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热断层(TTM)医学评估基础培训教程
TTM(热断层)医学评估技术基础培训教程THERMALTEXTUREMAPS贝亿集团©版权所有严禁复制违者必究二○○四年热断层(TTM)的发展背景(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热像仪为主的医学诊断产品大量投放市场,并轰动一时,但最终被美国权威机构证实假阳性率近一半之多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1997年热断层技术的突破◆2000年2月8日美国专利局颁发TTM方法与设备发明专利21世纪初热断层技术的应用迅速扩大,将掀起几百年来医学界的一场革命,从而使现有的医学模式从临床医学转变为预测医学热断层(TTM)的发展背景(二)◆2001年12月4日—6日美国高层军事医学会议华盛顿◆2002年3月8日、9日、11日《科技日报》开创预测医学新纪元◆2002年10月23-26日IEEE-美国休斯顿TTM培训活动◆2002年12月11-12日TTM华盛顿NIH培训活动◆2003年3月~6月在SARS疾病诊断中的突出贡献◆2003年9月3~5日香山科学会议第207次关于“热断层(TTM)技术发展中的科学问题”学术讨论会◆2003年9月23-25日第一届ITTM会议在美国休斯顿召开◆2003年10月20~22日首届国际无电离辐射年会◆2003年11月8日在京召开了TTM技术全国协作网筹备会◆2004年3月中国医药指南荆棘鸟穿过荆棘◆2004年6月福布斯杂志技术与创新热断层(TTM)医学评估技术预测预警预防临床TTM恶性肿瘤生成及防治成本临床癌症形成预测100元预防250元预警1500元临床1万元以上医学模式的转变◆现在临床中一个最大问题就是,能治的时候看不到,看到的时候治不了◆二十世纪是医院医学,二十一世纪是亚健康医学,即预告或预测医学。我们每个人不能向从前那样得了病或感觉身体不舒服才去医院看医生,而是象“天气预报”一样,借助专门的机构与设备“预告”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这样才是解决疾病的根本之道。但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有相应的医疗手段,更需要人们健康思想观念的改变!二十一世纪保健模式◆疾病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综合过程,这个过程花费的时间是很长的,但这个过程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的◆对待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最根本的方法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下即亚健康状态是我们每个人要追求的目标。TTM技术产生的技术背景正常人体是一个代谢基本平衡的热辐射体,若某一区域的新陈代谢出现代谢异常活跃或减低,则提示该部位组织细胞发生了异常,出现病理性改变。人们希望看到体内的热源国内外学术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热断层(TTM)技术的突破--看到体内的热源全面快速非介入、无损伤实时、在线、原位多用途无射线无污染低耗能绿色环保•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维护费用低•操作方便•网络化诊断•数据库管理TTM技术优势TTM与超声、CT、MRI的区别TTM医学评估技术的原理功能医学影像技术--锁定人体细胞相对新陈代谢强度人体为一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整体概念以自己的正常部位为参考标准的相对--差值原理以头顶中心轴为对称分布的--对称原理人体的热分布为早已建立好的热平衡体——平衡原理在外界影响下的热辐射变动的动态分析原理人体的热传递模型从体内热源传到体表的过程具有以下特点:◆是一个热量的交换过程(主要是热传导)。◆见缝就钻,具有上浮性◆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体内:10~20分钟/CM;体表到外界:光速)。人体不是恒温体,热源的分布是多元的,有差异的。大量的研究表明,正常人体的热辐射基本为对称分布,当机体内不同的细胞组织出现改变时,热能的对称性也随之改变。