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七章社会认知社会认知(socialcognition),最初被称作社会知觉(socialperception),由美国心理学家J.布鲁纳于1947年提出,用以指受到知觉主体的兴趣、需要、动机、价值观等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的对人的知觉。随着社会心理学对人际知觉领域研究热潮的兴起,社会知觉概念被等同于人际知觉(interpersonalperception)或对人知觉(personperception),指关于他人或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整体反映,其结果即形成关于他人或自我的印象。作为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即以人为对象的知觉,社会知觉服从于一般知觉所具有的普遍规律性,又具有一般知觉所不具有的特点。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其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社会知觉或人际知觉被社会认知一词所取代,指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属于人的思维活动的范畴。由此使社会知觉的内涵与性质更加明确,避免与传统心理学中作为感性认识活动一部分的知觉活动相混淆。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一、社会认知的定义由于人们对社会认知的研究取向不同,有关社会认知的定义和解释也各不相同。下面列举几种比较代表性的观点:(1)社会认知研究包括对所有影响人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以及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2)社会认知通常是指两种认知:关于人、群体的认知和具有情感、动机态度、情感色彩的认知。(3)社会认知通常是指对人、自我、人际关系、社会群体、角色和规则的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与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推论。(4)社会认知研究的对象是那些发生在他人和自己身上的心理事件以及人们对社会关系的思考。(5)社会认知是人们根据环境中的社会信息形成的对他人或社会群体、社会角色及自身经历作出推论。综合上述定义,可见,社会认知的两个基本特征:其一,社会认知是人对社会性事件的认知加工;其二,人的社会认知对其社会行为起一定的调节作用。所以,可以认为,社会认知是指人对社会性客体之间的关系,如人、人际关系、社会群体、自我、社会角色、社会规范等的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推断。社会心理学所感兴趣的是作为知觉主体的个人对他人、群体的人际关系的社会认知,以及与此相伴随的自我省察的过程。由于社会心理学对于社会认知的研究着眼于对人及人与人关系的知觉感受,因而不少社会心理学文献称之为社会知觉或人际知觉。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的含义有所不同。后者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自己的客观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不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前者则包括整个认知过程,既有对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格特征的了解以及对其行为原因的判断与解释。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化过程、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二、社会认知的理论假设在社会认知的研究中,存在一些隐喻,它是对人的社会认知特点的总看法,它们实际上就是社会认知研究的前提假设,对于社会认知的研究有重要的影响。社会认知研究理论假设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2(一)“朴素的科学家”假设20世纪70年代以前,社会认知研究中的前提是“朴素的科学家”假设。这种假设认为,人是一个“朴素的科学家”,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像科学家一样,寻找、确定事件产生的原因,以达到预测和控制的目的。在“朴素的科学家”假设的基础上,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些认知理论和模型,如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二)“认知吝啬者”假设随着社会认知研究的深入,社会心理学家越来越多地发现,人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并不完全地、精确地运用所获得的信息,导致社会认知、社会判断中出现大量偏差,特别是随着信息加工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社会认知中“朴素科学家”的隐喻开始向“认知吝啬者”转变。“认知吝啬者”的隐喻认为,人们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面临的信息往往是不确定的、不完全的、复杂的,在对它们进行加工的过程中,达到最满意的合理性是困难的。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人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常常偏爱策略性捷径,而不是采用精细的统计学的分析,以尽量节省时间和加工资源。人偏爱用最小限度的观察去产生社会判断的策略加工,是社会认知偏差产生的根源。(三)“目标明确的策略家”假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社会认知的研究假设转变为,人是“目标明确的策略家”(motivatedtactician),被认为有多种信息加工的策略,在目标、动机、需要和环境力量的基础上,对策略进行选择。人能够实用地采取加工策略以适应当时的情境的需要,努力使事情完成。因此,在需要时,人会更多地注意复杂的信息,进行系统的、费力的加工;当目标不存在这种需要时,人会依赖于认知捷径、简单的策略和先前的知识结构。人能够灵活地调节自己的认知过程以适应情境的需要。三、社会认知的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社会认知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性:1.互动性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知觉者和被知觉者处于对等的主体地位,不仅被知觉者影响知觉者,而且知觉着也会影响被知觉者,从而使社会知觉过程的发生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2.间接性社会认知不仅是知觉者对他人外部属性的直接反映,更主要的是通过对他人直接可感的外部特征如行为表现等,达到对他人内部人格特征的间接把握或反映。3个人为了与外界环境获得平衡,适应社会,从而运用认知机制抑制某些刺激物的作用就是认知的防御性。当代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社会认知和防卫机能息息相关。个体在情绪困扰的状态下对于社会客体的反应,与在中性情绪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反应显然是不同的,换言之,情绪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刺激会有不同的反应。