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教学设计
1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孙世卿单元综述:本单元主要介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表现、变动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历程;特征;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历史地位和作用;启示。第9课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内容标准】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洋务运动发起的根本目的、洋务企业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评价和影响、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2、过程与方法:学生阅读教材,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图文资料,创设情境,采用阶级分析法分析洋务运动。设置问题,课堂讨论,开展辩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强入侵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衰的的原因和表现。【难点】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关系;洋务运动的评价;初创时期的民族工业多集中于轻工业的原因;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的控制与压迫。学前准备:【查一查,想一想】自然经济,可简称为自给自足和自产自销的经济,它是指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所从事的产品生产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如封建制庄园或家长制农民家庭)的生活消费需要,而不是通过交换满足社会上他人需要的经济活动形式。自然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男耕女织是其鲜明的写照。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以生产规模小、经济单位分散、生产技术守旧、生产环境封闭等为特点。自然经济在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仍占统治地位,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洋务: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相关的事情。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的生产技术,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2买办:又称“康白度”(葡萄牙语的音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或代理人。在中国,鸦片战争后不再是单纯的中外贸易居间人,而开始为外国侵略者效劳,成为被洋商收买的代理人,成为西方殖民势力侵华的重要工具。官僚资本:是政治概念,不是经济术语。通常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垄断资本。它依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经济势力,依靠国家政权,控制国家经济命脉。1927年-1937年是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过程。官僚资本的膨胀,使民族工业日益萎缩。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基础。【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欣赏《男耕女织图》和黄梅戏《天仙配》歌词(见课件)后回答问题:男耕女织图》和黄梅戏《天仙配》歌词描绘了一种什么样的经济模式?自自然然经经济济。。1199世世纪纪4400年年代代,,随随着着西西方方列列强强的的入入侵侵,,自自然然经经济济开开始始逐逐渐渐解解体体,,中中国国产产生生了了““三三千千年年未未有有之之变变局局””…………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课时)一、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的背景(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背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2.过程: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破产。传统:自然经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思考: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继承性。黄黄梅梅戏戏《《天天仙仙配配》》歌歌词词女女::树树上上的的鸟鸟儿儿成成双双对对男男::绿绿水水青青山山绽绽笑笑颜颜女女::从从今今再再不不受受那那奴奴役役苦苦合合::夫夫妻妻双双双双把把家家还还女女::你你耕耕田田来来我我织织布布男男::我我挑挑水水来来你你浇浇园园女女::寒寒窑窑虽虽破破能能抵抵风风雨雨合合::夫夫妻妻恩恩爱爱苦苦也也甜甜你你我我好好比比鸳鸳鸯鸯鸟鸟比比翼翼双双飞飞在在人人间间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因此它不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逐步成长起来的。3.影响:刺激商品经济发展、沦为世界资本主义附庸。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二)洋务运动的诱导(19世纪60年代------90年代)(补充)1.背景:(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2)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壮大(3)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2.目的: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实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3.过程:旗号主要实践前期“自强”创办军事工业。(官僚资本性质)后期“求富”a兴办民用工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b筹划海防;(北洋、南洋、福建)c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等)d选派留学生;4.破产。破产的标志: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5.积极影响:(1)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2)在客观上诱导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早期发展;(3)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三种形式: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三)外商企业的刺激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兴起。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地点:东南沿海地区。3.代表企业:上海方举赞创办的发昌机器厂;南海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朱其昂创办的贻来牟机器磨坊。◆思考:这些企业为什么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原因:a经济基础较好;b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交通;c便于向西方购买设备和引进机器;d自然经济破坏较内地严重……4.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行业、地域分布不平衡。5.影响: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课堂练习]见《高中历史必修二课时详解》及学案[课后作业]1、本课测评:从19世纪4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思路引领:首先弄清时间概念(19世纪40~70年代),归纳经济结构方面变化的史实,然后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分析原因。答案要点:(1)经济结构变化:①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4②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③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变化原因:①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外国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冲击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②中国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大量出口,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③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出现的第一批近代企业,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④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封建经济瓦解的过程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出现。2、学习延伸:洋务运动对民族工业有什么影响?思路引领:从洋务运动给民族工业带来的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影响进行分析。答案要点:(1)积极影响:①建立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对瓦解本国的自然经济,对中国民族工业的诞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②创建了三支海军,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③中国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了近代教育的先河,对于转变中国人的教育观念,开阔视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④引进了西方一些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⑤洋务运动中近代企业的发展,客观上对外国经济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同时在与外国资本主义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2)消极影响:①洋务运动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开明阶层的自救运动,其性质决定了它对民族工业的消极影响。②洋务运动所具有的浓厚的封建性和民族工业所代表的资本主义性质,决定了它们之间的斗争性,突出地表现了封建地主阶级对民族工业的压制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反压制斗争。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兴起的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企业,对民族工业具有诱导、催生的效应,决定了民族工业具有依赖和软弱的一面。总之,洋务运动对民族工业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教学反思】导入新课:提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什么时候?为什么会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后工艺从落后到先进,资本从薄弱到增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由此导入新课。)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第一次发展的高潮)(第2课时)1.时间:甲午战争到一战爆发(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2.原因:(1)列强的资本输出,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2)“实业救国”的推动。(3)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为支付战后赔款,扩大税源。成为促进兴办工业浪潮的直接原因)(4)维新变法思潮的影响。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民族资产阶级的三大派别)四、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时间:20世纪初期(民国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2.背景:a辛亥革命的鼓舞。◆思考:你怎样认识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解题关键: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同时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思路引领:(1)上层建筑的变革;(2)阶级地位和阶级关系的变动;(3)临时政府的方针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答案提示: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在这场革命中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的政策5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总之,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原因—)3.表现:a轻工业发展较快。b涌现出一批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4.特点:a.轻工业为主,未形成完整独立体系。b.力量十分薄弱。c.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d.“春天”短暂,昙花一现。五、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927——1945)(一)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1.背景:a.国民政府推行有利的经济政策(“币制改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2.表现;发展显著,民族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主导地位。(二)抗战时期(1937—1945)1.背景:日本全面侵华的破坏。2.表现:沦陷区: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国统区:官僚资本的压榨,民族资本萎缩。六、民族工业的萎缩(1945——1949)1.背景:a美国的经济掠夺。(《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新二十一条”?)b官僚资本的挤压。c苛捐杂税,通货膨胀。2.表现: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课堂小结:◆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社会环境、人、物、观念技术等等)解题关键: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包括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和推动其发展的因素。思路引领:不利因素:先天不足;诞生和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天畸形;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有利因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答案提
本文标题:第三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116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