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碗底系统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后定修稿
-1-富源县富村镇碗底煤矿系统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编制:田浩矿长:邹兴建二○一○年九月-2-碗底煤矿系统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富源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工作要求及县煤炭工业局2010年总体工作思路,为认真落实本矿系统标准化建设,完善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及辅助安全生产系统,改进采煤方法和工艺,强化矿井瓦斯治理工作,力争在2010年内达到省三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从根本上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杜绝和减少矿井重大安全隐患,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结合本矿实际,编制本系统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一、煤矿基本情况(一)交通位置。矿区位于富源城129度方向,平距62公里,公路里程115公里处,与贵州盘县威箐乡接壤,地理坐标东经104°32′03″—104°32′31″、北纬25°31′46″—25°32′09″,交通较为方便。(二)矿井范围。矿区面积0.5268平方公里,开采标高:由1480—1410米。(三)开采煤层及储量。矿井设计可采煤层三层,即C9、C10、C16煤层,经国土资源部门核实资源总量629.64万吨,计算工业储量519.97万吨、-3-可采储量424.97万吨。(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核定生产能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10万吨/年。(五)矿井建设情况。富源县富村镇碗底煤矿始建于1984年,2008年前主要采C9、C10煤,1985年—1990年生产原煤25万吨,1991—2000年生产原煤60万吨,2001—2008年底,生产原煤56万吨,共计产生原煤141万吨,采煤回采率在75%左右。现已延伸副斜井至C16煤。矿井通风、供电、排水、提升运输、安全监控、通讯及瓦斯抽放等系统基本完善,运行正常。(六)组织机构。煤矿设法人1人、矿长1人;设安全副矿长2人、生产副矿长2人、机电副矿长1人、技术副矿长1人,均经云南省安培中心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配有采矿、通风、机电、地测技术人员各1人;配有瓦斯检查员、安全员、放炮员等特殊工种人员57人。(七)开采技术条件。1、煤层赋存情况。碗底矿设计可采煤层3层,各煤层特征简述如下:C9煤层:位于龙潭组第二段顶部。煤层层位、厚度稳定,属主要可采稳定性煤层,一般厚4.3~5.62m,为块状半亮型煤夹丝型条带,煤层结构较为复杂,含三层较稳定的夹矸,上-4-夹矸为棕灰色细晶高岭石泥岩,代表结构0.76(0.02)1.60(0.03)2.46(0.02)0.51m。C10煤层:位于龙潭组第二段上部,距C9煤层16~20m。为中厚—厚煤层,一般厚1.86~3.66m,煤层结构较为简单,为我矿主要可采的稳定型煤。全区可采,常见1~2层夹矸,主要位于煤层上下部,煤层倾角5°~8°。C16煤层:位于龙潭组第二段下部,距C9煤层35~45m,煤层层位、厚度稳定,平均厚度2.2米,为块状半暗型煤,煤层结构较简单,上部和下部分别夹0.3,0.2米深灰色泥岩夹矸。煤层倾角5°~10°,一般为6°。2、煤层顶底条件。C9煤层顶底板为灰色泥岩与砂质泥岩,稳定性稍差。C10煤层顶底板为泥岩,遇水浸泡易产生底鼓现象。C16煤层顶底板为泥岩与砂质泥岩,稳定性较差。本矿区可采煤层顶、底板属软弱岩层,硬度低,稳固性差,易发生冒顶、片帮。3、水文地质。矿区属低中山区,无常年性河流,以季节性山沟为主,无地表水体,地面排泄条件良好。本区主要隔水层有飞仙关组一段(T1f1);主要含水层有:卡以头组(Tlk)裂隙含水层、龙潭组上段(P2L2+3)弱含水层、龙潭组下段(P2L1)弱含水层及玄武岩组(P2β)弱含水层;断层富水性和导水性较差。