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王氏甘露悬灸法灸法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发现的最古老的外治方法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刘胜墓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和《脉书》等据考证为周代的作品。灸法的起源要早于针法,可以追溯到人类钻木取火的远古时代。数千年来历代的医家和劳动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用灸法治病、保健的临床经验,并且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理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灸法致病特点:药源广泛、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疗效显著、适应症广、无副作用,即可祛邪治病又可健身延年。艾灸法从古至今为众医家所重视,是现代科学仪器所模拟不了的。灸法是人们懂得利用火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说文》中说:“灸,灼也,从火,久声。”灸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左转》其中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这里的“攻”为灸法。在医学专著中首次记载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从北方来。”王冰注:“火艾烧灼,谓之灸焫”。《灵柩、官能》中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素问、血气形志》中载:“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以后历代医家在其著述中均提到灸法,东晋医家葛洪在他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余尝小腹下患大肿。灸即瘥,每用之,则可大效也。”书中记载了隔蒜灸和隔盐灸的治疗方法。隋唐时期著名医家孙思邈认为灸法与针刺和火针应配合使用,他说:“其有须针者,即针刺以补泻之;不宜针者,直尔灸之,然灸之大发,但其孔与针无异,即下白针,若温计讫,乃灸之,此为良医。”《千金方》中载:“大便下血,灸第二十椎随年壮”,在唐代出现“灸师”的专业技术称谓。唐代韩愈《昌黎先生集》中有:“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由此可见灸法在当时应用很普遍。《扁鹊、心书》为宋窦材著书中主要介绍灸法,在施治原则上提出:“当明经络”“须识扶阳”同时也记述了不同病症的治疗方法。如曰:“妇人产后热不退,恐渐成痨瘵,急灸脐下三百壮。”他认为“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强调就发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性。《备急灸法》为灸法的专门著作,亦成书于宋代。书中载述了痈疽、疔疮、腹痛、吐泻20多种病症的灸治法。可见当时灸法的适应症已很普遍。宋代针灸家王执中著的《针灸资生经》为临床实用性极强的针灸文献,书中着重介绍灸法,并主张以方药补助治疗。如书中曰:“今人或但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或唯药不知针灸者,皆把孙真人之所戒也。”张从正为金元医学四大家之一,他认为热病不可灸。如曰:“燔灸千百壮者,全无一效,使病者反受其殃,岂不痛哉?”又说:“大忌署月于手腕足踝上者灸,以其手足者,诸阳之表,起于五指之处。”由此可见张氏强调在运用灸法时应分清病性和部位,区分季节以防范虚虚实实之戒。罗天益为元代医学家,著有《卫生宝鉴》其中“各方类集”和“针法门”着重论述灸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疾病的实践中,认识到单用针法或灸法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针灸药三者并用效果更佳。如明代针灸家高武、吴昆、杨继洲等均主张针灸与中药因病而施。如高武在《针灸聚英》中指出针灸药因病而施者,良医也。《针方大集》中吴昆也说“不针不神,不灸不良,良有一也。”在杨继洲《针灸大成》中杨继洲对针灸药的具体运用作了分析说明,如曰:“然而疾在肠胃,非药饵不能以济,在血脉非针刺不能以及,在腠理非熨螨不能以达,是针灸药者,医家之不可缺一者也。”随着朝代的推移,灸法也不断地发展。清代吴亦鼎编著的《神灸经纶》为一本较全面的灸法专书。书中阐述了“灸疮候发”等一些灸法的理论,对临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清代医家魏之锈著的《续名医类案》中记载了灸法可以治热病的病例。如:“一儿十四痘后腰脊痛,不能俯仰;午后潮热;此骨髓枯少,水不胜火,肾气热也。灸昆仑、申脉穴各三壮。”清代李学川著的《针灸逢源》廖润鸿的《针灸集成》以及吴谦著的《医宗金典、刺灸心法》等书中也都很注重灸法。他们对灸法的论述,对后世都很有指导意义。
本文标题:王氏甘露悬灸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30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