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之———教案·学案·测案第七课第三框《学会合理消费》设计:李晓光审核:牛清泉责任校对:任芳批准使用:创作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消费方式及消费观念的变化,知道消费和理财都是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表现;了解合理消费应遵循的原则。2、能力目标:走出消费误区,提高学生合理消费的能力,初步树立理财意识,培养学生理财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理智对待消费,摆脱消费中攀比虚荣心理,确立节俭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教学难点:学会合理消费、确立绿色消费观教学过程:一、名师导学:(抓基础、突重点、破难点)1、消费面面观:(1)人们的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的商品日益丰富,人们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人们的发生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表现:①体现享受与发展需求的住房、健康、教育、休闲、交通、通信等支出的比重迅速上升。②人们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的生活方式。(3)导致人们生活水平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2、学会理财合理消费:(1)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表现:目前,我们参与社会经济生活,除关注国家经济建设外主要表现于日常的。是我们必备的技能。学会合理消费,了解银行、债券、股票的方面的知识。(2)中学生在选择商品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中学生的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自己选择商品的能力还比较弱,在消费时更应,少一些盲目。(3)合理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怎样培养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①消费前:A可以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的地方;B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的商品;C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②在消费的过程中:应该用的眼光去选购商品。这样做既有利于自己的,又有利于社会的。③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应该有适度的消费,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要。④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后,更应该注重自己的需求,在消费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4)们应怎样进行绿色消费?答:A、要认清绿色食品标志以保障自身健康;B、选用无氟制品以保护臭氧层;C、购买无磷洗衣粉以保护江河湖泊免受污染;D、购买环保电池以防止汞镉污染;E、选择绿色包装以减轻垃圾灾难等等。二、归类探究:(合作交流、各显其能、展现自我)【活动一】(96页)O谁能说一说,商场里的电视机有哪些品牌和款型?最低和最高的价位分别是多少?答:康佳、长虹、TCL、海信、海尔等,价位几百—几千不等。O杨洲的“烦恼”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的商品日益丰富,人们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活动二】(96页)人们的日子好了,也更会消费了,消费观念也发生变化了。○以下消费方式分别满足了人们哪些需要呢?﹡自助旅游——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考驾照——能满足人们的交通、休闲、度假、旅游等等需要;﹡去健身房健身——能满足人们的健康、健美、休闲等方面的需要;﹡自费到国外留学——能满足人们的教育、深造等需要。○你还能发现新的消费热点吗?A、美容美发;B、餐饮业;C、服装业、D、家居装饰业;E、自费观看大型音乐会和体育比赛等。【活动三】(97页)○你每个月的零花钱约是元。○你的零花钱一般是这样安排的:﹡零食约元;﹡学习用品约元;﹡……﹡节余约元;○节余的钱你是存进银行,还是。○你觉得自己对零花钱的安排是否合理?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活动四】(97-98页)○影响你选择商品的主要因素有:A、广告;B、同学推荐;C、推销人员的解说;D、跟风追潮,赶时髦。E、商品的质量、实用和个人的需要。○你在购买商品时主要看重产品的:A、质量;B、价格;C、品牌;D、实用。○在你购买商品时多半是:A、自己作主;B、同学参谋;C、听取父母的意见;D、随心所欲。【活动五】(98页)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办?﹡朋友跟你借一笔数目不小的钱:我会在朋友急需,而自己又有能力帮助他时会给予帮助。﹡你看中了一件价格比较贵的衣服,但暂时没有制服能力:我会忍痛割爱,到有钱时再买。﹡很多同学都拥有了某件名牌商品,怂恿你也买:我会根据自己和家庭的实际情况而定,有能力就买,没有能力就放弃。﹡考试成绩不理想,父母停发自己的零花钱时:我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靠得好成绩再和父母商谈。【活动六】(98页)○如果你是郑蕊,你如何看待林眉的行为?○林眉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消费观念?答:(1)不浪费金钱,把钱花在关键,同时有环保意识。(2)理性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念。三、随堂演练(一)单项选择1.教奶奶上网,网上向教师请教、与同学交流,已经是我们部分中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用手机向亲朋好友发短信问好,同父母亲一起到国外观光,已是部分中学生的亲身经历;家居设计师、牛肉分级员等新职业层出不穷;等等。所有这些都说明A.人民生活已经比较富裕了B.人们都喜欢赶时髦C.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在发生变化D.我们的生活消费水平很高2.出现上题材料中的现象的原因是A.以前人们节约,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B.商品越来越丰富,人们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C.人们的想法改变了,追求享受D.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3.下列不属于新的消费热点的是A.家居装饰业B.自费观看大型音乐会C.节日里家庭成员大团圆在家中聚餐D.美容保健4.据国家统计局所属机构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五大城市0-12岁儿童消费调查表明,五大城市每家儿童月消费平均高达672元,五市儿童月消费总额超过35亿元。在这巨额儿童消费中,衣食两项占66.3%,玩具、娱乐占12.3%,智力开发的书籍和学习用品占9.1%,如果把后两项视为精神消费的话,那么精神消费仅占22.4%,不到衣食的1/3。如果一个儿童从每月消费672元中每人每天节约0.5元,那么,五大城市的儿童消费全年可节约10亿元。这则材料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①在家庭消费中物质消费要与精神消费相协调②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③要注意培养下一代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④改变落后的生活消费,提倡消费的科学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我们中学生要正确理财,合理消费,就必须①积累有关理财的知识②在消费时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③会精打细算、不与他人盲目攀比④注意节约、注重环保⑤注重积极向上的精神消费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6.