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浅谈雕塑与环境设计的整体性
浅谈雕塑与环境设计的整体性黎权摘要:本文主要阐述雕塑与环境设计的整体性,雕塑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环境特征、文化传统、空间心理、城市景观等多种因素,进行科学的理论分析和做出自己独到的理解,实现雕塑作品与环境整体的融合,是多种因素的对比和协调的整体体现。关键词:雕塑;环境;整体性城市的发展,环境设计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以景观设计的观点看,从大的城市景观到建筑个体、城市雕塑以至小小的指示牌;从城市雕塑总体到装饰性雕塑、纪念性雕塑以至建筑的雕塑构件、最后还有设计细则和要素,每个层次都存在着宏观和微观的联结与反馈。宏观中有着多元,微观中也包容着很多细节。要作到尽善尽美,实际上难度相当大,就如同用完美的尺度去衡量我们自己一样。我们今天的认识仅仅是真理的某个层次和局部。但是只要我们从整体景观出发,按照宏观――微观――宏观的探求规律去从事艺术创作,可以设想细胞的活力终会推动肌体的健康复苏。半个多世纪前,美国建筑家赖特就提出了“有机建筑”的理论,它对我们的今天仍有着现实意义。我国的城市雕塑也应该成为有机雕塑,只有融合到城市环境和文化中的城市雕塑才真正获得不朽的生命。亨利・摩尔说过:伟大的雕塑作品是从任何距离都可被人们观赏的,因为在不同的距离会显示出不同的美的形象来。[1]我们可否换成这样一句话说:一件平凡的作品,当它和环境相得益彰时,才会显示出生命力的内涵的伟大。成功的雕塑作品,其价值并不一定在于材料的华贵,色彩的夺目,体量的突出,题材的重大,地点的显要,正如泰戈尔所说的:“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之时”。雕塑工作者应该对环境特征、文化传统、空间心理、城市景观等设计原则进行科学的理论分析和做出自己独到的理解,确定雕塑的材质、色彩、尺度、题材、位置等设计制约条件,并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雕塑作品与环境的对比和谐调不是绝对的,它应是多种因素的对比和协调的整体体现。建筑和景观设计理论是一门科学,它可以使城市雕塑特别是其中的装饰性雕塑更趋于造型和功能的合理化,从而更有效地发挥艺术家的才智。J・W・米克说:“人类的一切思维活动,尤其是科学和艺术、需要线性和综合两种思维方式密切协作,以及左右两个脑半球的自由沟通”,“视觉艺术家们需要……有关物质、能量、空间和时间等实际知识,还需要对感觉和领悟力的本质有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新的洞察力”。[2]我们从西方风起云涌的现代艺术流派:活动艺术、光效应艺术、至减艺术、动感艺术、观念艺术、照相写实主义等可以感受到这一点。让更多抽象雕塑渗入到我们的城市景观中,我并不反对具象的写实主义雕塑作品,但是在我国现代城市景观建设实践中它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而经过抽象变形的作品以及纯抽象雕塑却对时空和理念有着相当的适当弹性,而且对雕塑创作的题材、材料、施展艺术家创造力有着较为广阔的驰骋空间。雕塑设计手法和题材的深化标志着我们的文化和生活品质的提高。随着今天人们思想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已经逐渐对简单的图解方式和生硬的说教式雕塑作品感到厌倦,而渴望“克服我们的偏见,扩大我们的思想和心胸”。[3]我们的许多艺术工作者已经敏锐地感受到这一无法逆转的现实,正在努力冲破因袭的重围,试图提示这个伟大变革的时代,此时,我们首先会面对“大众化”的问题,我们对究竟什么是大众艺术应该有深刻的理解。艺术多样化的本身是不会忘却自己的责任是走在时代的前列,推动群众艺术觉悟的提高,发展整个民族的文化艺术,为我们的后代提供一个激发活力、探索和创新精神的文化温床。如果全部因循守旧,专门迎合“大众品味”或顺应本民族中某些劣根性的东西,那才是历史的痛苦。其次,我们还会自然提到“现代化”和“民族性”的问题。在一些人看来,好像一提到“现代”就肯定“光怪陆离”,一提到“民族”就必须“栩栩如生”,雕塑创作只是在有益题材和表面形式的固定轨道上运行。其实在这个有限的圆周之外还有偌大的空间,现在需要改换观念的助推器。艺术家渴望把更新奇更美好的作品奉献给人民,在实现舒适快意的同时,使他们感到未曾体验过的价值观念。“因为心灵是向前进展的,它从来不全是复演它自己,而是在每一个活动中都企图产生一个新的更美好的整体”。[4]模仿是学习和借鉴的必要过程,但它仅是一个层次和一个阶段。我们要吸取国外的现代精神和有益观念来重新挖掘,领会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把我们民族的艺术水平推向一个新的空前高度。可以放心,我们终不会脱开民族的向心力的。注重功能的综合性和材料的多样化。装饰性雕塑功能的综合是多元理念的某种凝聚,对景观环境有时是一种净化和丰富。国外已有大量的实例可供我们借鉴。比如对城市景观中的某些附加物(如排气道口、标志广告牌)进行雕塑式处理,或者把雕塑与喷泉、墙段、计时、照明、区域性大门的功能相结合。这也是把雕塑与城市景观有机结合的有效方式。雕塑材料应打破品牌单一的局面,大胆引用现代材料:铁板、铝合金、不锈钢、塑料、玻璃等;也可以运行清水砖、石块等传统材料。某些工业废旧物资比如铁渣、橡胶水泥管等有时也会收到意外的效果;另外也不妨试用一些本地的乡土材料比如草、竹、沙、泥土、树的干、枝、节、根等,雕塑不一定立则几十年,两、三年换换样也使人感到挺新鲜。这些地雕塑作品既省钱省力又可以随机变换。雕塑材料的多样化,也为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提供了天地。重视提高中小型雕塑的题材和质量。中小型城市雕塑具有丰富多样、分布面广、耗资较小、适应性强等特点,它与群众生活和工作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应该建立这样的准则;只要艺术家刻意求索,有所独创,富于内涵,哪怕体量再小,甚至没讲题材,用的也是乡土材料,我们都要予以鼓励和宣传。我们的时代需要多元的发展和渗透。艺术、技术和科学的空前综合,将使我们这代人以超越前人的速度实现艺术和建筑的大联合,我们生活的环境必将变得更加和谐、环保、充满个性与时代感。参考文献:[1]S・钱德拉萨克(美).《美与科学对美的探求》.[2]J・W・米克(加).《即将来临的联合:艺术、科学和技术之间的新关系》.1995:45.[3]罗曼・罗兰(法).引自《约翰・克利斯朵夫》卷四初版序.[4]爱默生(美).引自《译文》第44期的《论艺术》
本文标题:浅谈雕塑与环境设计的整体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79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