、社会舆论等对高等教育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对偏离正确轨迹的行为进行预警,引导高等教育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作为评价者,社会通过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进行评价,并向社会反馈质量信息;作为合作伙伴,高校通过产学研合作,与社会建立紧密的联系,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引领社会发展。可见,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有必要构建社会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力量在改进高等教育质量过程中的支持、监督、评价等重要作用。第一节培育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改进的社会文化环境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血脉,“名校成长的历程证明,大学的竞争是文化实力的竞争而不是经济实力的竞争。”1因而,对于高等教育系统来讲,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主要不是一种物的客观存在,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也就是一种文化的结晶。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能否得到提升,既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相关,也与文化软实力密切相关。文化不仅影响高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质量观,而且影响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所持的观念以及社会参与高等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培育文化软实力,营造社会关注和参与高等教育的氛围,对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一、培育创新文化,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意识创新文化是泛指一切创新活动及其活动方式和活动氛围的总和,是一种激发创新意识、崇尚创新精神、鼓励创新活动、促进创新发展的文化生态。创新文化的要素包括:创新的价值追求、创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传统风气、创新的心理氛围、创新的制度保证和创新的物质支撑等。2创新文化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文化形态,而是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或群体文化中与创新实践有关的一种文化特质和文化因素,是一种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内涵丰富的文化子系统。创新文化的作用在于:能够使创新成为一种“社会的素质”,进而扩散、深入和主流化,形成一种氛围和环境,将创新内化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追求和目标,进而激发社会1李辉.从文化层面审视大学教学与科研职能的和谐[J].现代教育科学,2006(1):10-12.2眭依凡.创新文化:决定大学兴衰的文化之魂[J].中国高等教育,2007(7):7-10.成员的创新灵感,促进创新“千树万树梨花开”般地发生和涌现,成为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此,创新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标志,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否有利于创新,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兴衰。对于高等教育来讲,没有全社会创新文化激励和支撑,高等学校难以持续创新发展,难以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也产生不了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必将导致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停滞不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可见,创新文化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提高质量与水平的源泉和动力。1、崇尚唯实出新、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21世纪的大学,要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大学本身不仅要有批判精神,而且必须立足于社会大众敢于质疑和批判精神的创新文化之上。然而,中国传统的吏官文化所强调君臣、父子、夫妇的尊卑主从关系,片面地强调天理,一切高度听命于政治权威,扼杀人们的质疑意识和批判精神,导致我国是一个缺乏理性批判文化传统的国家。因此,要培育创新文化,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加强全体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鼓励人们敢于挑战权威和固有经验,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理性批判他人观点,并提出自己独到见解和主张。笛卡尔曾说过:“要想追求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尽可能地把所有事务都来怀疑一次”,“怀疑是迷信的清洗剂,批判是教条的解毒药”。高等教育的发展是镶嵌在各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上,只有全社会不迷信、不崇拜任何偶像、教条、理论,敢于怀疑和否定已有的观念,敢于自我批判、理性批判,立足于此环境的高等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创新人才和产生创新性科研成果。2、营造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创新文化是一种鼓励尝试、重在行动的实践文化。然而,中国传统文化所奉行的“成者王侯败者寇”的哲学导致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不太同情失败者的社会。当个体有成就的时候,到处是赞歌颂语,一旦失意的时候,处处是冷言冷语,如果个体没有坚强的意志是很难抵御这种世俗的压力。由于创新往往是小概率事件,随机性、偶然性较强,而失败可能是常态,这样就导致个体难以抵御失败的压力而不敢冒险,不敢实践,包括大学和大学师生员工在内。创新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或“破坏性的创造”,常常要敢闯禁区、挑战常规、违背传统、冒犯权威,也要反复在实践中尝试和探索,经常面对各种新的情况,甚至要冒失败的风险。对于高等教育来讲,创新是其发展的主旋律,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大胆进行改革,敢于挑战禁区,敢于突破传统;科学研究的创新需要敢于实践、应对挑战,社会服务也需要有新举措,所有这些需要社会对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实践中的冒险、失败等达成宽容的共识,并加以鼓励。3、构建尊重差异、包容开放的社会环境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转型时期,不仅社会思想意识空前活跃,而且在各个领域实践理性方面的思路和观点更是丰富多样。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引起了利益格局变化和利益矛盾的冲突,导致了人们对许多社会实践价值评价的多样化;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管理技术和手段的日新月异、制度安排和组织方式的日趋复杂,都在加剧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性;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信息技术带来了人类传播方式的革命性飞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界限,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人们既是思想和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传播者,从而使思想观念越来越多样化。这样一种社会背景,建设创新文化格外需要尊重差异、包容、开放。尼葛洛庞帝说:“营造富有创新精神的文化的最大难题,在于找到能鼓励不同观点发表的途径。”因此,要求社会成员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树立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以包容对话的姿态向人类所有优秀文化成果和先进的实践经验开放,学会从中国的视野去透视世界问题,进而从世界的眼光和全球化的视角去审视中国问题。