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凸透镜成像规律分类习题
凸透镜成像分类练习题一、静态的问题1、像的规律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烛焰、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要在。2.记录像距之前,要调节光屏位置直至光屏上的像。3.实验中若将凸透镜的某一部分遮住,光屏上(能/不能)成像,像的形状变化(会/不会),但是像的亮度(会/不会)变化。4.如何观察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所成的虚像?。5.如何证明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虚像?思考:如果无论怎么调节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始终无法让光屏上成像,原因可能是:答案(不止一种可能):2、口诀:一倍焦距分二倍焦距分3、练习(焦距f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一)已知:焦距f物距u求:像的性质(1)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物距倒正大小虚实像距应用U2fU=2ffU2fU=f不成像获得平行光Uf放在凸透镜前40cm处,则烛焰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是下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2)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位于凸透镜前15cm处时,光屏上得到的像是()A、正立放大的像B、正立缩小的像C、倒立缩小的像D、倒立放大的像(3)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二)已知:物距u像的性质求:焦距f(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10cmB.15cmC.20cmD.30cm(2)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B.10cmC.16cmD.20cm(3)一个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距凸透镜25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5cm处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A.在15cm--25cm之间B.在7.5cm-12.5cm之间C.小于7.5cm或大于12.5cmD.无法确定(4)某同学们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体距u1=3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u2=20cm,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u=10cm,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断凸透距是()A.大于20cmB.大于15cm小于20cmC.小于10cmD.大于10cm小于15cm(5)如图甲所示,是晓红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用的“F”光源,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像,所成像是图乙中的。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则物距是cm,像距是cm.二、动态变化问题口诀:成实像:物近像____像变____,物远像____像变____成虚像:物近像____像变____,物远像____像变____(一)焦距f物距u变化求:像距和像的性质的变化(1)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2)已知某凸透镜焦距为20cm,当把物体从距离凸透镜65cm处移到距离凸透镜40cm的过程中,像会变(大/小),再往距离凸透镜20cm处靠近像会(3)某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现将物距减半,则下列判断正确()A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B一定在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C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像D屏上肯定有像,但大小不确定(二)应用(1)初中毕业时摄影留念,七班全班合影后,用同一胶卷改拍个人的校园纪念照,这时应该()A使相机离人近些,同时增大暗箱长度B使相机离人远些,同时缩短暗箱长度C使相机离人远些,同时增大暗箱长度D使相机离人近些,同时缩短暗箱长度(2)照集体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当()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3)老郑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像,常常这样做()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一些;B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D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4)充满水的水池底部有一个美丽图案,小刚用照相机把图案清晰地拍摄下来,当把水池中的水排掉后,小刚仍想在原位置用此照相机清晰地拍到这个图案,他应使照相机镜头_____。(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三、利用光路可逆解决问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成的像一定时()A.放大的虚像B.放大的实像C.缩小的虚像D.缩小的实像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到凸透镜前10cm处,所成的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等大的虚像(四)实验题1、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小丽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当她把蜡烛放在位置A时,光屏应向M点的测移动(选填“左”或“右”),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像成在了光屏的上边沿,该怎么调节。调好后,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此成像特点常应用在上(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2、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高为3cm的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进行实验,将测得的物距u、像距v以及所成像的高L像分别记录在下表中。在验证得到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后,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下表的后两列中。①根据实验需要1-6的数据,分析比较像距v随物距u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像时,②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像高L像与v/u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像时,③该小组同学继续利用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a)根据实验序号1-3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变化量u与相距变化量v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b)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u变化时,L像、u+v的变化情况,可得出得初步结论是:
本文标题:凸透镜成像规律分类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179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