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第三单元选择题专项训练
第三单元选择题专项训练1、2005年8月29日,“卡特里娜”咫风给美国新奥尔良市带来巨大灾难,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为灾区及时提供了大量援助。这说明()A.意识能够极大地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B人们通过实践活动能够认识事物的规律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2、一些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掠夺式地开采资源。这种错误的做法,破坏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们的生存环境。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②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③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创造出来的④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务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3、由于不同物种间相生相克的循环链条,大千世界才能维持生态平衡,这一事实蕴含的哲理是A物种之间是相互制约的B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4、我国的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及南水北调四大工程建成后将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这说明()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③人们可以随意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5、一只由长短不同的多块木板拼合而成的水桶,其容量只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若要增加水桶的容量,首先必须加高最低的那块木板。说明的道理()A整体统率着局部,局部服从整体B整体与局部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地位、作用和功能三个方面各不相同C整体的功能完全是由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决定的D整体与局部相互联系,密不可分6、印度洋的地震引起的海啸导致大量人员的伤亡,不仅对受灾国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整个世界的经济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表明()A人与自然的联系是可观的,是不可改变的B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C世界是普遍的联系的D要命令自然,必须先服从自然7、过去,我国矿产资源开采集约化、现代化的程度偏低,浪费现象比较严重,需要进一步优化结构、技术创新和加强管理。其中,“优化结构”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践决定认识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优化系统内部结构,整体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8、西部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这说明()①联系具有客观性②把握事物的联系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③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④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9、我国对国有小型企业采取放活的政策,许多小型企业兼并。但兼并后有的只是简单组合,结果并没有改变亏损的状况;而有的进行重组,优化组合,转换经营机制,面向市场,焕发了生机。这说明()A只有把事物联系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B联系具有无条件性、绝对性C事物的联系是有序的有机的联系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是部分组成的10、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这句话中主要体现了()A.普遍联系原理B.矛盾普遍性原理C.规律客观性原理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11、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12、2006年2月陈水扁提出“废统”的言论后,台湾的各大股市全线下跌,这说明()A事物是运动的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联系具有普遍性D联系具有多样性13、在长期天气预报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其计算结果却发生很大的不同。在很多其他领域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对这类现象的研究形成了混沌学。混沌学深化了哲学因果论和规律论的原理,表明()①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②普遍联系实际上指的是普遍的、偶然的联系③看似随机、偶然的现象背后是有其规律的④规律是必然联系,因此混沌现象无规律可循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4、告别单一的GDP指标,党和国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全面均衡的发展,强调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这种发展观从哲学上强调了()A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创造出来的C联系的普遍性D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15、“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社会的文化,一定社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经济和政治同文化之间的这种关系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A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任何事物都有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D社会存在决定也会意识16、“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辨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列宁的这段话说明的哲学道理主要是()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C世界历史是不断循环往复的D新事物也可能违背客观规律17、在各种比赛中,有人尽管具备争金夺银的能力,但在关键时刻,却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缺乏信心,结果痛失良机。这启示我们()A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B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C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事物由量变到质变再到量变,不断往复,无限循环18、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这是因为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①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地、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②汲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③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④彻底否定了违背客观规律的旧事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19、“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朝诗人孟浩然的这首诗体现的哲理是()A自然界是客观的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20、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A事物的变化是前进还是后退B事物的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C事物的变化是大还是小D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根本变化21、下列不符合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是()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B防微杜渐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2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空前艰巨的历史任务,不能急于求成,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这说明()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B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C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必须重视量的积累23、专家指出,沙尘天气的治理事业是长期的过程,一定要树立长期治理的理想,不要今年植树,明年就期望见效。这一观点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A树立正确的意识,让意识决定物质B在前进中看到曲折,在曲折中看到光明C重视量的积累,不能急于求成D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24、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又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是()①邯郸学步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③唇亡齿寒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25、从1984年我国体育代表团在洛杉矶奥运会上首次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到雅典奥运会上跃居金牌榜第二位,这说明()A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C发展是一切事物的必然趋势D事物的变化有很大的偶然性26、同等数量的黑白围棋子,可以组成凌厉的攻势,也可以组成破绽百出的败阵。这一围棋比赛的事例说明()A质变不都是量变的结果B围棋比赛的双方必然有胜有败C联系是普遍的D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顺序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27、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A、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B、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D、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28、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这是因为()A.部分离不开整体B.整体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部分作用的充分发挥C.事物的联系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D整体的功能决定着部分的功能29、由于短信在传递信息、沟通感情、增进人际交往的方面给人们带来了快捷和便利,深受人们青睐。这反映了()A新出现的事物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B量变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发生质变C事物在变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必然联系D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30、国运盛,体育兴。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不断取得佳绩,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这反映的哲理是()A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B整体的功能会影响部分的功能状态C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D在一定条件下,整体和部分的功能相同31、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会议既强调要坚持基本的分配制度,同时也强调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这样做体现了()A想问题办事情,要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B分析形势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C坚持两分法、两点论D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32、历届奥运会吉祥物在设计时都遵循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理念,将最耀眼的本土文化呈现给世人。与历届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相比,“福娃”的设计体现了浓郁的中华文化色彩。从哲学上看,“福娃”的设计反映了()A整体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C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D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33、多年以来,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这主要说明()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B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一个在曲折中前进的过程D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34、哲学上讲的“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体现了事物矛盾双方()A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排斥35、倡导和实践绿色消费,应当统筹安排,防止矫枉过正,防止“绿色消费”变成“绿色消耗”“绿色浪费”。这一说法包含的辩证法道理有()①坚持联系的观点,避免孤立地看问题②坚持适度的原则,防止过犹不及③坚持矛盾的观点,防止片面性④树立正确观念,发挥意识能动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6、“先进典型的经验值得推广,放到哪里,哪里就出成果。”这个看法()A懂得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B懂得按规律办事是成功的首提C不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不懂得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37、“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没有到处都可以套用的‘模式’和万古不变的教条。”与此说法不符的选项是()A辨症施药、对症下药B不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使用一种方法去解决所有矛盾,注定要失败的C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解决矛盾的方法也是普遍适用的D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38、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矛盾同一性的是()A量体裁衣B因材施教C积劳成疾D居安思危39、下列关于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B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存在于同一性之中C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统一是对立面的统一D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40、“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段话说明了()A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B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C否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41、在现实工作和学习中,有些人不敢正视矛盾和揭露矛盾,而是回避矛盾和掩盖矛盾,这些表现实际上是()A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B否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否认意识具有能动性D
本文标题:第三单元选择题专项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116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