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安全文明施工 > 爆破安全专项措施方案
吉林敦化抽水蓄能电站吉林敦化抽水蓄能电站C1标段C1标段爆破安全专项措施方案合同编号:SGXYDH-JH-JSGC{2014}32号审核:校核:编制: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吉林敦化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四年七月二日目录1、工程简介...................................................................................................................12、编制依据...................................................................................................................13、安全保证措施..........................................................................................................13.1爆破安全技术要求.....................................................................................13.2安全技术措施.............................................................................................23.3处理盲炮的基本要求.................................................................................74、安全管理措施.......................................................................................................104.1爆破安全管理措施...................................................................................104.2爆破安全管理...........................................................................................131C1标段爆破安全专项措施1、工程简介敦化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吉林省敦化市北部,与黑龙江省海林市交界。枢纽工程主要由上水库、下水库、水道系统、地下厂房系统和地面GIS开关站等部分组成。总装机容量为1400MW。上水库采用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正常蓄水位1391.00m,死水位1373.00m,最大坝高54.0m,正常蓄水位(1391m)以下库容781万m3,其中调节库容696万m3。下水库也采用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正常蓄水位717.00m,死水位690.00m,最大坝高70.0m,正常蓄水位(717m)以下库容864.2万m3,其中调节库容753.3万m3。本工程属大(1)型一等工程,主要永久建筑物按1级建筑物设计,次要永久建筑物按3级建筑物设计。我部主要施工项目包括:上、下水库挡水坝工程,下水库溢洪道、泄洪放空洞施工,上、下水库出/水口等。2、编制依据(1)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及有关规程规范;(2)招标文件及有关设计文件;(3)现场实际情况。3、安全保证措施3.1爆破安全技术要求爆破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操作技能,并经当地设区的市级公安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类别和作业范围、级别的《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后,方可从事爆破作业。(1)爆破工的职责:1)保管所领取的爆破器材,不得转交他人,不得擅自销毁和挪作他用。2)按照爆破指令单和爆破设计规定进行爆破作业。3)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4)爆破后检查工作面,发现盲炮和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及时上报或处理。5)爆破结束后,将剩余的爆破器材如数及时交回爆破器材库。26)定期接受爆破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的培训教育。(2)爆破器材加工要求:1)在切割导爆索时,应用锋利的刀子,不得使用钳子、石头、铁器砸切。已放入炮孔中的导爆索不得切割。对结块炸药的粉碎,应用木器碾压。2)爆破人员不得穿化纤类服装和带钉子的鞋,不得携带非绝缘电筒或其他金属用具。不得使用手机。(3)爆破器材领用的要求:1)严格领退手续,填写爆破单据应真实、明细,注明工程项目及单位、时间、地点、班次、领用数量、发放人、领用人和施工单位,并需发放人、领用人和施工负责人三方签字方能生效,各签字人应对工作面实际耗材的数量负责核实。(4)爆破作业要求:1)设置安全警戒、警报系统,在爆破安全警戒区(距爆区300m范围内)边线,由安全人员手持红旗站岗进行警戒,并派专人对爆区内的无关人员、设备进行彻底清查并及时撤离,爆破警戒系统采取预报(撤离)、爆破、解除三种报警信号(哨音)的形式。2)爆破时,有关施工机械设备及人员必须迅速撤至爆破警戒范围以外,对附近的建筑物及撤不走的施工机械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同时采取控制爆破调整爆破方向,使爆破震动危害和飞石得到有效的控制。3)对有安全防护特殊要求的爆区采取加大炮孔堵塞长度和加强堵塞质量的方法进行爆破,并采取在爆块上满压沙袋的方法防止飞石。4)对爆破器材严格按照当班领当班用,剩余退还工地专用炸药库,作业队伍不得贮存、私藏,挪用或转借。5)采用新的爆破器材和爆破技术均需经上级领导批准,制定相应的安全规定,否则禁止采用。3.2安全技术措施在工程爆破中,炸药爆破产生的能量有很大一部分消耗在药包周围介质的过度废碎以及爆破有害效应的转化中。这些有害效应包括爆破引起的振动、个别飞散物、空气冲击波、噪音、水中冲击波、动水压力、涌浪、粉尘、有害气体等。本工程主要存在爆破震动、爆破冲击波、爆破飞散物等有害效应。