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速效提能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其根本原因是()A.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已经消失B.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C.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权利的平等D.各民族已实现了共同繁荣解析:选B。A项观点错误,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阶级根源已经消失,但社会根源并未消失,仍然存在;C项不是原因,属于因果倒置;D项观点错误,各民族还没实现共同繁荣,B项正确。2.“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话说明我国()①各民族的独特文化都得到尊重②当前已不存在民族问题③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消除④各民族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C。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各族人民都成为国家的主人,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故④正确;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不存在民族问题,故②错误;由于受自然条件、历史遗留等因素的影响,各民族发展的仍不平衡,故③错误;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就要尊重民族差异,尊重各民族独特的文化,故①正确。3.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A.民族团结原则B.民族互助原则C.民族平等原则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平等的理解,在全国人大上,各个民族不论大小多少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体现了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享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本题强调政治上的平等。4.自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以来,国家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适当增加国家投资比重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比重,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金融扶持力度,国家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因为()①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②国家的强盛需要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③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团结的物质保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本题强调了重视民族繁荣的原因,②④的说法符合题意;①的说法不符合题意;③的说法强调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项。5.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应该()①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②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三项原则③坚持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④实现各民族同步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理解。根据教材知识可知①②③正确;观点④错误,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发展不是同步发展。二、非选择题6.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受到特殊照顾。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目前,国家每年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定额补贴近80亿元,其中给予西藏的达12亿元以上。在文化教育上,国家每年在高考的分数上也给少数民族的学生有给予加分的照顾。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为什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要采取特殊照顾政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的理解。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上,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特殊照顾政策是正确贯彻民族政策的集中体现,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答案:(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国家每年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定额补贴近80亿元,其中给予西藏的达12亿元以上,集中体现了这一点。(2)由于自然条件、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很落后,各民族间存在事实上的差异。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财政上、文化教育上给予优惠政策,是这一点的集中体现。(3)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特殊照顾政策,有利于推动其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改变其落后面貌,从而真正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一、单项选择题1.“十一五”期间,国家集中力量帮助总人口在10万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使其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达到当地平均或以上水平。国家采取措施加快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是因为()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B.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C.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D.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项原则之间的关系。材料强调的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措施,经济的发展,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故B项正确;A项观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项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项观点错误,是物质保障,而不是政治基础。2.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东部地区的帮助支持下,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年增速达到16.8%。这说明()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②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的保证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东部地区的帮助支持”体现了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的保证,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故①②当选。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③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共产党,故④不选。3.2011年1月19日上午,郴州市民族团结发展促进会在市政府828会议室召开迎新春座谈会,促进会工作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之所以重视“民族团结”,其原因在于()①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②坚持民族团结稳定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保证③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最高利益④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为民族地区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选B。本题以郴州市民族团结发展促进会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国家实行民族团结这一原则重要性的理解。根据教材知识可知①③④当选;②观点错误,民族团结稳定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而不是物质保证。4.2010年是新中国成立61周年。61年来,我国民族关系不断发展。下列对我国目前民族关系状况的认识中,正确的是()①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相和谐的民族关系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民族间的各种差别会得到消除③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④历史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差别还存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解析:选D。②说法错误,不能说消除民族间的各种差别,民族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会不断缩小,但民族特点的存在是正常的。③说法不科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就一直是主流,只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其实现程度更高了。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5.从2009~2010年,中国加大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投入力度,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0亿元以上。这说明我国________,因为________。()A.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各民族没有高低优劣之分B.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人民也是国家的主人D.坚持民族团结原则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政策的理解。材料中反映的是在财政上给予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支持,属于经济发展问题,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6.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国家统一是我国人民最高利益②没有民族地区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③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④民族平等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A。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人民根本利益,①②正确。③只反映我国形成民族大团结的局面,没有反映民族团结的意义,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不反映民族平等问题,④不符合题意。7.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在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上筑起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坚固长城。这必须做到()①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②坚持反对一切民族歧视、民族分裂行为③消除民族间的任何差别④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D。本题强调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①②④正确;各民族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同时由于受自然、历史等条件的影响,各民族间的差别还会长期存在,③观点错误。8.《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的若干规定(试行)》明文规定:自治区国家机关下发的公文、文件必须要有藏汉两种文字,如果没有藏文,基层机关可以拒绝接受。这项规定()A.保障了藏族人民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B.表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上已实现了完全平等C.说明了我国的人民民主有物质上的保障D.体现了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平等原则的理解。“如果没有藏文,基层机关可以拒绝接受”体现了在文化上的平等,故A正确;B观点错误,各民族由于受自然、历史等条件的影响,事实上仍存在不平等;C、D两项材料中未涉及。二、非选择题9.《爱我中华》这首歌曾传唱大江南北,歌中唱到:“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的确,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作为青少年学生,应如何珍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请提出你的建议。解析:本题以《爱我中华》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种新型民族关系是我们在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的,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为巩固这种新型民族关系尽我们应尽的义务。答案:(1)思想上,要认识到传承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2)行动上,要与周围不同民族的同学平等相待、团结互助、友好相处;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对于不顾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制造民族纠纷的事要警惕、抵制,与之作斗争。
本文标题: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速效提能演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114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