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章电化学主要公式及其适用条件1.迁移数及电迁移率电解质溶液导电是依靠电解质溶液中正、负离子的定向运动而导电,即正、负离子分别承担导电的任务。但是,溶液中正、负离子导电的能力是不同的。为此,采用正(负)离子所迁移的电量占通过电解质溶液的总电量的分数来表示正(负)离子之导电能力,并称之为迁移数,用t+(t-)表示。即正离子迁移数负离子迁移数上述两式适用于温度及外电场一定而且只含有一种正离子和一种负离子的电解质溶液。式子表明,正(负)离子迁移电量与在同一电场下正、负离子运动速率与有关。式中的u+与u-称为电迁移率,它表示在一定溶液中,当电势梯度为1V·m-1时正、负离子的运动速率。若电解质溶液中含有两种以上正(负)离子时,则其中某一种离子B的迁移数tB计算式为2.电导、电导率与摩尔电导率衡量溶液中某一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大小,可用电导G,电导率与摩尔电导率来表述。电导G与导体的横截面As及长度l之间的关系为式中称为电导率,表示单位截面积,单位长度的导体之电导。对于电解质溶uuuQQQtvvvuuuQQQtvvvvvBBBBQQtzκmΛlAκRGs1κ液,电导率则表示相距单位长度,面积为单位面积的两个平行板电极间充满电解质溶液时之电导,其单位为S·m-1。若溶液中含有B种电解质时,则该溶液的电导率应为B种电解质的电导率之和,即虽然定义电解质溶液电导率时规定了电极间距离、电极的面积和电解质溶液的体积,但因未规定相同体积电解质溶液中电解质的量,于是,因单位体积中电解质的物质的量不同,而导致电导率不同。为了反映在相同的物质的量条件下,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引进了摩尔电导率的概念。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定义是该溶液的电导率与其摩尔浓度c之比,即表示了在相距为单位长度的两平行电极之间放有物质的量为1mol电解质之溶液的电导。单位为S·m2·mol-1。使用时须注意:(1)物质的量之基本单元。因为某电解质B的物质的量nB正比于B的基本单元的数目。例如,在250C下,于相距为lm的两平行电极中放人1molBaSO4(基本单元)时,溶液浓度为c,其(BaSO4,298.15K)=2.870×10-2S·m2·mol-1。若基本单元取(BaS04),则上述溶液的浓度变为c',且c'=2c。于是,(BaS04,298.15K)=(BaS04,298.15K)=1.435×10-2S·m2·mol-1;(2)对弱电解质,是指包括解离与未解离部分在内总物质的量为1mol的弱电解质而言的。是衡量电解质导电能力应用最多的,但它数值的求取却要利用电导率,而的获得又常需依靠电导G的测定。3.离子独立运动定律与单种离子导电行为摩尔电导率与电解质的浓度c之间有如下关系:此式只适用于强电解质的稀溶液。式中A与在温度、溶液一定下均为常数。是c0时的摩尔电导率,故称为无限稀释条件下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是电解质的重要特性数据,因为无限稀释时离子间无静电作用,离子独立运动彼此κBBκκ(溶液)mΛκcκΛmmΛmΛmΛ21mΛ'2121mΛmΛκκmΛcAΛΛmmmΛmΛmΛ互不影响,所以,在同一温度、溶剂下,不同电解质的数值不同是因组成电解质的正、负离子的本性不同。因此,进一步得出式中与分别为电解质全部解离时的正、负离子的化学计量数,与则分别为溶液无限稀时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率。此式适用溶剂、温度一定条件下,任一电解质在无限稀时的摩尔电导率的计算。而和可通过实验测出一种电解质在无限稀时的与迁移数,再由下式算出:利用一弱电解质的值及一同温同溶剂中某一浓度(稀溶液)的该弱电解质之,则从下式可计算该弱电解质在该浓度下的解离度:4.