矿井开采深度较深,不受老窑水威胁,与邻近矿井相距较远,不受影响,在开采过程中主要防治本矿老空、老巷水。-5-据邻近矿井井下掘露开采涌水情况显示,井下水动态变化受降雨量变化有一定影响,矿区最大涌水量出现在7、8月,最小涌水量出现在3-4月份。区内降雨量虽然充沛,但因岩层渗透性差,且地形切割强烈,降雨量多以地表经流形式排出区外,故矿区内地下水不丰富,各含水层水力联系不密切。矿井充水通过浅部风化裂隙和塌陷裂隙充水,水文地质属简单类型。矿井最大涌水量为10m3/h,正常涌水量为8m3/h。4、地质构造。1、本矿区范围构造情况:矿区总体构造分布方向为北北东至南南西,为一向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与总体构造方向大到平等,倾角为8—20度之间,倾角较为平缓。断距大于是15米以上的断层两条,即F1,F2断层。(一)褶皱褶皱构造为—北西向单斜构造和波浪型小褶曲。后者随地层产状变化不大,波幅不大。(二)断层F1断层:出露于矿区西北部,正断层,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南东,倾角50—70度,延伸长度大于是1000米,两端均延出图外,断距大于30米。F2断层:出露于矿区中部,正断层,与F1断层平行,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南东,倾角60度,延伸长度大于1000米,两端均延出图外,断距15—30米。F1、F2断层M9煤层-6-采掘巷道宫多处揭露到,对各煤层的开采影响较大。5、瓦斯、煤尘、煤层自燃倾向性、地温及冲击地压。(1)据2009年云南省煤矿安全技术中心瓦斯等级鉴定结果:CH4相对涌出量为21.37m3/T,CH4绝对涌出量为3.46m3/T,属高瓦斯矿井。(2)根据本矿区地质报告及邻近矿井多年开采的实际情况,矿井无冲击地压。(3)根据矿井实际观测,地温正常18~20℃,变化较小,未见地温异常现象,属地温正常区。(八)开拓开采现状。1、生产情况。煤矿现有井口主、副斜井2个,采用斜井开拓,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斜井采用皮带运输运煤,副斜井提升绞车作提矸运料。煤矿主要井口情况如下:井口坐标井口XYZαβ地名主井282499435454038147127816副井282497035454038147027016风井1282498435454033147124520主斜井担负全矿井出煤井、人员升降,兼作进风井。副井担负材料设备的提升运输、兼作进风井。风井担负全矿井回风。矿井划分为二个煤层开采,C10煤层为+1407m水平,C16煤层为+1400m水平。C10煤层划分为2个水平采区,即1407水平、-7-1408水平。现开采1408水平C10煤层111004工作面。采煤方法:滑移式支架放顶煤,风煤钻打眼,爆破落煤,采高2.3-3.5米。放顶煤回采。一班推进回采,一班回收放顶落煤。2、C10煤层材料下山与回风巷的改建。2010年9月开工建设。设计改造原有的坑木支护,工程量560m,计划2010年12月完成。(九)现有生产系统。1、提升运输系统。主斜井担负全矿出煤运输任务,兼作进风井,井筒断面为3.0m2,采用翻拱,装备一台DTL65/18.5型皮带运输机。运煤:C9煤层回采工作面皮带运输→皮带巷→溜煤巷→主井皮带巷→升至地面。运料:井下所用材料经副斜井下放至C10井底车场,经C10材料下山,人力搬运到工作面。运矸:C16掘进工作面所出矸石,经工作点人力运输至矿车,小绞车提升到C16井底车场,由副斜井绞车提升至地面。2、供电系统。煤矿实现双回路供电,一回路来云南变电站,电压等级为10KV;一路来自贵州变电站,电压等级为10KV。现已安装四台变压器,一台供地面,型号为KS9-200,三台供井下,型号分别为KS9-315、KS9-500、KS9-200。自备柴油发电机HDV500-E一台。井下所有电器设备实现三大保护,矿井设备均采用矿隔爆型电器设备,井下各用电设备供电均采用MA型矿用阻-8-燃电缆,实现了“三专”和“两闭锁”。地面供电等级为380V和220V,井下供电等级380V。矿井总负荷为1000KW,其中:地面450KW,井下550KW。3、通风系统。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机械抽出式通风。安装2台FBCDZN013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电机功率2×75KW,电机型号YBh280s-4,风量17-44m3/s,风压1500-3500Pa,转速为1470rPm。通风设施和通风构筑物完好,主扇能保证正常连续运转,矿井漏风率不超设计要求,反风装置完善。