应当说,在当今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下,这种在全球视野中开放包容和积极对话的思维方式对于构建创新文化显得越来越重要,无论对于社会各个层次的实践创新和观念创新,还是对于通过对话和交流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显而易见,只有在这种开放包容、尊重差异的开放的视野中,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增强才有可能。因此,建设创新文化,需要营造尊重不同思想观念的制度文化,确立开放包容和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培育尊重个性和创新的文化模式。二、发挥质量文化功能,提高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共识质量文化指的是表征社会或组织成员有关质量方面的共同信仰、价值观、态度、制度和行为模式。即社会大环境对质量的认知程度以及为此所做出的各种努力。对于高等教育来讲,质量文化指的是社会全体成员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观、精神、目标、道德、形象、行为、习惯、习俗等“软性”的认知程度以及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所做的各种努力。对于高等教育来讲,其质量文化的形成主体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宏观主体即为广大社会公众,微观主体是高校全体师生员工。本研究主要从社会因素进行研究,因而指的是宏观主体的质量文化。在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质量是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作为质量载体的质量文化直接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社会基准的高低,所以,要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有必要营造质量文化,提高社会成员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知程度及为提高质量所做的各种努力,形成较高的高等教育质量社会基准。(一)质量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功能作为一种“软性”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直接影响着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基准的认识,如果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可基准较高,则该国高等教育在国际比较中的竞争力越高,反之则越低。具体来讲,质量文化对于提高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体现为以下功能:第一,凝聚功能。优良的质量文化是一种高标准的质量,它就像磁铁一样能把全社会成员凝聚在一起,使社会成员的思想情感、命运与高等教育的质量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种高等教育质量提高我受益,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我受损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促使社会成员追求卓越的质量,自然而然地为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奉献。第二,激励功能。质量文化的核心是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创造一种人人重视高等教育、参与高等教育的文化氛围,进而激励各高校为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而不断进取。当所有高校都能实现预定的质量目标时,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将会越来越强。第三,规范功能。质量文化能够规范、监督高校师生和管理人员的行为,用一种无形的力量来约束教职工和学生,从而弥补高校刚性规章制度的不足,达到自律与他律的统一。(二)培育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途径和措施质量文化之于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及其目标实现的意义现在已毋庸置疑。只有从根本上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行为从仅为高校的独角戏转变为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自发行为和终极追求目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的质量困惑。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形成过程相当复杂,既有传统质量文化传承和改造,也需要相应的制度构建等具体的路径和措施。1、合理传承民族文化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质量文化的精髓,随着高等教育赖以生存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及自身的变化而不断发展。高校要在继承民族文化中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丰富传统文化中涉及质量文化内涵。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改进是培育质量文化的永恒主题。对于我国来讲,培育质量文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在变革中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中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运用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使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上。也就是说,从尊师重教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寻找其教育质量文化生存、发展和更新的命脉,使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上。2、培育社会成员高等教育质量意识质量文化是社会成员对质量价值观念的认同和追。质量意识是人们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是质量文化的重要内容。国家和地方政府要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渠道,积极引导全社会树立强烈的高等教育质量意识,特别是质量责任意识,使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够认识到质量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在高等教育质量提高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逐步形成全社会都关心高等教育质量,都努力推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良好氛围。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尽所能,形成合力。例如,政府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教育质量负有监管职责,媒体负有监督义务,高校则应及时向社会和有关部门公布质量信息,从而形成一个各行其责、各尽其力的外部监控体系。各级政府和高校要通过不同方式和途径,对社会成员宣传其质量意识对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作用,使他们树立起强烈的质量战略意识、质量竞争意识与和质量参与意识,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维护质量、人人创造质量的社会环境与氛围。3、引导社会舆论关注高等教育质量舆论又称公意,是公众的意见或言论,反映了公众对某一社会现象的观点、看法、愿望和要求。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过程中,社会舆论通过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把公众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反映出来,并加以传播,促使高校采取各种措施把舆论反映的质量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并加以解决。在通讯工具日益发达,交流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与人之间交往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社会舆论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和作用也日益增大。对此,北京理工大学的杨东平教授曾指出,对高等教育
本文标题:第七章健全社会参与机制持续改进高等教育质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88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