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环境应答基因:对环境因素作用产生应答反应有关的基因,环境应答基因的多态性是造成人群易感性差异的重要原因。2.环境污染: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的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环境污染对人群的急、慢性危害,致癌危害,致畸危害,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危害3.生物标志:暴露生物标志、效应生物标志、易感性生物标志4.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5.清洁生产:能够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消耗,有效预防和控制污染物和其他废物生成的工艺技术过程,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6.燃料的燃烧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主要工业燃料:煤、石油7.大气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超细颗粒物8.逆温:大气温度随着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分为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地形逆温9.光化学型烟雾:是由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所致,其主要成分是臭氧、醛类以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脂10.颗粒物上的一些金属成分还有催化作用,可以使大气中的其他污染物转化为毒性更大的二次污染物11.SO是水溶性的刺激性气体,NO暴露可导致呼吸系统以及脾脏、肝脏、血液系统的病理改变,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过氧化12.生物富集作用: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污染物,在体内逐渐聚集,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达到相当高甚至引起其他生物或人中毒的浓度。13.生物放大作用:是由于各级生物个体的富集作用,会出现高位生物体内浓度大大高于低位生物体内浓度的现象14.腐殖质:进入土壤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等死亡残体经分解转化形成的物质,是土壤特有的有机物质,约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85%~90%15.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并可借助大气、水、生物体等环境介质进行远距离迁移,通过食物链富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16.二次供水:供水单位将来自集中式供水或自备水源的生活饮用水,贮存于水箱或供水池中,再通过机械加压或凭借高层建筑形成的自然压差,二次输送至水站或用户的供水系统。17.酚污染水体能使水的感官性状明显恶化,产生异臭和异味18.多氯联苯是含氯有机化合物,易溶于脂质,在水环境中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19.医院污水消毒最常用的方法是氯化消毒,消毒剂主要有液氯、次氯酸钠、漂白粉等20.介水传染病:通过引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食用被这种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21.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①水源一次严重污染后,可呈暴发流行,短期内出现大量病人且多数患者发病日期集中在同一潜伏期内。若水源经常受污染,则发病者可终年不断,病例呈散发流行②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或接触同一水源的历史。③一旦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并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22.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加氯量和接触时间、水的pH、水温、水的浑浊度、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23.土壤污染的基本特点:隐蔽性、累积性、不可逆转性、长期性24.污染物污染土壤的方式:气型污染、水型污染、固体废弃物型污染25.铊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急性铊中毒和慢性铊中毒。慢性:周围神经损害、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毛发脱落、男性可见性欲丧失、睾丸萎缩、精子生成障碍。26.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粪尿混合发酵法、堆肥法、沼气发酵法27.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①垃圾的压缩、粉碎、分选②垃圾的卫生填埋③垃圾的焚烧28.致甲状腺肿物质:①有机硫化物,硫氰化物、硫葡萄糖苷和硫脲类②某些有机物,包括生物类黄酮、酚类、邻苯二甲酸酯和有机氯化合物③某些无机物,如水中的钙、氟、镁、锂等以及硝酸盐等29.碘缺乏防治策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高碘娶供应无碘盐)30.氟斑牙,氟骨症31.住宅的基本卫生要求:①小气候适宜②采光照明良好③空气清洁卫生④隔音性能良好⑤卫生设施齐全⑥环境安静整洁32.住宅的平面配置:①住宅朝向②住宅间距③住宅中房间的配置33.住宅的卫生规模:①居室容积②居室净高③居室面积④居室进深居室隔声34.住宅设计的发展方向:健康住宅和绿色生态住宅35.住宅小气候:气温、气湿、气流、热辐射36.小气候的评价指标:有效温度、校正有效温度、湿球-黑球温度(综合反映微小气候4种物理因素对机体的作用)、热平衡指数37.甲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引起眼红、眼痒、流泪、咽喉干燥发痒、喷嚏、咳嗽、气喘、声音嘶哑、胸闷、皮肤干燥发痒、皮炎等,还可引起变态反应,主要是过敏性哮喘,大量是可引起过敏性紫癜38.除吸烟外氡比其他任何物质更易引起肺癌,吸入室内含氡空气引起的肺癌占4%~12%39.评价居室空气清洁度常用的指标:CO、微生物和悬浮颗粒、CO、SOp31240.住宅设计中的主要卫生防护措施:保温与隔热、遮阳与采暖、通风换气、噪声控制41.公共场所:根据公众生活活动和社会活动的需要,人工建成的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封闭式或开放式或移动式的公共建筑设施,供公众进行学习、工作、休息、文体、娱乐、参观、旅游、交流、交际、购物、美容等活动之用。42.公共场所的卫生学特点:人群密集,流动性大。设备及物品易被污染。涉及面广。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43.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应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获得有效健康证方可上岗,患有甲肝、戊肝、细菌性痢疾、伤寒、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疾病的从业人员,在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44.预防性卫生监督与建设项目同时进行,即在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三个阶段,进行公共场所的预防性监督45.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疾病:不良建筑物综合征(SBS)、建筑物相关疾病(BRI)、化学物质过敏症(MCS)46.大气棕色云团ABC碘缺乏病IDD多环芳烃PAH多氯联苯PCBs过氧酰基硝酸脂PANs化学耗氧量COD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空气污染指数API领苯二甲酸酯(酞酸酯)PAEs
本文标题:环境卫生学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34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