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烛之武退秦师一、《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这里有几个知识点需要说明。1、《春秋》。儒家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纲要,也是当时的一部“世界通史”,因为,当时各诸侯国史官皆周天子所派,并须将“史”上报周天子(钱穆《中国史学名著》)。大概为私人撰述,据说最后为孔子修订。《春秋》记载的是“春秋”时期(即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时期,此间,全国共分为140多个大小诸侯国,其中强大的有楚、齐、晋、吴、越、秦各国)的历史史实。《春秋》被称为“史家之祖”,是儒家的叙事样体。其基本特点是“实录”,即“翔实可靠,善恶必书”;语言精练、规范(16500字,叙写了240年的历史),“微言大义”(包括笔削;用词多变,委婉中含褒贬——如“崔杼弑其君”这一事件,便用“弑”字表述叙事者对以下犯上的非礼行径的鲜明态度)的“春秋笔法”;“立法以垂教”的道德教化作用。每年均有春、夏、秋、冬四季,标举春秋,就是一年。而《春秋》是逐年逐月记载(有事即载,无事则缺),故名之确当。2、《左传》。《春秋》过于简略,遂有解释家蜂起,而最有影响的则为三家,即《春秋公羊(高)传》《春秋谷梁(赤)传》《春秋左(丘明)氏传》。其中公、谷传义,左氏传事,而《左氏春秋》影响最大。“传”是解释的意思。晋朝杜预将《春秋》《左传》合为一书,名曰《春秋左传集解》,而《春秋》原文称“经文”,《左传》原文称为“传”。如:《左传》中《烛之武退秦师》一节在《春秋》“经”中只是“晋人、秦人围郑”6字。较《春秋》而言,《左传》是一部精详完备的书,记259年的历史,用了18万字,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习俗、姓氏、政治、经济、礼仪、军事,等等,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而且堪称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许多文学体裁,像散文、小说,都可溯源到这里。《左传》的作者,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是左丘明;对左丘明,解释也各不相同:或者说姓丘、名明,左是官职;或者说,姓左丘,名为明。二、词语解释待议[敢以烦执事]注释为“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您”。“以”,为介词,后面省去了“之”,“之”指代“亡郑”之事,不是“方式”,所以,全句译为“冒昧的拿这事麻烦您”为妥。[焉用亡郑以陪邻]注释说“用,介词,表原因”,似不妥;“用”是介词,用法同现代汉语相同。[许君焦、瑕]注释为“曾经答应给你焦、瑕这两座城池”。“城池”就是城,而“焦、瑕”本为两个小国,按理当为两个行政区域,故译为“焦、瑕两地”好些。[唯君图之]注释译为“希望你考虑这件事”原本不错,可是后面接着说“之,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就有点不当;“之”,应指“亡郑”这件事。[以乱易整,不武]注释为“武,指使用武力时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还是解释为“不算威武”好,或者是“不能显示威武”。三、需要注意的词语[从]听从。[也已]两语气词连用,是加重语气,翻译时,出现最后一个词的意思即可。[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而,如果。[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晋侯、秦伯围郑]翻译此句时,应补出“带领军队”。四、写作特色1、叙事完整、条理、清晰、简明。2、记叙人物生动鲜明。但是为介绍事件服务,不以写人为目的,因此不需分析人物形象。3、语言含蓄。五、可以提出的问题1、“师必退”之“必”字,能说明几个问题?2、烛之武为什么会由“辞”到“许”?3、烛之武为什么要“夜缒而出”?4、烛之武对秦伯讲了几层意思,各是要达到什么目的?5、“秦伯说”的原因是什么?6、秦师由“围”而“戍”的变化说明了什么?7、晋文公三个“不”,是否是“智者之举”?(以上问题,可有选择的分散使用)2006-9-6
本文标题:烛之武退秦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165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