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终结
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经济的发展日益壮大,但是在经济大幅度发展的同时,对环境也产生了无法言语的影响甚至破坏,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称为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工业污染源现状,分析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论述了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持续进行。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协调;关系1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1.1环境现状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压力大。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了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以解决环境问题,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发展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建国以来,我国工业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1952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只有349亿元,而1990年已达23851亿元,1978年至1989年平均每年增长12.4%(按可比价格计算)。我国工业是从几乎空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从居民收入来看,中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实际平均劳动报酬由1985年的1148元增长到2006年的5804.6元,增长了4.1倍,年均增长8.2%。其次从环境政策来看,中国政府对直接向环境排放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等污染物的单位征收排污费,排污费实际征收额由1985年的9.2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40.1亿元,增长了4.4倍,年均增长7.7%。再从环境有益技术来看,节能技术属于重要的环境有益技术,工业能耗强度的演变过程可以较好地反映节能技术的进步过程,因而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反映环境有益技术的演进过程,中国工业能耗强度由1985年的5.3万t标准煤/亿元逐步降至2006年的1.9万t标准煤/亿元,下降了64%,年均下降4.1%。最后是排污强度,工业“三废”排污强度的变化过程大致相似,工业废气排污强度的演变过程基本上可以反映中国工业“三废”排污强度的演进过程,其由1985年的7.6亿标m3/亿元降至2007年的3.4亿标m3/亿元,下降了53%,年均下降2.1%。总体来看,我国工业环境问题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由于工业布局不合理,使城市和一些工业集聚区随着过重的环境负荷,这些地区的环境质量大部分都已恶化到“舒适水平”以下;第二,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总量很大;第三,工业污染是与大量浪费资源相伴的,工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第四,工业结构中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重污染型行业占的比重较大,形成了刚性很强的“结构性污染”;第五,小型工业多,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工业部门逐步增加了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特别是198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成立以后,几个对环境影响比较大的工业部门,如化工、冶金、能源、建材、轻工等,都采取了一系列比较有力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采用无废或低废生产技术,加强对污染的治理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恶化的势头。如果不是这样现在的环境污染状况难以想象。但毕竟这样做的时间还不长,投入的资金也远远不够。1.2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环境问题宽泛而复杂,涉及到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制度层面。技术层面:研究治污防污的有效技术、环境质量的标准设定、生态保护区的设立等等;管理层面:如何按照既定制度有效组织安排生产;制度层面:设计制度,合理构建各相关主体的产权与利益关系,如排污企业、受污染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环境与生态问题研究中曾有过争论:技术与制度哪个更重要。经过多年的环境保护实践证明,制度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好的制度才会催生出好的技术,如果制度设计不合理就会抑制高效率的环保技术的产生,目前我国治理污染的政策制度比较单一,以收取排污费为主要形式。但由于收费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企业治理污染缺乏激励及监管不力,所以这一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低效率。1.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这二者能否兼顾?可以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是矛盾的。环境的改善可能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发展必然要导致污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克的、矛盾的,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是人类发展经济的必然结果,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否则经济就失去了发展空间,在经济增长成为各国重要宏观经济目标的条件下,这种观点一度成为破坏环境的正当理由。但这并不能作为后起国家借鉴的样板。发达国家当时所面临的环境资源状况与现在是无法比较的,当时各发达国家是在资源禀赋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发展及人口扩张对环境的压力相对较小,环境威胁是潜在的。但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经过上百年历程,环境资源供给相对减少,而对其需求却在不断增加,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增大了。人类经济发展所能够消耗的资源在减少,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因此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已走不通了,不保护环境资源,经济根本无法实现发展。传统观点是假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是相克的,在此前提下研究环境保护问题。但如果抛开这一假定,还会有另外一种思路,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可以协调发展。可以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体系之内,使经济主体能够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中受益,与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使保护环境成为人们一种自觉自利的活动,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从相克到相生的转变。当然这种转变依赖于环境保护制度与管理方式的变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优势,给予经济主体足够的激励,将环境问题内化到企业的决策过程中,成为其决策的变量,这样企业在做决策之前就会像考虑劳动力与资金成本一样,将对所采取的行动作为一个决策因素,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因此对传统环境保护制度进行扬弃,将经济政策与手段引入环境保护之中,实现环境保护制度的创新,应是未来环境政策的重要取向。尽管目前各国治理环境污染仍是以行政管理方式为主,但令人欣慰的是,环境保护制度创新在国际社会中已取得了共识,并在一些国家取得了有效的进展。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开创了世界性合作先河。