一般来说,爆破有害效应目前还难以完全避免,爆破飞散物、爆破振动、爆破冲击3波等有害效应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有的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工程爆破归于失败。因此,对爆破有害效应的预防和控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绝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只要爆破施工人员能够做到正确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管理、就可以将爆破有害效应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或者控制在《爆破安全规程》允许的限度内。3.2.1爆破震动(1)爆破振动的产生与特征爆破振动在产生和传播过程中,主要受爆源(包括炸药量大小、炸药种类、药包形状、自由面数量、爆破方法等)、离爆源的距离、爆破振动传播区域的地质地形条件影响。总之,影响爆破振动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爆破振动具有如下特征:1)爆破振动持续时间很短。一般一次振动只有几十毫秒至几百毫秒,即使对于多段微差爆破,其振动时间也在秒的量级中。而天然地震振动时间长,一般一次振动能持续几秒至十几、几十秒,所以其破坏能量往往比爆破振动大很多。2)爆破振动频率较高。一般主振频率在5~500Hz,不易引起建筑物共振破坏,破坏性相对较弱。而天然地震频率低,一般主振频率在0.5~5Hz,这与大多数一、二层结构的民用建筑固有频率4~12Hz比较接近,易引起共振破坏,其破坏性强。3)爆破振动主振频率受爆破类型影响大。一般爆破规模较大,其主频率较低。如隧道内小直径浅孔爆破产生的振动,其主频率一般为40~100Hz或100Hz以上;深孔爆破的主频率为10~60Hz。4)爆破振动主振频率还与介质特性有关。一般来说,岩石越坚硬,其振动的高频成分越丰富,而在软弱风化岩石或土层中,其振动的高频成分会很快衰减。5)在分段延时爆破中,爆破振动持续时间较单次齐发爆破长。对于段间时间间隔较大的延时爆破,各段爆破振动可以分别作为单独振动来分析;但对于段间时间间隔较小的延时爆破,由于振动的叠加,其分析不能按照各段独立振动来进行。(2)爆破振动强度的衡量标准及振动安全允许距离进行爆破时,如何确定爆破区附近建(构)筑物地基受到爆破振动的影响,当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振动速度(简称振速)作为衡量爆破振动强度的标注。也有少数国家采用振动加速度或位移的。我过采用振动速度作为衡量标准。爆破振动速度v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4α)(/Rkv3/1Q(3-1)式中v=爆破振动速度,cm/s;Q=炸药量,齐发爆破取总炸药量,延时爆破时取最大一段炸药量,kg;R=从建(构)筑物到爆破中心的距离,m;K=与地震波传播地段岩土特性等有关的系数;α=地震波衰减指数。K、α值选取可参照3-1表,当爆破附近有重要保护目标且一次使用炸药量较大时,宜事先进行小型试验炮并对爆破振动进行测量,以求得比较符合实际的k、α值。表3-1爆区不同岩性的k、α值岩性kα坚硬岩石50~1501.3~1.5中硬岩石120~2501.5~1.8软岩石250~3501.8~2.0按以上公式计算出爆区附近建(构)筑物的振动速度值不得超过《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的安全允许标准见表3-2。表3-2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序号保护对象安全允许质点振动速度v/cm·s-1f≤10Hz10Hz<f≤50Hzf>50Hz1一般民用建筑1.5~2.02.0~2.52.5~3.02水工隧道7~88~1010~153永久性岩石高边坡5~98~1210~154新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凝期:初凝~3天凝期:3~7天凝期:7~28天1.5~2.03.0~4.07.0~8.02.0~2.54.0~5.08.0~10.02.5~3.05.0~7.010.0~12.0根据式(3-1),可以得出爆破时对于某种保护对象的爆破振动安全距离53/1/1v/QKRAα)((3-2)式中RA——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m;其他符号含意同式(3-1)。(3)爆破振动的预防与控制爆破振动危害之大,爆破振动有害效应的预防与控制是必不可少的。综合大量工程爆破实践,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和方法控制和减弱爆破振动有害效应:1)采用延迟爆破。国内一些矿山工程试验表明,采用毫秒延迟爆破后,与齐发爆破相比,平均降振达到50%或以上,微差段数越多,其降振效果越好。实践证明,各段间隔时间大于100ms,降振效果比较明显;各段间隔时间小于100ms,各段爆破振动波形不能分开,存在叠加效应,其降振效果相对较差。2)采用预裂爆破或开挖减振沟槽。在爆破体与被保护对象之间,钻单排防振孔或双排防振孔(孔内不装药),孔径可选取35~65mm,孔间距不大于25cm,可以起到降振效果,其降振率可达30%~50%。预裂孔和防振孔都应有一定的超深,预裂孔、缝、沟槽应注意防止冲水,否则起不到降振效果。3)限制一次齐爆药量。当设计药量大于安全允许的一次齐爆药量而又没有其他降振措施时,则必须减少一次爆破规模,采取分次爆破,将一次齐爆量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在复杂环境中多次进行爆破作业时,应从确保安全一次齐爆量开始试爆,逐步增大到安全允许药量,并按允许药量控制一次爆破规模。4)采用不耦合装药和缓冲爆破。5)在建(构)筑物倒塌部位铺设减振垫层或者构筑减振土堤。6)对基础部位可采用分区爆破拆除方式,采用低爆速炸药,均可控制和减弱爆破振动效应,还可以改善爆破设计,如采用折叠式拆除爆破来降低爆破振动影响。在重要、敏感的被保护对象附近或爆破条件复杂地区进行爆破时,应进行必要的爆破振动监测,以确保被保护对象的安全。3.2.2爆炸冲击波(1)爆炸冲击波的产生与破坏特征裸露药包爆炸时,其温度、高压的爆轰产物压缩周围的空气,以高于空气中声速(340m/s)的速度向外传播,形成空气冲击波。在进行浅孔、深孔及硐室爆破时,因装药过多,或炮孔过浅,或填塞不好,或由于被爆破体中存在某种薄弱带(如裂缝、节6理、断层、软弱夹层等),被爆体内炸药爆炸后爆轰气体迅即从孔口、硐口或薄弱带冲出,形成空气冲击波当一次使用炸药量较大,爆破破碎后的大量土石方塌落时,挤压空气也可在爆区附近形成较强的空气冲击波。空气冲击波在一定范围内能够致人员伤亡、损坏建
本文标题:爆破安全专项措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198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