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煤矿开采技术知识点总结--郭龙
1.石门与煤门:其长轴线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巷道。位于岩石内的称为石门;位于煤层内的称为煤门。2.矿井生产系统是指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生产系统3.爆破落煤工序:打眼、装药、填封炮泥、连线、爆破4.爆破炮眼布置及参数:(1)单排眼布置,用于薄煤层,或煤质软,节理发育的煤层。(2)双排眼布置:形式有,对眼,三花眼,三角眼等一般用于采高较小的中厚煤层。(3)三排眼布置,常采用五花眼,用于煤质坚硬或采高较大的中厚煤层。炮眼参数:(1)炮眼角度:炮眼与煤壁水平夹角一般为50度到80度,软煤取大值,硬煤取小值:顶眼在垂直面上向顶板方向仰起5—10度,要视煤质软硬程度,和煤层粘顶情况而定:底眼在垂直面上向底板方向保持10到20度的俯角(2)炮眼深度:根据每次进度而定,一般每次进度有0.8m、1.0m、1.2m三种,与单体支架顶梁长度相适应,即每次爆破深度等于顶梁长度或顶梁长度的一半。(3)每个炮眼的装药量。根据煤质软硬、炮眼位置,和深度以及爆破次序而定,一般为150—600g。煤质软时取小值,硬时取大值,炮眼深度浅时取小值,深时取大值。5.单滚筒采煤机工作方式(1)滚筒的位置和旋转方向:一般位于机体靠近输送机平巷一端。方向,左工作面安装右螺旋滚筒,割煤时顺时针,反之。当采煤机上行割煤时,其滚筒截齿自上而下运行煤体对截齿的反力是向上的,但因滚筒的上方是顶板无自由面,古煤体反力不会引起机体振动。当机器下行割煤时煤体反力向下,也不会引起震动,并且下行时负荷小,也不容易产生啃底现象这样的转向有利于装煤,产生煤尘少煤块不抛向司机位置,安全。(2)采煤机割煤方式1)双向割煤往返一刀2)无穷字形割煤,往返一刀。3)单项割煤。往返一刀4)双向割煤,往返两刀又称为穿梭割煤即采煤机自下切口沿底上行割煤随机挂梁和推移输送机并同时产装浮煤、支柱。待采煤机割至上切口时翻转弧形挡煤板下行重复同样工艺6.双滚筒采煤机的进刀方式:综采工作面进刀方式有,推入式,钻入式,和斜切进刀,目前常采用斜切进刀,其按进刀地点分为端部斜切进刀和中部斜切进刀,端部斜切进刀又有割三角煤进刀,和留三角煤进刀7.全卸压与带压移架对顶板管理影响较大。全卸压移架对中稳及以下顶板控制不利。带压移架方式有利于控制顶板,应尽量采用,但对移架工操作水平要求高8.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方式(1)一煤一岩集中巷布置方式(2)机轨合一的集中巷布置方式;既是将区段轨道集中平巷及运输集中平巷合并为一条巷道,通常布置在底板岩层中9.区段无集中平巷时的布置特点有哪些,与有集中平巷布置时比较有哪些优缺点特点:每一分层的区段平巷都是单独准备,分层平巷不利用集中平巷随回采工作面超前推进,而是当上一分层采完并待顶板垮落基本稳定后在假顶下面一次沿全长掘出下一分层的平巷。工作面的运输通风利用其直通采区上山的分层平巷实现,无序开采集中平巷和联络平巷。优点:准备及生产系统简单,有利于减少掘进率和加快掘进速度。缺点:1)不能实现同区段内上下分层同采开采强度低,区段和工作面增产潜力小2)为减少采动对分层巷道的影响上下相邻区段的回采工作面也往往难以接替3)各区段平巷均沿全长一次采出维护长度大时间长费用高4)同区段上下分层的回采间隔时间长假顶容易腐烂对下分层工作面管理不利。10.倾斜长避采煤法又分为仰斜长壁和俯斜长壁两种类型11.根据顶煤的变形和破坏规律,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可将顶煤分为A完整区B破坏发展C裂隙发育区D垮落破碎区12急倾斜煤层开采特点:(1)矿井地质构造复杂、开采难度大,生产能力小(2)简化了回采工作面的装运工作。93)回采工作面的行人、破煤、支护、采空区处理。运料等工序操作困难,增加了采煤机械化的难度(4)由于煤层倾角超过底板岩层移动角煤层开采后顶板会发生移动垮落(5)由于急斜煤层倾角大于岩石自然安息角,采空区垮落矸石会自动有上部向下部滚落对下部采空区产生局部填充作用13.倒台阶采煤法:在急斜煤层的阶段或区段里,布置下部超前的台阶型工作面,并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14.正台阶采煤法:是指在急斜煤层的阶段或区段里,沿伪斜方向布置成上部超前的台阶型工作面,并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15.准备方式分类:(1)按照煤层赋存条件分为采区式、盘区式与带区式;(2)按开采方式分为上、下山采区、上下山盘区、上下山带区;(3)按巷道布置及开采部署分为单翼采区,双翼采区,与跨多上山采区。按煤层群开采联系分为单层布置准备与联合布置准备。选择准备方式原则:(1)合理集中生产,使准备巷道系统有合理的生产能力和增产能力(2)巷道系统简化,减少巷道掘进机维护工程量。(3)生产系统完善,为综合机械化和自动化开采创造有利条件。(4)安全生产条件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5)煤炭损失少,有利于提高采出率16.盘区准备方式:开采近水平煤层的采区称为盘区;开采近水平煤层时按开采煤层数目分为单一煤层准备盘区和联合布置盘区;按盘区主要巷道位置分为上山盘区和石门盘区。17.三条岩石上下山在煤层底板岩层中布置三条上下山,适用于开采煤层层数多、储量丰富或瓦斯涌出量大,通风系统复杂的采区。18.道岔:所有道岔有三种形式。即单开道岔(DK),对称道岔(DC)渡线道岔(DX)标准道岔共有615、618、624、918、924、五个系列。