因为个人是在特定的情绪状态下,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来辨明刺激物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决定应否逃避。个人的认知防御,主要目4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了完形原则(或格式塔原则),即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方面特征材料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种倾向在判断一个人的时候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我们看到一个人似乎既是好的又是坏的,既是诚实的又是虚伪的,既是热情的又是冷酷的时候,便觉得不可思议,认为自己还没有完全认识这个人。我们总是3无法容忍自相矛盾的判断。桑普森(E.E.Sampson)把这种判断的出现称为“认知分离”。他认为个人智力和知识的局限性构成认知的剥夺体验,造成个人认知和认知对象之间的分离。为了消除这种分离,个人一方面会加强其探求信息的欲望和动力,寻求更多的信息,摆脱认知剥夺。同时可能向幻想化的方向发展,即利用想当然的办法给认知对象添补细节,使认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图式图式(scheme)也可被译为基模,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认知心理学观点看来,图式是组织信息的方式,是用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社会心理学家越来越多地采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来说明认知过程,社会认知的图式就是这种研究的成果之一。一、图式的涵义和分类图式是有关某一概念或刺激的一组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它包括对某一概念或刺激的认知、相关的各种认知的关系及具体的例子,其内容可以是特定的人、社会角色、自我、对特定客体的态度、对群体的刻板印象或对共同事件的知觉。根据图式的内容,可将图式分为:个人图式(personschema)是一种心理上的认识类型,它描述了典型的或者特别的个体。例如,“愚蠢者图式”和“聪明者图式”等,就是典型的个体。人们的心目中对特定的认识对象存在典型的形象,即特定的图式,人们对认识对象的判断,通常是套用典型图式的结果。自我图式(selfschema),是指个体把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的方式。例如,我们关于自己的图式可能包括“聪明的”、“独立的”、“外向的”等特性。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行为归入某一个类别之后,就成了一个很“图式化”的个人。例如,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很有男子气时,就会以男子气的图式办事。角色图式(ro1eschema),是一种描述范围较宽的社会群体和角色的心理类型。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和社会生活中的固定模式很相似,每个人都有关于性别、社会阶层、专业群体的图式。例如,有人认为女人是“很有感情的”、“心肠软的”;亚洲人是“工作勤劳的”、“有技术的”等。事件图式(eventschema),指人们对事件或事件的系列顺序的图式,尤其是指一段时间内一系列有标准过程的行为,有的学者称其为“剧本”(script),是社会事件的心理分类。它包括社会事件在发生前后以及因果关系上的普遍特征。例如,“去约会”这一事件图式,典型地包括开始会见、到餐馆吃饭、看电影、送回家、道晚安等。二、图式的结构图式是具有一定结构的,它同时包含抽象、一般的成分和具体、特殊的成分。如,对于“课堂”这一图式,我们首先会想到在一个教室里,有一位教师给一群学生讲课,这是“课堂”这一图式的抽象层次。在具体层次上,这一图式包含不同种类的“课堂”。例如,在一般的教室里老师站在讲台上,同学端坐在下面认真听讲或是老师和同学环坐一圈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在更具体的层次,图式可能包括我们经历过的、发生过特殊的或难忘的事件的课堂,如,老师带病上课,最后病倒在讲台上,等等。4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图式包含的各种联系并不是等级有序的,而是具有网状特征。如,政治家、骗子、滑稽演员都是“外向者”的例子,都具有较高的社交技能。但是自信与政治家或骗子有联系,但与滑稽演员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样,图式中包含的更具体的特征(社交技能、自信)与上一层次的一些概念(政治家、骗子、滑稽演员)之间有交叉的联系。三、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图式对于社会认知有重要作用,人们利用图式加工信息、解释环境。当我们处于一个新环境时,我们并不是重新认识它,而是利用过去相似情境中的知识作出解释。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图式帮助我们加工信息。图式对社会认知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图式能帮助记忆当我们对过去的人或事物形成图式化表征时,记忆效果最佳。在科恩(Cohen,1981)的一项研究中,让被试看一个女人和她的丈夫坐在家中的录像,一半的被试被告知这个女人是个图书管理员,另一半的被试被告知她是个女招待。这个女人既有符合图书管理员的图式特征,如,戴眼镜、弹钢琴;也有女招待的特征,如,房间里没有书架,吃巧克力蛋糕。然后让被试回忆录像的细节。结果发现,不论是马上回忆还是一周后回忆,被试对与已知图式一致的细节的记忆较好。这并不意味着与图式不一致的信息就通常记忆得差。与图式一致及不一致的信息都比与图式根本不相关的信息记忆得好,而那些与图式无关的信息容易被忘记(Breweretal.,1981;Hastie&Kumar,1979)。有时与图式矛盾的信息比一致的信息的回忆效果更好,这在图式相当完善或相当不完善时尤为明显。(二)图式帮助自动化推论认知者无须任何有意识的努力就会自动产生一些与图式相关的推论。如果你遇到一个极其友好的人,你可能会自动把与“友好”有关的其他特征赋予他,如热情、善良,而你几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过程。当环境中的信息强烈暗示一个特定的图式时,或当图式涉及到你极其关心的个体或生活领域时,这些自动化的效应最可能发生。(三)图式可以增加信息图式能帮助我们填补知识中的空缺。如,当我们阅读一个有关医生的故事时,不知道他穿的衣服,但我们根据医生的图式,会认为他穿着白大褂。(四)图式中包含情感图式中包含着关于针对图式内容的情绪。所以当我们使用某个图式时,就会伴随某种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叫图式驱动的情绪。当环境中的信息与图式相吻合时,与该图式相一致的情绪就会被引发出来。特塞尔(Tesser)的一系列研究表明:仅在头脑中想象具有图式的客体,就能强化个体对客体的情感。例如,如果你认为老师对你在课堂上的发言不满意,那么你想这件事的时间越长,你的心情可能越低落。图式虽然为我们加工信息提供了大量的帮助,但图式加工也有缺点。我们有选择地吸收那些与图式相一致的信息,对于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信息要依据图式来给予补充,但是这些信息未必是合乎真实情况的;即使图式并不适合我们所面临的某种情况,而我们依然按照它做出判断;图式一旦形成,人们就
本文标题:第七章社会认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98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