电解质离子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系数强电解质解离为离子和离子,它们的活度分别为a,a+,a-,三者间关系如下:因实验只能测得正、负离子的平均活度,而与a,a+,a-的关系为另外式中:称为平均质量摩尔浓度,其与正、负离子的质量摩尔浓度b+,b-的关系为。式中称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与正、负离子的活度系数,的关系为。5.离子强度与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mΛ,-m,mmΛνΛνΛννννAC,mΛ,mΛ,mΛ,mΛmΛBtmm,mm,;ΛΛνtΛΛνtmΛmΛmmΛΛαννACzCνzAνννaaaaaνννaaaaννν;0baγbbνννbbbγγγνννγγγ离子强度的定义式为。式中bB与ZB分别代表溶液中某离子B的质量摩尔浓度与该离子的电荷数。单位为mol﹒kg-1。I值的大小反映了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电荷所形成静电场强度之强弱。I的定义式用于强电解质溶液。若溶液中有强、弱电解质时,则计算I值时,需将弱电解质解离部分离子计算在内。德拜—休克尔公式:上式是德拜—休克尔从理论上导出的计算的式子,它只适用于强电解质极稀浓度的溶液。A为常数,在250C的水溶液中A=-0.509(kg﹒mol-1)1/2。6.可逆电池对环境作电功过程的,及Qr的计算在恒T,p,可逆条件下,若系统经历一过程是与环境间有非体积功交换时,则G=Wr当系统(原电池)进行1mol反应进度的电池反应时,与环境交换的电功W’=-zFE,于是rGm=-zFE式中z为1mol反应进度的电池反应所得失的电子之物质的量,单位为mol电子/mol反应,F为1mol电子所带的电量,单位为C·mol-1电子。如能得到恒压下原电池电动势随温度的变化率(亦称为电动势的温度系数),则恒压下反应进度为1mol的电池反应之熵差rSm可由下式求得:rSm=再据恒温下,rGm=rHm–TrSm,得rHm=-zFE+zFT。此式与rGm一样,适用于恒T,p下反应进度为1mol的电池反应。若电池反应是在温度为T的标准状态下进行时,则于是此式用于一定温度下求所指定的原电池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式中称为标准电动势。2BBB12IbZIzzAγlgγmrmrmrΔΔΔH,S,GoKpETrmΔppGEzFTTpETOOlnKzFE/RTOKOEoomrΔzFEG7.原电池电动势E的求法计算原电池电动势的基本方程为能斯特方程。如电池反应aA(aA)+cC(aC)=dD(aD)+fF(aF)则能斯特方程为上式可以写成上式表明,若已知在一定温度下参加电池反应的各物质活度与电池反应的得失电子的物质的量,则E就可求。反之,当知某一原电池的电动势,亦能求出参加电池反应某物质的活度或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应用能斯特方程首要的是要正确写出电池反应式。在温度为T,标准状态下且氢离子活度aH+为1时的氢电极定作原电池阳极并规定该氢电极标准电极电势为零,并将某电极作为阴极(还原电极),与标准氢组成一原电池,此电池电动势称为还原电极的电极电势,根据能斯特方程可以写出该电极电势与电极上还原反应的还原态物质活度a(还原态)及氧化态物质活度a(氧化态)的关系利用上式亦能计算任一原电池电动势。其计算方法如下:对任意两电极所构成的原电池,首先利用上式计算出构成该原电池的两电极的还原电极电势,再按下式就能算出其电动势E:E=E(阴)—E(阳)式中E(阴)与E(阳)分别为所求原电池的阴极和阳极之电极电势。若构成原电池的两电极反应的各物质均处在标准状态时,则上式改写为:与可从手册中查得。8.极化电极电势与超电势当流过原电池回路电流不趋于零时,电极则产生极化。在某一电流密度下dfODFacAClnaaRTEEzFaaBOBlnνRTEEazFγOlnRTaEEzFa(还原态)(电极)(电极)(氧化态)(阳)(阴)OOOEEE(阴)OE(阳)OE的实际电极电势E与平衡电极电势E(平)之差的绝对值称为超电势,它们间的关系为(阳)=E(阳)E(阳,平)(阴)=E(阴,平)E(阴)上述两式对原电池及电解池均适用。第十章界面现象主要公式及其适用条件1.