例如:DK615-4-12分析,615、618、624、918、924数列中的6和9代表轨距600mm,900mm;15、18、24分别代表轨型。单开道岔的辙岔号码有2、3、4、5、6等几种DC有2、3两种,DX有4、5两种。符号中的尾数单开道岔和对称道岔位数代表道岔曲线半径,单位m;渡线道岔尾数中前两位代表曲线半径m,后两位代表轨中心距dm19.双道起坡甩车式车场在斜面上设两个道岔(甩车道岔和分车道岔)使线路在斜面上变为双轨,空重车线分别设置竖曲线起坡。双道起坡甩车式中部车场,也可分甩入平巷式、甩入绕道式、甩入石门式。其线路也有斜面线路、平面线路、竖曲线,三部分组成。(1)斜面线路:可采用“道岔—道岔”系统或“道岔—曲线—道岔”系统(2)平面线路储车线高、低道线路此时平面线路是指高低道竖曲线起坡点到区段平巷的水平线路,主要是储车线。(3)竖曲线20井田的划分原则:(1)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划分井田,断层河流、湖泊、铁路等作为井田边界(2)井田范围,储量,煤层赋存及开采条件要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3)要有合理井田走向尺寸。井田范围必须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保证矿井有足够的储量。和合理的井田参数,尤其要有合理的走向长度。(4)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好相邻矿井之间的关系。21井田开拓:在一定的井田地质,开采技术条件下,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巷道布置和采掘工程。矿井开拓方式是矿井井筒形式,开采水平数目及阶段内的布置方式是总称。井田开拓方式分类:(1)按井筒形式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2)按开采水平数目:单水平开拓,多水平开拓(3)按开采准备方式:上山式开采、上下山式开采,混合式开采(4)开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分煤层大巷、集中大巷、分组集中大巷22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1)贯彻执行我国煤炭工业技术政策,为多出煤,早出煤,出好煤,建设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矿井创造条件。(2)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等规定。(3)合理集中开拓部署,建立完整而尽可能简单的生产系统。(4)井巷建设尽量减少煤柱损失,提高煤炭采出率。23水平垂高:一个水平服务范围的上边界与下部边界的标高差。简答:24选择井底车场形式的原则?(1)车场的通过能力,必须满足矿井生产设计能力。(2)操作安全,符合相关规范,规程要求(3)车场井巷工作量小,建设投资省,便于维护,生产成本低(4)调车工作简单,机车运行可靠,管理方便。(5)车场施工方便,各井筒间,车场巷道与主要运输巷道间能迅速贯通。(6)井底车场应开掘在易于维护的岩层内(7)合理布置各种硐室,尽可能减少巷道交叉点25综采放顶煤开采工作面矿压特点?(1)支架的初撑力或工作阻力普遍升不高,支架工作特性变现为初撑特性,阻力缓慢上身特性,降阻特性。(2)综放工作面支护前柱的支护阻力普遍比后柱高。尤其是松软总放工作面(3)放顶煤工作面的顶板来压强度低于其他开采方法的来压强度,有些放顶煤工作面甚至未见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26立井开拓优缺点?优点:立井开拓的适应性强,一般不受煤层倾角、厚度、瓦斯、水文等自然条件的限制;立井井筒短提升速度快提升能力大作副井特别有利;对井型特大的矿井可采用大断面井筒,装备两套提升设备;大断面可满足大风量的要求;由于井筒短,通风阻力较小,对深井更有利。缺点:(1)井筒施工技术复杂,需用设备多,对施工技术要求高(2)地面设施及井筒装备复杂,掘井速度慢,基建投资大。*放不响炮的原因:(1)电源原因,如发爆器有故障(2)网络短路、断路,设计不当(3)雷管不导通措施:(1)仔细检查和妥善保管发爆器,及时更换电池(2)防止母线破损和受潮,保证母线的长度(3)保证网路设计准确、提高敷设质量(4)使用合格的雷管1、运煤系统从采煤工作面25采下的煤,经区段运输平巷2.0,采区运输上山14,到采区煤仓12,在采区下部车场10内装车,经开采水平运输大巷5,主要运输石门4.运到封底车场3,由主井1提升到地面。2、通风系统新鲜风流从地面经副井2进人井下,经井底车场3、主要运输(:门4.运输大巷5、采区下部材料车场11采区轨道上山15,区段运输平巷20进入采煤工作面25,清洗工作面后,污浊风流经区段回风平巷23,采区回风石门17,回风大巷8、回风石门7,从风井6排出井外。3、运料排矸系统采煤工作面所需材料、设务,用矿车由副井2下放到井底车场3,经主要运输石门4,运输大巷5、采区运输石门9、采区下部材料车场1l,由采区轨道上山15提升到区段回风平巷23,再运到采煤工作面25采煤工作面回收的材料、设备和掘进工作面运出的矸石,用矿车经由与运料系统相反的方向运至地面。4、排水系统排水系统一般与进风风流方向相反,由采煤工作面、经由区段运输平巷、采区上山、采区下部车场、开采水平运输大巷、主要运输石门等巷道一侧的水沟,直流到井底车场水仓,再由水泵房的排水泵通过副井的排水管道排至地面
本文标题:煤矿开采技术知识点总结--郭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190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