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学会理财,是我们必备的生活技能。我们要学会合理消费B.小丽无论是购买学习用品还是服装,都要买名牌产品,她说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身价C.小强的同学假期要去澳州旅游,小强给父母提出也要去,他父母说费用太高,开支不了,小强觉得父母很没出息D.小兵说班里的一些同学活得很烦人,经常对自己的零花钱计划去计划来,是个实足的“小市民”四、拓展提升:一、简答题7.据我市城镇居民抽样调查资料显示,逐渐富裕的生活使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各种体育休闲运动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普通工薪阶层的选择;假日经济带动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居民旅游消费的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不断加快智力投资;随着近几年通讯事业的迅猛发展,不经意间,“手指时代”已真切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便捷的通讯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请用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这段材料的理解。8.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表现在哪些方面?二、辨析题9.作为中学生,合理消费就是不与人攀比、不浪费金钱。三、实践探究题10.某学校本学期以来,学生食堂每天中饭以后,都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几个用来盛剩饭剩菜的不锈钢大盆变成了隆起的小山,堪称食堂“奇观”。该校九年级准备就这一情景搞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请你为这一活动确定主题并设计一个活动方案。四、阅读感悟媒体报道,上海一名中学生有个奇怪的嗜好,他每天都要花上几十块钱才舒服。没赚钱时就已经养成了花钱的习惯,这是独生子女不良教养方式造成的消费特征。很多消费品经销商,如手机经销商,已经将青少年定位为主要目标群了。“品牌”消费是上海消费界一直高举的大旗,“品牌”消费也成了部分青少年的主力追求目标。这类青少年注重的是商品的符号价值而非使用价值,消费的意图不在于商品的物质性,而在于商品所象征的人的关系和差别性,从而达到一种心理的满足,以此作为“身份”的象征。一项来自京沪两市13~19岁青少年的调查显示,现在的中学校园,耐克鞋、阿迪达斯T恤等名牌商品比比皆是,对名牌表示很喜欢的学生占49%。情绪化消费成为“独苗”们的又一大消费特征。调查显示,39.6%的中学生是凭一时的冲动买下了自己并不需要的商品,40.1%的人有很多用了不久便不用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消费是一种渲泄,是一种证明存在的方式。吸烟,酗酒,观看成人书籍和影像制品,进行成人娱乐活动等也成了一部分青少年的消费内容之一。……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零花钱越来越多,消费水平越来越高,消费结构也不再是单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档型,以至于向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给家庭带来经济压力,甚至也成为中学生违法犯罪的因素之一11.据此,运用所学知识,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青少年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适当的消费有哪些?(2)你认为出现这些不适当的消费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至少两点)(3)假如你本人也存在这些不适当的消费现象,你觉得应该怎样正确解决?(至少两点)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C4.C5.D6.A二、简答题7.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发生变化。表现在:体现享受与发展需求的住房、健康、教育、休闲、交通、通信等支出的比重迅速上升。人们不再仅仅限于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的满足,人们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8.一方面表现在关注国家的经济建设,另一方面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理财、合理消费。三、辨析题9.①合理消费,其实就是适度消费,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与他人盲目攀比,精打细算,不浪费金钱。②除此之外,合理消费,还必须积累有关理财的知识;必须不受外在不良因素影响,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要学会预算,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不要乱花;要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钱少就少花;要注意节约,注意环保;要注重积极向上的精神消费。等等。③所以,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四、实践探究题10.(1)主题:食堂“奇观”的启示或面对食堂“奇观”,我们怎么办?(2)活动方案:①分小组调查周边学校食堂的学生就餐情况。②各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调查的情况,并探寻不浪费粮食的具体措施。③将各小组做法汇总,形成全班节约粮食、合理消费公约。④向周边兄弟学校发出合理消费,节约粮食的倡议书。(言之有理,切合题意,合乎活动方案基本要求即可。)五、阅读感悟11.(1)略(2)①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随之提高,作为普通消费者的青少年直接或间接地受益。②不良的社会环境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及给中学生各种不适当消费提供了机会。③从艰苦年代过来的家长的补偿心理使得他们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使学生们有了消费的资本。④学生自身是非判别能力不强,社会实践经验不足,不能正确理解合理消费的含义,将消费与花钱划上等号;在日常生活中缺少艰苦朴素的精神,贪图享乐。等等(3)①思想上,接受父母、老师的教育,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消费意识。②行动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浪费劳动成果;注意消费与家庭收入相适应,适度消费;改变错误甚至违法的消费行为和习惯,合情合理合法消费。(其它言之有理均可。)五、教后反思: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之———学案·测案第七课第三框《学会合理消费》设计:张振兴审核:牛清泉责任校对:任芳批准使用:创作时间: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消费方式及消费观念的变化,知道消费和理财都是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表现;了解合理消费应遵循的原则。2、能力目标:走出消费误区,提高学生合理消费的能力,初步树立理财意识,培养学生理财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理智对待消费,摆脱消费中攀比虚荣心理,确立节俭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观,树立正确的
本文标题:第七课第三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106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