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复习要点
《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复习要点一、环境与环境问题考点1:人类与环境1、环境的概念和分类(1)环境的概念:指围绕着人类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2)环境的分类(根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自然环境(如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大漠盐湖、极地苔原等)社会环境,又称人工环境(如城市建筑、工矿设施、农田水利、畜群牧场等)2、人类与环境的相关关系(1)理解人地关系示意图(2)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考点2: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①自然原因:具体的环境问题具体分析。②人为原因(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思路: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产生了环境问题a、巨大的人口压力;b、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2)环境问题的本质环境问题的本质是资源问题、发展问题。(3)环境问题的危害(具体的环境问题具体分析)①威胁生态平衡②危害人类健康③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环境问题的表现①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②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盐碱化等③自然资源枯竭:森林、水、矿产等资源减少④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3、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全球性、综合性、积累性、社会性(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①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②森林锐减——滥砍滥发、森林火灾、酸雨导致全球森林面积急剧减少③水体污染——人类生产和生活污水污染陆地水体和海洋④土地荒漠化的面积扩大——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造成土地退化⑤生物多样性遭破坏——森林被毁和草原遭破坏、环境受污染以及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大量捕杀致使许多生物种群濒临灭绝⑥垃圾污染及危险废物转移二、环境污染与防治考点1: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1、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环环境境环环境境物质能量废弃物废弃物物质能量物质物质能量能量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环环境境环环境境物质能量废弃物废弃物物质能量物质物质能量能量按污染物形态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液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和光污染等2、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污染物、污染源)、过程及危害以水污染为例: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体,并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改变水和底泥的理化性质,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成,造成水质恶化、水体利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的现象,称为水污染。水污染:污染物、污染源、危害、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①污染物:氮磷钾等植物营养元素②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③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④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1)宏观性控制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2)技术性控制对策。如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促进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3)管理性控制对策,如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1)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2).城市废水的防治的防治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3).在缺水地区应积极将城市水污染的防治与城市废水资源化相结合。(4).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5).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1.发展节水型农业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大气污染:概念、污染物、污染源、危害、防治酸雨1、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PH值小于4.5的为重酸雨;2、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3、污染源,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放出大量酸性气体,人为污染源: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有色冶金工业排放酸性气体。4、危害:①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②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农作物减产。③腐蚀树叶,毁坏森林。④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损坏。我国酸雨类型以硫酸型酸雨为主(原因是燃烧高硫煤),汽车尾气造成硝酸型酸雨。南方比北方酸雨严重的原因:①南方有色冶金工业发达,排放大量酸性气体。②南方土壤为酸性,大气中尘埃为酸性。③南方大城市燃烧高含硫量的煤。④南方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⑤南方阴雨天气多。我国怎样防治酸雨:①建立酸雨控制区和SO2污染控制区。②限制高硫煤的开采。③发展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④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⑤加强废气中SO2的回收与利用。臭氧层破坏:原因、危害、措施全球气候变暖:原因、危害、措施成因分布危害措施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面积大量减少;大量燃烧矿物燃料;CO2气体排放量大增全球全球变暖,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使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加强国际合作臭氧层破坏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等,使空气中氟氯烃化合物增多南极臭氧空洞,北极臭氧变薄,青藏高原上空臭氧层变薄速度加快使紫外线辐射增加,危害地球生物;使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异;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诱发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禁止或减少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光化学烟雾:①污染物: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②发生条件:a(汽车尾气)大量排放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b强烈的太阳紫外线作用下C逆温和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d地形:如河谷、盆地地形不利大气扩散。(其中a、b为必要条件)③危害:危害人类健康(呼吸系统);影响农作物生长等等④防治措施:a控制污染源,减少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污染源的排放b减少交通机械和动力装置尾气的排放;c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影响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⑵气象条件:风速、风向等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⑶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考点2:防治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1、工业污染的防治:(1)工业污染防治的关键:减少“三废”排放量;对废弃物实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2)工业污染的防治应该是预防优于治理。