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
湖北省高校新入职人员岗前培训论文(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Melo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训点:______湖北文理学院_____论文评分:_________________评阅人:_________________湖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摘要高校教师是一个培养人才,塑造人才的职业,其道德思想会在工作中一点点渗透到被教育者的行为习惯上。因此高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具有合格的教育道德理念,散发高尚的道德人文关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品质高低,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关键,以及教师能否维护自身形象和人格尊严的关键,同时也决定了教师能否很好的承担起培育社会人才,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任。本文是在学习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后,结合教育道德体系的内容,来论述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前言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教师这个职业,我会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这摘自李商隐《无题》诗的千古名句来比喻教师的奉献精神毫不为过。自古以来,教师的寓意神圣而不可侵犯。高校教师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不仅肩负着传承知识的重任,而且还应当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由于教育目的的双重性和特殊性,对于高校教师的职责,较之普通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高低,是决定能否很好完成教书育人重任,并进而影响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前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较为突出。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下滑现象较为严重。为了切实履行高校教师职责,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贡献绵力,有必要对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进行深入探讨。一、充分认识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教师的职业道德,即是大家平时口中的“师德”,指的是作为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规范。它体现的是教师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主要是教师个人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经过这些努力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其实质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和社会生活实践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过程和结果。教师职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人们教育活动的发展直接相联系的,它对形成教师的职业心理和职业理想,形成教师特有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传统起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接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它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体系及内容根据我国现行《教师法》的基本思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其内容可做如下表述:以为学生服务为核心,以爱岗敬业为原则,以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为基本要求,通过教育管理和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师德风尚,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工作实践中,按照师德的基本内容,努力强化师德意识,实践师德规范,自觉履行教师义务,促进师德水平的提高。教育道德体系又分别由教学道德修养、科研道德修养、管理道德修养组成,三个方面相辅相成。2.1教学道德修养教学道德贯穿于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教学道德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行为规范。只有遵守了这些行为规范,才能保证教学道德的推行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第二,教学道德是一种场合道德。这是指在学校这个特定的场所,特定空间中形成的道德,是教师为了履行自己教书育人责任而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体系,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第三,教学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教好书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衡量一个教师的得失也应该主要体现在他的教学质量上。尽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但教学道德必然是其核心内容。2.2科研道德修养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说,科学研究的后果具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祸害人类。科学研究本质上具有伦理道德的属性。国内外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科学的发展一旦丧失了伦理的规范和伦理价值的导引,就会偏离人们的主观愿望,进而最终损害人类的根本利益。无论是从研究手段还是从研究目的来看,科学家的行为都和其他人的行为一样,时刻处在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之下,受制于社会的普遍伦理道德规范和标准。2.3管理道德修养高校教师管理是指高等学校对教师的任用、培养、考评、待遇、晋升、奖惩等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它既是高等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师成长发展的重要条件。高校教师管理道德主要蕴含这样几项内容:第一、校教师管理道德是调节高等学校教师管理活动中伦理道德关系的行为规范;第二、校教师管理道德是高校教师管理关系在人们观念中的道德化反映;第三、校教师管理道德是高校教师管理主体把握高校教师管理活动的一种实践精神;第四、师管理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高校教师管理活动中的特殊反映。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原因分析3.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在我国,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教师和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一样,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教兴国的实施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推进,教育的各项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可喜地看到,教育战线教学科研队伍不断壮大,高等学校为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服务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广大高校教师高度关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他们热爱祖国,关心国内外大事,坚持党的领导,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体现在了为之献身的教育事业上。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尽管社会各行各业的分配和收入往往会出现不平衡现象,再加上教育工作的复杂性,教师个人的劳动成果难以一下子测定,常常是成在他人,功在将来,高校教师的经济收入有时会出现暂时低于其它职业等现象,但我们的广大教师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有着为人民服务,为教育事业奉献的道德原则,处处以教育事业为重,以集体利益为重,都能顾大局,识大体,甘做“人梯”和“蜡烛”。虽然现在我国高校教师总体上职业道德水平比较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部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有待提高。有的高校教师只顾潜心科研和教学,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有时会在课堂教学和学术活动中带着个人色彩,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给学生以错误的导向。其次,部分高校教师道德水准低下,敬业精神淡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少数教师不能妥善处理“义”和“利”的关系,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只是把教师这份职业作为了自己的一种谋生手段,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甚至将本职工作看成了“第二职业”,主要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一技之长参与“市场竞争”,进行赚钱,这极大的损害了高校教师的形象,也给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第三,有的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科学教育轻视人文教育。当前大学生群体普遍面临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关系、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情绪调节等方面的问题。有的高校教师认为只有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才是“正当”的“份内事”,完成了教学任务就是完成了自己的职责。认为做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没学问”的“份外事”。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只注重对学生科学知识的传授,只管学生的专业知识成绩,不管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与学生沟通不多,对学生关心不够,有的老师甚至在课后都不认识自己的学生,更谈不上对学生的关爱。这不利于学生培养全面的素质。第四,部分教师缺乏诚信的学术态度。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高校教师肩负着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的重大责任。部分高校教师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却时有发生,这不仅损害了学校的名声,还给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3.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原因分析部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并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原因,还存在着其他方面的原因。3.2.1社会原因当今社会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市场经济在使我国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个人主义、急功近利等不好的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普遍重视物质利益,追求利润最大化,致使许多人自我利益膨胀、本位主义滋生。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合理分配体系尚未建立,高校教师总体来说待遇偏低,加上买房、医疗、子女教育等经济压力,再加上“学术”与利益的挂钩,以及不健全的职称制度、考评制度,使得某些老师为了最大化自身的利益,一心忙于“科研和论文”,有时为了自己的前途甚至不惜丧失道德底线,不遵守学术规范。3.2.2师德建设存在误区虽然近年来教育部已先后出台了《关于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问题》、《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多个文件,但是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存在着一定的形式主义。很多高校过多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术成果给学校带来的声誉和利益,往往忽视师德的重大作用,并且在师德建设过程中,重视不够,投资太少,并且在各项荣誉评选中高校师德一票否决制有时就是一句空话,对师德奖惩力度不大,相对来说师德建设成效不明显。3.2.3自身原因高校教师自身素质是影响师德建设成效的最根本的内部因素。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结构越来越年轻化、高学历化和高职称化。随着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大批的硕士、博士毕业生进入了高校,并很快承担起高校主要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成为高校教书育人的主要力量。他们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思维敏捷、思想开放、勇于创新,有热情、有干劲,为高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给高校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大多数年轻教师都没有经历过磨砺,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极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极易重物质而轻精神,再加上高校在师德建设中也是重制度约束,对青年教师的入职教育和职后教育等流于形式,致使有些青年教师,职业信念淡化,职业责任感不强。有的教师为了在科研中多出成果,为了早评职称,就会急功近利,做出一些有悖师德之事。四、高校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爱,是师德之魂,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将责任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责任,是一个成熟的人对自己的内心和环境完全承当的能力和行为。一名人民教师,他的责任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明白自己的职守,不会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也就办不好教育。因此,我们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4.1加强理论学习高校教师必须参加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可以认识到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具有过硬的思想作风和高尚的思想品质。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十七大”精神指导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从政治高度认识提高自身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4.2投身实践社会主义教师道德修养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实践是师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师德修养客观效果的唯一标准。实践是师德修养水平不断提高的动力。因此,教师进行道德修养必须投身于社会实践,在通过职业道德修养的系列理论学习中深入教学实际,顺利走上讲台。基
本文标题: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82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