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环境评价复习总结-优化版(最新版)
《环境评价》复习总结这份是资科的同学整理的,黄色标记的是他们考试的内容。大家懂得。第一章环境评价概述1、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定义: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2、按照环境要素不同,可按照环境要素的属性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在自然环境中,按其主要的组成要素,可再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生物环境等。3、环境质量:就是环境的优劣程度。4、环境质量标准:将环境质量分为不同的等级,并规定其污染物含量限值或某些环境参数的要求值。5、环境评价包括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6、★环境评价的分类根据评价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回顾性评价、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7、▲美国是最早开展环境评价的国家。8、我国的环境质量评价工作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初步尝试阶段、广泛探索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阶段。9、专家评价法是将专家们作为索取信息的对象,组织环境领域或多个领域的专家,运用专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10、★评价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确定评价等级,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主要工作包括详细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主要工作是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得出评价结论,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每个阶段具体做什么,如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在哪个阶段,公众参与在哪个阶段)11、环境标准体系按照环境标准的类型不同可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基础标准、环境保护方法标准等。12、凡颁布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区,应执行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未做规定的执行国家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般严于国家排放标准。13、▲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之间不交叉执行,即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性排放标准,没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14、环境目标值:政府或环境保护部门为使环境质量逐步达到环境质量标准而临时规定的、限期达到的环境污染物浓度的限值,或为拟定环境长远规划而提出的未来环境污染物浓度的限值,成为环境质量目标值,简称环境目标值。15、环境背景值:除所研究的污染源对环境污染的贡献外,由其它原因在环境中产生的污染物浓度值。16、环境本底值:指没有人为污染时,自然界各要素的有害物质浓度。已开发地区的环境本底值是很难测定,常把自然条件相似的未开发地区各要素的有害物质浓度近似地作为环境本底值。17、环境容量:指在环境满足环境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某地区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总量。18、★国家规定对建设项目按照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进行分类管理,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可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而对环境影响很小的项目,可只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第二章环境评价信息及其获取1、污染源是指能够产生污染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2、污染源按污染途径分为直接污染源和转化污染源;按污染源形态分为点源、线源和面源。3、区域污染源调查分为普查和详查两个阶段。4、详查:是对重点污染源展开的系统调查。5、物料衡算法:是根据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料量应等于产品中所含这种物料的量与这种物料流失量的总和计算。6、▲污染源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比较,确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为污染治理和区域治理规划提供决策依据。7、评价区内的主要污染物:按照评价区内污染物的等标负荷比Ki排序,将累计百分比大于80%的污染物称为评价区内的主要污染物。8、评价区内的主要污染源:按照评价区内污染源的等标负荷比Kj排序,将累计百分比大于80%的污染源。9、环境现状调查主要有三种方法: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和遥感调查法。10、环境监测项目确定的原则:①对环境质量影响大的污染物优先;②有可靠监测手段并能获得准确数据的污染物优先;③已有环境标准或有可比性资料依据的污染物优先;④拟开展的人类活动预计会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优先。11、大气监测频率:一级评价每季监测一次;二级评价冬、夏、春(或秋)三次;三级评价1、7月两次。每期监测3~7个监测日,如遇特殊情况监测数据无法使用,则需补足相应数据。12、▲地面水监测频率:一级评价需监测3次,分别在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进行,每次进行水文水质同步监测7天;二级评价监测2次,分别在丰水期和枯水期进行,每次进行水文水质同步监测5天;三级评价只需在枯水期或水质较差时监测1次,水文水质同步调查3天。第三章大气环境质量评价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工作可分为四个阶段:调查准备阶段、环境监测阶段、评价分析阶段和成果应用阶段。2、▲目前,各地大气污染监测评价的评价因子包括4类:尘(TSP、PM10)、有害气体(SO2、NO2、CO等)、有害元素(氟、铅、汞、镉、砷等)和有机物(苯并[a]芘、总烃等)。3、空气污染指数(API):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的常用方法。4、▲目前我国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颗粒悬浮物。5、大气污染生物学评价:大气污染生物学评价就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评价大气质量的好坏,但大气污染监测评价是基础,生物学评价可以作为监测评价的补充和综合,不能完全代替监测评价。植物能够吸收大气污染物,并在体内积累。当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植物可以产生可见症状,甚至死亡。根据植物对污染物的反应和植物体内污染物的累积浓度,可以鉴别大气污染物的性质和浓度。