矿井实际供风量为17000m3/min,能满足生产需要。回风井采用翻拱锚喷支护,断面为4.2m2。4、排水系统。碗底煤矿采用斜井开拓,井下各地点水经水沟自流→水仓→水泵→地面。矿井建有主、副水仓,排水管路两趟,主水仓长35m,容量200m3,副水仓长30m,容量200m3,配合六台D85-45×2水泵,水泵额定流量90m3/h,转速2800r/min,扬程90m,电机YB20022-2型,电机功率37KW,排水管路一路为φ100mm,一路为φ80mm。5、监测监控及人员定位系统。矿井监控系统:安装KJ83N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重庆分院),设8个分站,型号为BFDZ-2,甲烷传感器17台,设备开/停传感器6台,风速传感器7台,温度传感器14台,液位传感器4台,负压传感器3台,远程瓦斯断电仪二台(采面一-9-台,掘进一台),瓦斯监控系统能有效准确的反应井下瓦斯、通风等情况。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型号为KJ236型人员定位系统,配有KJ236-F传输分站三台(地面一台,110803进风巷一台,110804进风巷一台),KJ236-D读卡器15台,KJ236-K无线通信识别卡200个。6、综合防尘系统。煤矿建有地面和井下消防、防尘水池5个,地面消防、防尘水池容量250m3,井下消防、防尘水池容量80m3。地面井下设有洒水降尘设备装置和消防供水龙头,管路系统基本完善,各采掘作业点、各煤矸转载点均安装了喷雾降尘装置,井下巷道每隔100米设置了净化水幕。7、瓦斯抽放系统。矿井抽放系统为型号2BE1303水环式真空泵2台,气量1800~3200m3/h,配套电机功率75KW,转速590r/min,主管φ260mm,支管φ200mm,运转正常。瓦斯抽放浓度30~70%,一般为45%。抽放方法:三种抽放方法,即C10煤层抽放,下部的C16煤层穿层抽放,采空区抽放。8、压风系统。矿井配有C110SKF-8型号螺杆式空气压缩机1台,气量为20m3/min,电机功率为55KV,主供风管为φ125mm,支管为φ50mm,支管延接到井下各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9、通迅系统。-10-矿井配有矿用通信机一台,井下各作业点、各硐室、各皮带溜子机头处,地面各主要办公场所、各机房均装有电话机。二、工作目标通过系统标准化建设,完善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和各安全辅助生产系统,2010年内达省三级安全质量标准。三、系统规范化建设内容与实施计划(一)采煤方法和工艺。1、根据矿井开采范围、储量规模、煤层赋存特征、地质构造条件,除C9煤外各煤层均可推广壁式采煤工艺。2、通过系统标准化建设,井巷工程质量得到全面改善,矿井运输装备水平得以提高,大大增强了矿井的运输能力、通风能力,瓦斯冶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二)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通风系统。(1)C10煤回风巷现阶段还处于木支护,且部分巷道断面小,通过系统标准化建设,煤矿将原有的木支护全部更换为矿用工字钢。(2)局部通风双风机双电源使用不正常。煤矿将进一步完善局部通风双风机双电源,并确保正常运行。2、运输系统。(1)原C10煤暗斜井木支护巷道,少数地段断面小,影响通风及工作面运料,煤矿将全部更换成矿用工字钢使用。3、供电系统。(1)大部份电气设备未入机电硐室统一管理,维护保养-11-困难。煤矿计划增加机电硐室,所有电气设备全部入硐室集中统一管理。(2)推行机械化采煤工艺,用电负荷增加较多,现有供电系统难以满足要求。煤矿计划对供电系统增设井下中央变电所及采区变电所,增加变压器容量。4、综合防尘系统。(1)皮带运输巷和其它巷道洒水防尘设施设置不足,不能有效地洒水降尘。煤矿计划严格按要求设置洒水防水设施,并进行有效管理。5、综合监控系统及人员定位系统。综合监控室内未设置大屏幕显示屏。煤矿计划增设大屏幕显示屏。6、地面生产系统。(1)职工生活设施简陋。(3)煤矿计划新建一幢职工综合楼。(4)地面生产、办公、生活区域大部分未进行硬化,绿化面积少,环境差。煤矿计划在
本文标题:碗底系统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后定修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81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