八大类热源:1、表面热源→体表热源2、浅表热源→距体表小于1CM深度的热源3、深层热源→大于1CM深度的热源4、非平面内部热源→凸或凹的热源5、管状热源→气管、食管、直肠、血管等热源6、腔状热源→指关节、膝关节等热源7、毛发下热源→头发等热源8、特殊热源及其它→唇部、脐部及穴位、经络等热源热源的类型血流变化产生的新陈代谢热源炎症组织的新陈代谢热源良性肿瘤的新陈代谢热源增生组织的新陈代谢热源癌症细胞及组织的新陈代谢热源过敏组织的新陈代谢热源正常生理周期引起的组织新陈代谢热源其他外界干扰引起的组织新陈代谢热源扫描前应该注意事项检查前24小时忌酒,尽量不要吃油腻及辛辣食物如服用激素类药物请在检查后向医生说明检查时不要戴眼镜(包括隐形眼镜)及饰物身体各部位不要涂护肤品及化妆品进入检查室脱衣平衡10分钟检查部位要暴露标准图像的采集每个基本部位的图像都由前后左右四幅图组成,每幅图像位于视窗中部,聚焦清楚,采集标准如下:头部:◆由头顶至乳腺下为准,正位图像掌心向前,手指分开,置于两耳旁边,其它位双手自然下垂◆左右侧位以向右向左转90度为准,后位图像要使头发顺肩而下(见例图)◆图像编号为1、2、3、4对应前后左右上腹部:◆从唇部至脐部,正位、左右侧位双手抱头顶,后位双手自然下垂,正位图像头部稍抬高◆左右侧位以向右向左转45度为准(见例图)◆图像编号为5、6、7、8对应前后左右下腹部:◆双腿稍分开,双手下垂稍离开身体,以看到双腿处小三角为准◆左右侧位以向右向左转45度为准,后位双手自然下垂稍离开身体(见例图)◆图像编号为A、B、C、D对应前后左右肢体:◆双腿稍分开,从脚至膝上为准◆左右侧位以向右向左转90度为准(见例图)◆图像编号为F、E、L、R对应前后左右其它部位:根据临床需要自行确定的任何部位采集顺序:被检者首先面对探测头,医生按图像编号1、2、6、B、E、F、A、5、7、8采集图像热断层中的“三要素”热源深度◆人类第一次应用科学技术观察到人体内热能代谢的过程→TTM在乳腺癌检查中的应用—贝亿概念热源形态热源结构三加一现象:◆内分泌系统:内分泌三联平台是我们诊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不管是体检人群还是病变人群,我们首先要判断是否具有内分泌三联平台:垂体由胸腺验证甲状腺由卵巢与前列腺验证胰腺由手指验证◆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心理:基本诊断理论两篇、六章、两节点、脊柱:◆两篇:指人体前方位以鼻为中线对称,后方位以脊柱为中线对称的左,右两片。正常人左,右两侧的热辐射强度应该相同。◆六章:指两个锁骨窝,两个腋窝,两个腹股沟。这六个部位是人体健康状况的警报点,分别主管一定的器官。如果某个警报点出现异常的高热辐射,说明它所管辖的器官出现了异常。以下是警报点与器官的对应关系。※左锁骨窝:左头部,左颈部,左肺;※右锁骨窝:右头部,右颈部,右肺;※左腋窝:左乳房,十二指肠,食道,胃,胰,左肾,脾;※右腋窝:右乳房,肝脏,胆囊,右肾脏;※左腹股沟:上段:降结肠,直肠;中段:盆腔,附件;下段:前列腺,子宫,阴道;※右腹股沟:上段:升结肠,回盲部,盆腔,附件,直肠;中段:盆腔,附件,膀胱;下段:子宫,前列腺,附件;◆两节点:指唇和脐。唇:唇部的热辐射值是健康状况的重要参数。该参数可用来作为人体总的平衡状况的评价,也是预后的重要评估参数。正常状态△F:±0.3正平衡△F:+0.4~4.0负平衡△F:-0.4~-4.0⊕当正平衡超过+1.5时,应提醒患者注意多食水果青菜之类含维生素的食物或VC片。⊕当正平衡超过+2.5时,应特别提醒患者注意健康状况已处于危险阶段。⊕当临床数据显示出过高的平衡,人体内易出现恶性肿瘤。如已患癌,一般预后不好。⊕当临床数据显示出负平衡,证明患者营养不良,或过度工作劳累所致。患者应适当补充营养或注意休息。负平衡患者一般易患心血管疾病。如患有癌症,其预后一般要比正平衡好。脐:脐部是下半身健康状况的重要观察窗口,目前病理还不清楚,具体诊断标准如下:正常脐部:△F:2.0±0.2异常脐部:△F:<1.8体虚体质△F:2.3~2.5炎症△F:>3.0重症患者,且预后不好◆穴位:在热扫描诊断理论中,穴位是一个很有用的参数。通常,健康人的热断层图中看不到穴位。如果TTM图像中某处出现穴位,说明与它对应的器官出现了问题。穴位的特点是在断层过程中出现较规则的圆形热辐射,并且深度较浅,通常断1~2次便突然扩大散开。TTM对乳腺疾病的评估步骤与标准:内分泌三联(垂体、甲状腺、胰腺)图象:深度、结构、形态、测值;腋下热源分析:深度、结构、形态、测值;乳腺热源分析:深度、结构、形态、测值;血管热源分析:血管走行、数量与异常热源关系;乳头、乳晕热源分析:结构、形态、测值;动态观测。在上述两条异常时需做动态检测,即服药一小时后再行检查。唇、脐异常热源分析,了解预后。(详细介绍)中医食品(柔之美)--调节内分泌特点:疗效好,有效率90%以上疗程短无毒,无副作用纯中药制剂(药食同源成份)食品——受众面广药物耐受性高注意事项:过敏体质人群建议慎用;有严重消化道疾病人群建议慎用;糖尿病人不建议使用。适应症: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女性更年期症状等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问题。此外对后天癌症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根据目前数据显示,尤其是对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宫颈癌有效率超过60%。调节人体内分泌可达到无病防病,有病治病的目的建议服用量(治疗用):一次两袋,一日三次。建议服用量(保健用):一次1—2袋,1—2日一次。小康首先要健康祝大家身体健康!谢谢!
本文标题:热断层(TTM)医学评估基础培训教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173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