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
1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能力。教学要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重点与难点: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革命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教学课时:6学时教学手段和方法:讲授法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1、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2、唯心史观的基本观点: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列宁指出:以往的历史理论有两个主要缺陷。“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的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第二,以往的历史理论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去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①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壤、人类生存的经常的必要的物质条;是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②人口因素:指从事物质生产和人口自身生产的人的要素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密度和增长速度、分布和迁移等。人口因素是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之一,是构成社会生产的基础和主体;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或延缓的作用③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有机体的物质承担者;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全貌;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个人意识、群体意识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要正确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建3设。(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生产力:(1)含义: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标志生产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解决人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客观物质基础。它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它具有客观显示性和社会历史性。(2)生产力的三个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生产实践者。劳动者是生产劳动中的主导要素“活的劳动”即劳动者在生产力诸因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生产资料同劳动者相结合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劳动对象:人们通过劳动加工以满足需要的物质资料。劳动对象既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又是征服自然的程度的一种标志。劳动资料:劳动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手段。生产力非实体性要素:科学技术是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生产力的特征:客观性、社会历史性、发展的连续性2、生产关系:(1)含义: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2)生产关系的内容:①从静态上看: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产品的分配方式。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起决定作用。②从动态上看: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关系;从广义上看还包括在再生产过程只能感结成的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等。(3)类型:依据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可分为: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二者的统一就是生产方式。两者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4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辩证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基本前程和物质基础,每一种生产关系都是根据一定生产力状况建立起来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不断发展的。而生产关系一旦形成,则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第一方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要求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方面,当生产关系已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就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一个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发展过程。这个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的意义:(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2)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根本标准。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的另一个基本规律。(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第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生产关系;第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2、上层建筑(1)含义: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前者建立在后者的基础上,前者一旦建立,5就对后者起到维护作用。(2)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①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在其产生过程中,暴力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②国家和氏族组织不同:它是按地域而非血缘关系划分国民的;它依靠强制性或暴力手段以及征收赋税来维持。③国家的本质:它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④国家的职能:对内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对外职能(防御职能、外交职能)⑤国体和政体:国体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指的是国家的阶级性质,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经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对极少数人实行专政。政体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指的是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以实现自己的统治。从总体上政体分为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两大类;无产阶级国家一般采用共和政体,主要有巴黎公社政权、苏维埃政权和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国体和政体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国体是内容,政体是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并为国体服务。(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1)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第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第二,经济基础的变革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及其特点①反作用的表现第一,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第二,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6第三,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②反作用特点第一,上层建筑始终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具有“保护自己”和“排除异己”的双重功能。它一方面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又排除不利于自己经济基础的各种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影响和作用。第二,上层建筑反作用性质取决于它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2、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着它们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3、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意义: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一)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提到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它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统一性:五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表现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社会形态发展的纵向统一性,是指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条件下,按其自然历史过程,一般都应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即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生产关系体系,大致相同的上层建筑。2、多样性:但是在一些国家或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超越一个或几个典型社会形态的情况,还有一些国家或民族出现了一个非典型的社会形态,这些都是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多样性。7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具体表现为五个方面:其一,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其二,各个国家和民族由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社会形态过渡采取的过渡形式是不同的。其三,历史上依次经历的每一个社会形态中都包含旧社会形态的残余和新社会形态的萌芽。其四,典型的社会形态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显示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其五,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其社会形态变更的顺序也不完全相同。例如,有的国家,可以超越资本主义阶段而走向社会主义阶段。列宁曾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①(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的历史选择性的统一。1、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的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发展具有最终决定意义。2、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的自己的社会行动规律,它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也不排斥对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例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
本文标题: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125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