(3)清洁生产概念:指在污染物排放前采取对策,将其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基本内容: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两个目标:一是达到资源合理利用并且减缓自然资源的耗竭;一是降低企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4)循环经济概念:是将清洁生产与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基本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资源化原则。最基本特征: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资源化。(5)建设生态工业园区2、农业污染的防治:(1)合理施用化肥、农药(2)发展生态农业(3)加强土壤污染防治3、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1)城市垃圾处理原则:尽可能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2)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①对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加以分类收集;②对有机物可实行堆肥处理;③对其它无利用价值的垃圾主要实行焚烧和填埋处理。④城市垃圾综合利用:a发电;b生产新能源——沼气;c生产有机复合肥料;d生产新型建筑材料。4、大气污染防治(1)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能源生产和消费(2)大气污染的防治: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控制机动车污染,以及控制工业污染等方面。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考点1:生态环境问题1、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主要生态问题:a、森林破坏b、草原退化c、湿地萎缩d、土壤侵蚀e、土地荒漠化f、生物多样性锐减熟知世界和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人为原因的分析思路:①环保意识不强②重开发轻保护③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④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2、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加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易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生态脆弱区:海陆交界带、河流变迁带、山地平原过渡带、农牧交错带、城乡交接带、地质灾害易发区、水体流失严重区、污染影响严重区。3、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为例分析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4、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结合分布图,掌握知识点)我国三大生态问题:石漠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主要发生地:我国的云贵高原,两广丘陵地区(亚热带湿润,喀斯特地区)。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原因:自然:①坡度陡峻,②土层浅薄,③降水丰富,夏季降水强度大;人为:①过度砍伐,②毁林开荒,③陡坡开荒。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为例):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原因:自然:①黄土土质疏松;②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植被覆盖率低。人为:①破坏植被,农牧业方式的改易,营造宫殿,樵采,战争;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中不注意环保,人地矛盾突出。江南丘陵:红色荒漠。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原因:自然:①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地表起伏大,坡地水土不稳定。③河流水系发育,侵蚀能力强。人为:①毁林开荒,②滥砍滥伐,过度樵采,③人地矛盾突出。荒漠化:西北地区为例:外力作用:风蚀作用原因:自然: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地表覆盖深厚的沙质沉积物,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④生态环境脆弱。人为: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农垦,④水资源的利用不当,⑤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⑥人地矛盾突出。防治措施:①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营造经济林②工程措施:修建水库,修梯田,淤地坝③农牧业措施:等高耕作,使用有机肥,适时耕作,舍饲养畜考点2:生态环境保护1、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2、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怎样保护生物多样性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②迁地保护,建动物园,植物园③离体保护,建基因库,种子库四、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考点1:资源问题1、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生产与生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2)分类:①非可再生资源(如化石燃料、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②可再生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2、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资源问题①含义: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一旦超过了极限,就会出现资源问题。②资源问题的表现:一是人口增长导致资源需求与供给的矛盾突出;二是资源利用不合理加速了资源的枯竭。(2)主要的资源问题:矿产资源问题;土地资源问题;水资源问题;(3)主要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①矿产资源问题:矿产濒临耗竭原因:消费矿产资源的数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②土地资源问题:耕地减少和退化、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原因:自然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人为原因:人口增加超过土地的承载能力,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③水资源问题:淡水资源短缺原因:a人类能够使用的有效淡水资源量是有限的b有限的淡水资源在陆地上分布很不均c不合理的开发与管理,导致水污染和水浪费现象严重中国:a总量(世界第六)丰富,人均不足b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空间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时间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c我国农业、工业和生活等方面对水的需求量急剧增长d水污染和水浪费现象严重,加剧短缺局面考点2:非可再生资源1、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1)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能源为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它们是重要的非可再生资源,也是人类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①能源生产与需求的地区不平衡
本文标题: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复习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39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