比表面吉布斯函数、比表面功及表面张力面吉布斯函数为恒T,p及相组成不变条件下,系统由于改变单位表面积而引起系统吉布斯函数的变化量,即,单位为。张力γ是指沿着液(或固)体表面并垂直作用在单位长度上的表面收缩力,单位为。面功γ为在恒温、恒压、相组成恒定条件下,系统可逆增加单位表面积时所获得的可逆非体积功,称比表面功,即,单位为。张力是从力的角度描述系统表面的某强度性质,而比表面功及比表面吉布斯函数则是从能量角度描述系统表面同一性质。三者虽为不同的物理量,但它们的数值及量纲相同,只是表面张力的单位为力的单位与后两者不同。2.拉普拉斯方程与毛细现象(1)曲液面下的液体或气体均受到一个附加压力的作用,该的大小可由拉普拉斯方程计算,该方程为式中:为弯曲液面内外的压力差;γ为表面张力;r为弯曲液面的曲率半径。注意:①计算时,无论凸液面或凹液面,曲率半径r一律取正数,并规定弯曲液面的凹面一侧压力为,凸面一侧压力为,一定是减,即)B(,,)/(npTsAG2Jm1Nms'rd/dAW2Jmpprp/2pp内p外pp内p外p外内-ppp②附加压力的方向总指向曲率半径中心;③对于在气相中悬浮的气泡,因液膜两侧有两个气液表面,所以泡内气体所承受附加压力为。(2)曲液面附加压力引起的毛细现象。当液体润湿毛细管管壁时,则液体沿内管上升,其上升高度可按下式计算式中:为液体表面张力;ρ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θ为接触角;r为毛细管内径。注意:当液体不润湿毛细管时,则液体沿内管降低。3.开尔文公式式中:为液滴的曲率半径为r时的饱和蒸气压;p为平液面的饱和蒸气压;ρ,M,γ分别为液体的密度、摩尔质量和表面张力。上式只用于计算在温度一定下,凸液面(如微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随球形半径的变化。当计算毛细管凹液面(如过热液体中亚稳蒸气泡)的饱和蒸气压随曲率半径变化时,则上式的等式左边项要改写为。无论凸液面还是凹液面,计算时曲率半径均取正数。4.朗缪尔吸附等温式朗缪尔基于四项假设基础上导出了一个吸附等温式,即朗缪尔吸附等温式。四项假设为:固体表面是均匀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力;吸附平衡是动态的。所导得的吸附等温式为式中:θ称覆盖率,表示固体表面被吸附质覆盖的分数;b为吸附平衡常数,又称吸附系数,b值越大则表示吸附能力越强;p为吸附平衡时的气相压力。实际计算时,朗缪尔吸附等温式还可写成式中:表示吸附达饱和时的吸附量;则表示覆盖率为θ时之平衡吸附量。rp/4=2cos/hrgrp)/ln(ppRTrbpbp1//(1)VVbpbpaamamVVarMppRTr/2)/ln(注意,朗缪尔吸附等温式只适用于单分子层吸附。5.吸附热的计算吸附为一自动进行的过程,即。而且,气体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过程是气体分子从三维空间吸附到二维表面上的过程,为熵减小的过程。根据可知,吸附过程的为负值,即吸附为放热的过程,吸附热可由下式计算:式中:p1与p2分别为在T1与T2下吸附达同一平衡吸附量时之平衡压力。6.润湿与杨氏方程(1)润湿为固体(或液体)的表面上的一种流体(如气体)被另一种流体(如液体)所替代的现象。为判断润湿程度而引进接触角θ,如将液体滴在固体表面时,会形成一定形状的液滴,在气、液、固三相交界处,气液表面张力与固液界面张力之间的、并将液体夹在其中的夹角,称为接触角,其角度大小取决于三种表(界)面张力的数值,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上式称为杨氏方程。式中:,,分别表示在一定温度下的固-气、固-液及气-液之间的表(界)面张力。杨氏方程只适用光滑的表面。(2)铺展。铺展是少量液体在固体表面上自动展开并形成一层薄膜的现象。用铺展系数S作为衡量液体在固体表面能否铺展的判据,
本文标题:物理化学公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14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