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的6月5日被确定为世界环境日,会上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一部被视为“绿色圣经”的里程碑似的宣言;1991年6月18日,发展中国家在北京召开部长级会议,并发表《北京宣言》;1992年在里约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并通过了《21世纪议程》,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治理环境的策略与手段,里约会议后世界银行曾组织出版了《里约后五年》一书,对里约会议后五年期间各国采取的一些环境保护的创新政策及其效果进行了介绍与评价,有力推动了世界各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创新与交流。从客观上来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动的。一方面21世纪所提倡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环境作为经济成本的一个部分,因而环境保护成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持续生产能力,因而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了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我们今天所说的环境保护,不只是单单的保护,或者是消极的防治,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对环境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要求人类倒退文明来保存自然的原始是荒谬可笑的。今天的环保不但不能要求经济停滞不前,还恰恰需要经济持续的力量为环保提供物质上、技术上的条件。由此看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是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的。2在经济全球化下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及对策2.1环境污染问题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2.1.1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直接原因有几方面(1)经济发展迅速与环境保护相对滞后。20世纪80年代以来,稳定和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和经济运行的两大目标,经济快速增长所伴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提高,掠夺性使用自然资源的现象在各地普遍存在,国外境外一些高污染企业也纷纷进入国内安营扎寨,例如国外已禁止生产的高磷洗衣粉生产线等等,造成环境污染日益严重。(2)城市管理水平低,条块分割严重,政出多门,有令不行,有令难行。城市政府作为城市的管理者没有经营城市的先进理念,仅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或根本不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的防治,其结果导致城市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城市形象大受影响,反而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3)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造成环境污染加剧。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步伐加快,重化工业的特征十分明显。近年来,建材冶金化工石化和能源等基础工业增长较快,而它们恰恰是自然资源消费多的部门。许多重污染企业仍然设在人口日益密集的城市,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4)城市垃圾处理水平低,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迟缓,一方面造成严重的垃圾围城现象,另一方面又造成大量可回收利用的资源白白浪费。(5)消费结构不合理使环境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由于中国能源消费以燃煤为主,煤炭消费比重占商品能源的73%,工业燃料的75%,化工原料的65%,城市民用燃料的80%,因此,造成危害性很大的以粉尘和酸雨为主的大气污染。(6)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近年来,作为农业经济一部分的乡镇企业遍地开花,由于乡镇企业普遍技术落后、装备水平低、规模小、分布广,加上地方保护主义,造成有法难依,因此,中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有加速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反过来,农村特别是近郊乡镇企业的污染问题又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水资源、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资料显示,1995年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已超过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30%,污染物增长已高于全国工业污染物的增长速度。2.1.2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造成城市环境破坏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活动的外部性、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性或产权难以界定。以上所述种种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由于外部不经济性造成的。如西安市兴庆湖污染问题,正是由于周边企业和个人只顾自身利益,将污染物直接排放到进湖水源中而造成,他们将治污成本直接转嫁给社会,使兴庆湖水质恶化,对人们来此休闲、游览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环境资源多是公共物品或公共资源,如空气,人人都可享有它,因此从本质上公共物品是不存在任何所有权的。自然环境对有害物质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随心所欲最终使得环境资源因过渡滥用而趋于恶化,不仅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而且由于环境资源质量的严重恶化损害了自己和(或)子孙后代的经济福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依靠企业自身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因为,企业的最终和唯一目的就是追求最大利润。因此,需要政府来制定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干预。2.2与环境保护目标相背离的产业政策加剧了环境恶化环境问题环境恶化与经济中各产业有着极高的关联度,因此不仅环境制度本身会产生影响,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也会间接的对环境系统产生影响。有些旨在发展经济,促进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在客观上却给环境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如能源生产补贴政策、农产品补贴政策、有利于环境保护产业扶持政策。地区支柱产业选择与产业扶持政策不当也会对环境造成有害影响。我国南方一个以回收废电脑的小镇,每个月都会有上万台废旧电脑运达该镇,由当地居民进行拆解,由于回收工艺与技术极其落后,对环境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水源污染严重,已无法饮用,本地居民以买水为生。该产业的兴起,使本地人的腰包鼓了起来,但却给环境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影响。在反思该镇这一事件中,我们要吸取的教训之一就是地方政府在选择地方支柱产业时,应把环境影响考虑在内,不能以“引鸩止渴”的危险方式来发展经济,否则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长期来看会影响了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2.3解决工业产生的环境问题的对策1)制定和实施正确的产业政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要严格限制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工业;通过产业政策,支持企业提高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和综合利用能力;在污染密集型工业的建设中,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尽量把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2
本文标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终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46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