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燃气安全管理专题培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燃气的分类燃气可分为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沼气等。天然气一般可分为气田气、油田伴生气、凝析气田气、煤层气、矿井气。人工煤气可分为:固体燃料干馏煤气、固体燃料气化煤气、油制气等。国内作为城市燃气的有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燃气的爆炸极限当空气中含有燃气浓度增加到不能引起爆炸的浓度点称为爆炸上限;当空气中含有燃气浓度减少到不能引起爆炸的浓度点称为爆炸下限。爆炸极限范围之外,因为燃烧产生的热量不足以弥补散失的热量,无法维持继续燃烧。天然气的爆炸极限是5~15%;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是1.5~9.5%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普遍性•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影响范围大:生产、输送、使用场所及周围•后果严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即可形成主灾害、也可成为其他灾害的次生灾害(地震、山体滑坡、地层变化、洪水等)燃气事故的特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引起天然气火灾爆炸的因素•静电引起的火灾和爆炸•碰撞摩擦引起的火灾或爆炸•动火作业引起的火灾和爆炸•电器设备开关产生的电火花引起的火灾和爆炸天然气作为可燃物质,只要存在氧气等助燃物质和火源,就能燃烧,甚至引发火灾爆炸。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天然气燃烧和爆炸在瞬间完成•难以施救•容易失控•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天然气火灾爆炸危害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CodefordesignofcitygasengineeringGB50028—2006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6年11月1日法律法规要求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10.2.14燃气引入管敷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燃气引入管不得敷设在卧室、卫生间、易燃或易爆品的仓库、有腐蚀性介质的房间、发电间、配电间、变电室、不使用燃气的空调机房、通风机房、计算机房、电缆沟、暖气沟、烟道和进风道、垃圾道等地方。•10.2.24燃气水平干管和立管不得穿过易燃易爆品仓库、配电间、变电室、电缆沟、烟道、进风道和电梯井等。法律法规要求——铺设要求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10.2.40室内燃气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阀门:•1燃气引入管;•2调压器前和燃气表前;•3燃气用具前;•4测压计前;•5放散管起点。法律法规要求——阀门安装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10.5.4商业用气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用气设备之间及用气设备与对面墙之间的净距应满足操作和检修的要求;•2用气设备与可燃或难燃的墙壁、地板和家具之间应采取有效的防火隔热措施。法律法规要求——设备布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10.2.8室内燃气管道采用软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燃气用具连接部位、实验室用具或移动式用具等处可采用软管连接。•2中压燃气管道上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波纹金属软管通用技术条件》GB/T14525、《液化石油气(LPG)用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散装运输用》GB/T10546或同等性能以上的软管。•3低压燃气管道上可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家用煤气软管》HG2486或国家现行标准《燃气用不锈钢波纹软管》CJ/T197规定的软管。•4软管最高允许工作压力不应小于设计压力的4倍。法律法规要求——软管使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法律法规要求——软管使用•5软管与家用燃具连接时,其长度不应超过2m,并不得有接口。•6软管与移动式的工业燃具连接时,其长度不应超过30m,接口不应超过2个。•7软管与管道、燃具的连接处应采用压紧螺帽(锁母)或管卡(喉箍)固定。在软管的上游与硬管的连接处应设阀门。•8软管不得穿墙、天花板、地面、窗和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10.7.5燃气用气设备的排烟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不得与使用固体燃料的设备共用一套排烟设施;•2每台用气设备宜采用单独烟道;当多台设备合用一个总烟道时,应保证排烟时互不影响;•3在容易积聚烟气的地方,应设置泄爆装置;•4应设有防止倒风的装置;•5从设备顶部排烟或设置排烟罩排烟时,其上部应有不小于0.3m的垂直烟道方可接水平烟道;•6有防倒风排烟罩的用气设备不得设置烟道闸板;无防倒风排烟罩的用气设备,在至总烟道的每个支管上应设置闸板,闸板上应有直径大于15mm的孔;法律法规要求——排烟设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10.7.6水平烟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平烟道不得通过卧室;•2商业用户用气设备的水平烟道长度不宜超过6m;•3水平烟道应有大于或等于0.01坡向用气设备的坡度;•4多台设备合用一个水平烟道时,应顺烟气流动方向设置导向装置;•5用气设备的烟道距难燃或不燃顶棚或墙的净距不应小于5cm;距燃烧材料的顶棚或墙的净距不应小于25cm。法律法规要求——水平烟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10.5.3商业用气设备设置在地下室、半地下室(液化石油气除外)或地上密闭房间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燃气引入管应设手动快速切断阀和紧急自动切断阀;紧急自动切断阀停电时必须处于关闭状态(常开型);•2用气设备应有熄火保护装置;•3用气房间应设置燃气浓度检测报警器,并由管理室集中监视和控制;•4宜设烟气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器;•5应设置独立的机械送排风系统;通风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正常工作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次/h;事故通风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2次/h;不工作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3次/h;•2)当燃烧所需的空气由室内吸取时,应满足燃烧所需的空气量;•3)应满足排除房间热力设备散失的多余热量所需的空气量。法律法规要求——地下室用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山西寿阳喜洋洋火锅店爆炸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苏州衡山储罐场燃气爆炸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山西朔州小南国饭店爆炸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教训:•明确火灾应急职责:断电、断气、疏导、扑救、急救、报警•正确使用燃气报警装置•维护消防器材、应急照明、疏散标志•杜绝火灾隐患、加强日常维护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天然气的日常使用与检修一、连接灶具的软管,应在灶面下自然下垂,且保持10厘米以上的距离,以免被火烤焦、酿成事故。注意经常检查软管有无松动、脱落、龟裂变质。使用期超过三年的应更换。二、定期用肥皂水检查天然气设备接头、开关、软管等部位,看有无漏气,切忌用火柴检漏。如发现有气泡冒出,或有天然气味时,要关闭所有开关,严禁火种(包括电灯开关),打开窗户通风,并立即报告地区天然气维修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天然气的日常使用与检修三、禁止自购乱拉乱接软管,自行接用天然气取暖炉和淋浴器等设备;四、禁止搬弄天然气表;五、不要在安装天然气设备的房间内,再使用煤炉、液化气或其他炉具;六、天然气灶具周围不要堆放易燃物品,截门处及天然气表周围禁放遮挡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维护管道设施“六个不要”:•不要敲击、碰撞户内、户外管道燃气设施;•不要在管道上挂物;•不要在管道燃气设备周围堆放杂物和易燃品;•不要在地下燃气管道及其设备周围搭建建筑物和构筑物;•不要将燃气管道及燃气设施作为电气设备接地线使用;•不要弄松固定燃气管道的墙码,致管道失去支撑而变形、漏气。燃气管道的维护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安全在于细节,细节决定安危•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让我们共同牢记:
本文标题:燃气安全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195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