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激励与激励机制1.1激励激励理论是业绩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它说明了为什么业绩评价能够促进组织业绩的提高,以及什么样的业绩评价机制才能够促进业绩的提高。大学生的业绩主要体现在学习成绩方面。早期的激励理论研究是对于“需要”的研究,回答了以什么为基础、或根据什么才能激发调动起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等。最具代表性的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就提出人类的需要是有等级层次的,从最低级的需要逐级向最高级的需要发展,需要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并且提出当某一级的需要获得满足以后,这种需要便中止了它的激励作用,即能够起到激励作用的只是针对未被满足的需要。激励理论中的过程学派认为,通过满足人的需要实现组织的目标有一个过程,即需要通过制订一定的目标影响人们的需要,从而激发人的行动,包括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洛克和休斯的目标设置理论、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式、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等等。适用于本文研究的主要有期望理论,如学校的激励手段的效价与学生获得某种满足的期望值都同时足够高;目标设置理论,如保研名额的设定、奖学金比例的设定;成就需要理论,如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融洽的人际关系;公平理论,如通过学习或社会工作得到的成绩和结果,与自己比和与他人比等等。1.1.1激励的含义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也就是利用某种有效手段或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这种人的积极性是一种能激发人在思想、行动上努力进取的心理动力。当心理动力受到激励时,人就会处在自觉主动的心理活动状态,这种状态具体表现在人的意识活跃水平、情绪振奋和意志力强度等方面,从而直接导致行为效率的提高。学习激励也是同样的道理,学校通过一系列刺激变量(外因)的作用,使得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持续不断的兴奋,从而引起学生积极的行为反应,主要体现在学习的积极性上。1.1.2激励的原理当人们产生了某种需要,该需要又具有一定的强度,而一时又不能得到满足时,心理上会产生一种不安和紧张状态,并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在一定的外界刺激下个体就会采取某种行为或者行动。这种内在的驱动力就是动机,其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人的内在需要和愿望;二是外部提供的诱导和刺激。激励就是在分析人们需要的基础上,不断激发、引导人们沿着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方向去行动,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事实上,激励就是对需求与动机的诱导。1.1.3激励的模式莱曼·波特(LymanPorter)和爱德华·劳勒(E.Lawler)将激励过程看作外部刺激、个体内部条件、行为表现和行为结果的共同作用过程。激励是一个动态变化循环的过程:奖励目标→努力→绩效→奖励→满意→努力,这其中还有个人完成目标的能力,获得奖励的期望值,觉察到的公平,消耗力量、能力等一系列因素。只有综合考虑到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满意的激励效果。从心理和行为过程来看,激励主要指由一定的刺激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和行为过程。未满足的需要是激励过程的起点,由此而引起个人内心(生理上或心理上)的激奋,导致个人从事满足需要的某种目标的行动,达到了目标,需要得到满足,激励过程也就宣告完成。然后新的需要发生,又引起新的行为和新的激励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需要是指个体由于缺乏某一种生理或心理的因素,产生与周围环境的某种不平衡状态。动机是行为产生的内在直接原因即动机支配行为,它是由需要产生的,当人们有了某种需要而又未能满足时,心理上便会产生一种紧张和不安,这种紧张和不安就成了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促使个体采取某种行为。行为是人在环境因素影响作用下所引起的内在心理、生理变化的外在反应或动作。人的行为是人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这个模式所揭示的就是人的积极性和行为产生的基本规律,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对于高校里的教育人员在教育和管理活动中及时引导大学生的需要,及时反馈激励信息,建立与和谐校园相一致的大学生激励机制有重要意义。1.2大学生激励机制大学生教育激励机制能否顺利运行,能否产生积极的激励效应,能否实现教育激励目标,既需要激励主体严格执行激励与约束制度、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激励环境;又需要激励客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自我激励水平;更需要建立相应的支持体系,推动教育激励中各激励要素的耦合,发挥教育激励机制的最大效能。大学生教育激励机制的支持体系可以从激励主体、激励客体、教育环境、实施过程、激励效果等方面来考虑,包含了激励指导思想、激励途径、队伍建设、保障机制、运行效果、特色与亮点等内容。为此,我们应建构大学生综合测评内容体系、大学生教育激励的动态管理体系、大学生教育激励机制质量评价体系和大学生教育激励运行保障体系,发挥这四个体系的合力作用,推动着大学生教育激励机制的顺利运行。大学目前主要采取的激励方式有目标激励——主要是学习成绩的体现,例如月考;物质激励——奖学金;负激励——留级制度;公平激励等。1.2.1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就要明白他们的心理特点来进行特别的针对:1、大学生的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较强。大学生由于身心的迅速发展和生活领域及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特别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自身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自我,对社会均有了自己独立的认识,不再轻易苟同他人的见解,不愿因循守旧,勇于变革创新;2、大学生的成就和赞许动机强烈。大学生的年龄普遍在18~24左右,正处于心理剧变的青春期,他们的成就和赞许动机要比其他年龄的群体强烈些;3、大学生有强烈的情感和交友需要。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望赢得他人的认同,获得真挚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1.2.2大学生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由于激励的重要作用,激励机制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在各高校形成了以奖励、表彰为主要形式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评选各类奖学金、三好学生、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毕业生等。基本上是一年评一次。当然也包括违纪违法学生的有关处分条例。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竞争的加剧,高校服务经济职能的增强,国家和很多企业、个人也纷纷开始在高校设立各种单项奖学金如“詹天佑奖学金”、“西门子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和学校自己订的“工作奖学金”、“文艺奖学金”等一系列奖学金对学业优异、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进行奖励,更加加大了激励的力度。