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1)
第1页共8页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1世纪经济报道》载文指出,分配关系改革最初主要是在“按劳分配”的框架内进行的,其深刻的意义在于否定了平均主义的分配观,肯定了基于劳动贡献大小形成收入差距的合理性。这反映在按劳分配的内容和要求上是()A.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B.以社会总产品作为分配对象C.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D.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从材料看,强调劳动贡献大小影响收入分配,这与按劳分配中“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的要求相符合,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无关;B项表述错误,按劳分配的对象是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的部分;D强调其地位,与题意无关。答案:C2.小张是一名国有企业的普通员工,2012年5月1日,他用自己的工资收入购买了中国工商银行的股票。材料中小张获得收入的方式依次是()A.按劳分配购买政府债券的利息收入B.按生产要素分配银行存款利息收入C.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D.按劳分配购买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解析:小张在国有企业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购买股票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答案为C项。答案:C3.某国有企业职工税后收入如下表(单位:元)项目年度工资奖金股息房屋出租其他投资合计2011800020001000200001300020129500250025002500200019000第2页共8页上表反映出()①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②个人收入与市场竞争无关③个人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④个人收入方式多元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个人收入情况的认识。从图表看,该职工为国企职工,可反映出其收入来自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①④符合题意。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个人收入与企业效益紧密相连,②表述错误,③符合题意。因而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C4.针对生活用品价格上涨过快的情况,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给低保对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这说明政府致力于()A.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B.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C.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D.不断提高经济效率解析:给低保对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是政府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财政手段使财富在收入主体之间转移,这有利于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的缩小,表明政府致力于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答案:C5.近年来,国企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被称为“限薪令”)。对中央企业高管发出“限薪令”的依据在于()A.国有企业员工收入应贯彻按劳分配原则B.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C.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第3页共8页解析:对中央企业高管发出“限薪令”旨在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促进效率的提高,C项符合题意。答案:C6.江苏省华西村建村40多年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采用多种形式,确保村民收入年年递增。全村做到没有一个暴发户,也没有一个贫困户,家家都是余钱户。家家有人出国旅游,人人就业,安居乐业。美国客人来华西村访问时说:“像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这一事实主要说明()A.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B.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C.目前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明显差别D.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解析:材料主要说明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使华西村实现了共同富裕,A、C、D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答案:B7.2012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增加对“三农”的投入,统筹城乡发展,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有人认为,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这种观点()A.主张同步富裕B.主张平均主义C.只讲公平,不讲效率D.割裂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解析:A、C、D三项不合题意。答案:B8.2011年9月1日,我国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至3500元,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所有居民应缴个人所得税减少B.月收入超过3500元的居民没有得到实惠C.居民整体可支配收入增加D.初次分配更加合理解析: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可以增加居民整体可支配收入,故C符合题第4页共8页意。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至3500元,对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居民没有影响,A不选;B说法错误;征收个人所得税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不属于初次分配,故D不选。答案:C9.2012年1~12月累计,教育支出21165亿元,比上年增加4667亿元,增长28.3%;科学技术支出4429亿元,比上年增加601亿元,增长15.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251亿元,比上年增加358亿元,增长18.9%;医疗卫生支出7199亿元,比上年增加769亿元,增长1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542亿元,比上年增加1432亿元,增长12.9%。这反映出()A.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越多越好B.经济发展是增加财政收入的基础C.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D.保持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目的解析:中央财政用于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方面增多,说明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因此C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错误,财政收入并不是越多越好;B项与题意无关;D项财政政策的目的是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答案:C10.中国财政部表示,预计2012年全国财政赤字为人民币8000亿元,低于2011年最终财政赤字人民币8500亿元。实行赤字财政()①是我国扩大内需、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②表明赤字财政优越于紧缩财政,有助于经济增长③通常是在居民消费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加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采取的措施④是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体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赤字财政只有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才有利于经济增长,②的说法绝对化了。答案:D11.深圳市财政委员会政策法规处处长陈捷透露,预计2013年深圳市的试点企业将因“营改增”而减少税负约70亿元。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第5页共8页①意味着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经营额征税②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③有效解决重复征税问题,实现社会公平④直接减少国家税收收入,增强企业发展动力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①错误,营业税是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经营额征税。增值税是对生产经营单位销售货物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④错误,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不一定使国家税收收入减少;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故②③符合题意。答案:B12.读《财政收入的形式》图,可以获得的主要信息是()①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②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③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④国家通过预算和决算参与社会分配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题意可知,本图是财政收入的形式图,意在考查财政收入的来源,因此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与题意不符,故选B。答案:B13.(2011·江苏高考)“十一五”期间,全国共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9500亿元。2011年中央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投资也将进一步向西部和“少边穷”地区倾斜,其中以车辆购置税安排的投资额将超过300亿元。这说明()第6页共8页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②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普遍形式③国家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④公民自觉纳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前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我国税收的性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主要说明国家加大对农村、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投入,体现了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故①③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财政收入的形式、公民自觉纳税与社会公平的关系,②④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主旨,不选。答案:B14.房产税是国家以房产作为课税对象而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2011年1月28日,上海、重庆正式启动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征收个人住房房产税有利于()①增加财政收入②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抑制房价过快上涨③引导居民抑制生存资料消费,增加发展资料消费④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③说法错误,应排除,①②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B15.2011年2月1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马里兰州的一所中学发表演讲时表示,由于美国国内目前财政赤字居高不下,2011年的政府预算把经济政策重心从开支庞大的经济刺激措施转移到削减财政赤字上。美国财政政策发生上述变化是因为()A.出现财政赤字不利于经济平稳发展B.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会使大量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C.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会引发通货膨胀D.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会引发通货紧缩第7页共8页解析: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会造成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导致物价上涨,从而诱发通货膨胀,C项正确,D项错误。适度的赤字可以刺激社会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A项错误。财政盈余会使大量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B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20分)下图为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结构示意图。两幅图所代表的社会财富总量相等,图1被称为“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图2被称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1)比较图1和图2,哪种收入分配结构更优越?(5分)(2)努力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有什么重要意义?(6分)(3)从经济制度上看,怎样才能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9分)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和公平问题。第(1)问要通过对图1和图2的比较,得出图2更优越。第(2)问要从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对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等角度进行回答。第(3)问要从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财政税收政策等角度回答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的措施。答案:(1)图2更优越。在社会财富总量相等的情况下,图1中低收入人口占绝大多数,收入越高人口越少,社会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图2中,中等收入人口占了绝大部分,高收入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占少数,社会财富分配比较均衡,体现了社会的发展有利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5分)(2)①中等收入者多,两极人数少,能让绝大多数人享受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有利于我国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②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扩大内需、提升消费结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③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不但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接受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每点2分)第8页共8页(3)①要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发挥各种所有制在社会财富增长中的作用。②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发挥市场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作用,促进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③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利用财政、税收等手段,促进社会公平。(每点3分)17.(20分)(2013·济南期中)2011年我国实施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改革。(1)上述材料体现了财政支出的哪几种形式?(8分)(2)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12分)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支出的形式和财政的作用,都是属于非常基础的知识,将材料与教材基础知识“对号入座”就能得
本文标题: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112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