6、湿度:是指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量。它是用来反映空气潮湿程度的一个物理量。7、风:空气质点在水平方向的运动称为风。8、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在绝热上升过程中,每升高100m,温度降低0.98K,称为干空气温度绝热垂直递减率,简称干绝热直减率。9、烟羽:从烟囱排出的烟气在大气中形成羽状烟流称为烟羽。10、在推导连续点源条件下预测大气环境质量的高斯模型时,做如下假设:①大气处于稳定流动,且有主导风向;②污染物在大气中只有物理运动,不发生化学或生物变化;③在所要预测的范围内没有其他同类污染源或汇。11、污染源有效高度,等于烟囱的几何高度和烟气的抬升高度之和。12、熏烟模型:当夜间产生贴地逆温时,日出后将逐渐自下而上地消失,形成一个不断增厚的混合层,并与在夜间排入稳定层的浓密烟云相混。从混合层顶进入混合层内的污染物在其自身的下沉和垂直方向的强对流湍流作用下会迅速扩散到地面,形成短时间的高浓度。对污染物的运动而言,这个过程被称为熏烟扩散过程。13、线源可分为有限长线源(如街道)和无限长线源(如公路)。14、帕斯奎尔把大气稳定度分为六个等级,即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和稳定,并分别用A、B、C、D、E、F来表示。(等级与字母对应记)15、环境风洞模拟法:用人工制造的气流来模拟实际气流的实验装置称为风洞。用于大气扩散研究的风洞称为环境风洞,它是一种低速风洞,可以用来模拟大气边界层的流动。16、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是从预防大气污染、保证大气环境质量的目的出发,通过调查、预测等手段,分析、评价拟议的开发行动或建设项目在施工期或建成后的生产期所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环境质量可能带来的影响程度,提出避免、消除或减少负面影响的对策,为建设项目的场址选择、污染源设置、大气污染预防措施的制定及其他有关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或指导性意见。(仿照环境影响评价)17、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整个评价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它是整个评价工作的基础,主要工作是熟悉有关环境法规和标准等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确定评价级别和评价范围,编制评价大纲;第二阶段为调查、预测和评价阶段,它是整个评价工作的核心,主要工作是通过工程分析、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和监测等,评价大气污染指数现状,根据排放源特征,选择或建立大气扩散模型,预测项目对大气的污染影响,并对影响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做出评价,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第三阶段是报告书编制阶段,主要工作是总结工作成果,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大气部分的编写。18、★[计算]等标排放法,,910iiiCQPip,等标排放量,hm/3;iQ,第i种污染物的单位时间排放量,t/h;iC,污染物二级标准每小时的平均浓度,3/mmg。ip≥2.5×1092.5×109—2.5×1082.5×108复杂地形一级二级三级平原地形二级三级三级19、大气环评等级的边长:一级,16-20km;二级,10-14km;三级,4-6km。20、[论述]环境保护对策,大气、水、土壤、噪声、固废、生态如何防止破坏。P65、P128第四章水环境质量评价1、如果把水体看成完整的生态系统或综合的自然体来看待,还应包括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等,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2、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调查分析、预测、评估,定量地预测未来的开发行动或建设项目向受纳水体中的污染物排放量,弄清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提出建设项目和区域环境污染物的控制和防治对策,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三级,一级评价最详细,二级次之,三级较简略。4、★水环境质量评价等级的划分原则是:①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②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③受纳水体的规模、④受纳水体对水质的具体要求。5、[计算]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表4-12)P756、★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因子的筛选,原则:①按等标排放量大小排序,选择排位在前的因子,但对那些毒性较大、持久性的污染物应慎重取舍。②在受项目影响的水体中已经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或已无负荷容量的污染物。③经环境调查已经超标或接近超标的污染物。④地方环保部门要求预测的敏感污染物。(很重要)7、预测阶段,一般分建设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8、地表水预测时期分为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三个时期。9、★完全混合模型,废水排入一条河流时,如果满足下述条件:①河流是稳态的,即河床断面积、流速、流量不随时间变化,污染物稳定排放。②污染物在整个河段内混合均匀,即河段内各点的污染物浓度相等。③排入河流中的污染物为守衡污染物,不降解也不沉淀。④河流无支流和其他污水排入口。10、★[计算]完全混合模型,whwwhhQQCCCCC,P79C——污水与河水混合后的浓度,mg/L;Cw——排污管里的污染物浓度,mg/L;Ch——河流本身的污染物浓度,mg/L;Qh——河流的河水流量,m3/s;Qw——排污管污水流量,m3/s。11、一维水质模型,一维河流水质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模型,它适用于污染物浓度仅在一个方向上有变化的场合,如宽度比较窄的河流。12、★[计算]一维水质模型,vkxCC/10,K,降解系数;X,河段长度;V,河水流速。13、BOD-DO模型(S-P模型),斯特里特-费尔普斯研究了河流中BOD和DO的变化规律,他们在建立模型时做了如下假设:①有机物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且反应速度为常数;②河流中的耗氧仅由BOD的降解所引起;③河流中的DO仅来自与大气复氧,且复氧速度也为常数。14、水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工程分析和影响预测的基础上,以法律、法规、标准为依据,分析拟建项目引起水环境变化的重大性,同时辩识敏感对象对污染物排放的反应;对拟建项目的生产工艺、水污染防治与污水排放方案等提出意见;提出避免、消除和减轻水体环境污染的措施、对策和建议;最后得出评价结论。第五章土壤环境质量评价1、土壤是位于陆地表层的具有一定肥力、能支持植物生长的疏松层,它是由地球陆地表面的岩石经风化作用发育而形成的,呈不完全连续的状态存在于陆地表面。2、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是土壤固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一般占土壤固相质量的10%以下,耕作层土壤多为5%以下。3、土壤有机质在土壤微生
本文标题:环境评价复习总结-优化版(最新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3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