1.2.3奖励激励机制大学生奖励激励主要是发挥管理中的正强化功能,即通过对大学生中的优秀者、先进者某种积极向上行为的肯定、奖赏等外在因素的刺激,以进一步鼓励、激发、调动其内在的积极因素,使其完成目标的行为总是处于积极的状态,从而提高管理的教育效果,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引导全体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其形成主要包括授予荣誉称号、颁发奖状证书、通报及口头表扬或发放奖品、奖学金等。颁发证书、奖学金是根据学校制定的奖励条例定期或不定期地经过考察评价而确定,并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挂钩。通报及口头表扬主要是对短期的优秀行为或进步比较明显的进行的一种鼓励,是以对前者奖励的有效补充。实行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办法。表扬和奖励的方式有:口头表扬,通报表扬,发给奖状、证书、奖章、奖品或奖学金等。我们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学生奖励条例。我校的奖励激励机制主要分为五类:一是对先进班集体的奖励,它是集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对集体目标实现后的奖励;二是对学生学术、科研、竞赛的奖励,凡代表学校参加国家级、省级学术科研竞赛活动并获奖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者给予奖励;三是对勤工助学、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资助工作、先进集体的奖励;四是对优秀学生的评选及奖学金的评定;五是对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奖励,主要是为了对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表现突出的班级或学生个人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并辅以物质奖励,突出精神奖励的原则。高校学生激励机制的核心─大学生表彰与奖励机制,它主要建立在学生一年内的德、智、体三方面综合测评的基础上,根据综合测评的情况,结合学习成绩、学生工作等,进行评判。凡被评为校三好学生、十佳大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学生者,均由学校统一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奖品,获奖情况记入本人档案。我校的学生奖励激励机制一般都以该校学工处颁布的有关优秀学生奖励方法为主,但各院系也根据自己学院自身特点补充了一些细则,总的来说,建立在综合测评基础上的整个学生评优体制,能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的许多学生也指出他们知道的学校激励机制就是评优,而且只能对优等生有一定的作用,难以发挥全面激励功能。1.2.4惩罚激励机制大学生的处罚激励机制主要是发挥管理中的负强化效应,即通过对违纪大学生和后进生某种行为的否定和限制以及严肃的处罚来约束这种行为的发生、减弱直至消除。其主要包括治安处罚、纪律处分、通报批评及一般批评,前两者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违纪行为比较严重,影响面较大的一种惩处,后一类主要对轻度的尚不够行政处分范围的违纪行为的惩罚。在实际工作中对学生违纪行为的处分要量度,宜稍低于所犯错误行为的程度,以使其认识到学校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给他们以改正的机会。实践证明,这样做对这部分学生十有效,相当一部分在受处分后能积极改正,重新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1.2.5情感激励机制情感激励法是指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对激励客体的情感发生影响,从而使其焕发内在精神力量的过程。与有形的物质相比,无形的情感所产生的激励作用更为持久更为有效。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们的主观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的体验,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信号、感染和动力的功能。运用情感激励的方法,要注重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原则,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尊重学生,这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原则。二是要理解学生,理解可以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心理上的平衡。由于心理因素和思维方式的制约,有些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其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对待这些学生的正确方法在于既要予以理解,通过积极主动的思想教育,使他们重新振作起来,重新起步。三是信任学生。信任是搞好人际关系,体现情感力量的重要纽带。大学生予以充分的信任,就可以激发他们确立勇于进取、积极拼搏的精神,使他们能够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下,保持蓬勃向上的学习激情。1.2.6榜样激励机制榜样激励法就是用先进人物的优秀品德激励、感染、影响受教育者,使之形成优良品德的一种方法,是培养大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大学生风范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也是增强高校大学生的活力和凝聚力,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它是高校学生激励机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榜样是社会主体完美形象的统一,代表着人的价值追求,具有能够触发人们仰慕、效仿的特征,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榜样永恒的魅力在于榜样所体现的人生精神。榜样本质就是一种目标,通过榜样的树立,激发学生追求上进,对榜样进行模仿和学习,不断接近榜样,从而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榜样包括杰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典型等,通过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形象生动且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舞力,因而对学生就能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1.3激励体系的建立1.3.1制定精确、公平的激励机制激励制度首先体现公平的原则,要在广泛征求老师和同学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并且把这个制度公布出来,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其次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最后是在制定制度是要体现科学性,也就是做到工作细化,学校必须系统地分析、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断地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1.3.2建立合理公平的奖励体系在学生心目中,奖学金及荣誉不仅仅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自身的价值、代表学校对学生的认同,甚至还代表了学生个人能力、品行和发展前景。所以,奖励激励不单单是金钱激励
本文标题:激励现状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152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