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浅部软组织病人的护理
第七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平凉医专外护教研室郑海霞教学目的1.熟悉外科感染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外科感染的护理评估方法。3.列举外科感染的护理诊断/问题。4.运用护理程序为外科感染患者提供护理措施及进行健康教育。5.了解外科感染的护理评价。第二节常见浅表软组织感染病人的护理一、疖是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病因及病理疖常发生于毛囊和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颈、头、面部、背部、腋部、腹股沟部及会阴部和小腿致病菌大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多个疖同时或反复发生在身体各部,称为疖病。常见于营养不良的小儿或糖尿病病人临床表现局部出现红、肿、痛的小结节,以后逐渐肿大,呈锥形隆起。数日后,结节中央因组织坏死而变软,出现黄白色小脓栓;红、肿、痛范围扩大。再数日后,脓栓脱落,排出脓液,炎症便逐渐消失而愈。1.局部症状红肿痛1.局部症状小结节→肿大→化脓→破溃→流脓→愈合2.全身状况:疖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发生在上唇、鼻、及鼻唇沟范围称为“危险三角区”,该部位的疖被挤压时,致病菌可经内眦静脉眼静脉进入颅内,易引起颅内感染。治疗热敷物理疗法(透热、红外线或超短波)外敷有波动时,应及早切开引流。对未成熟的疖,不应随意挤压,以免引起感染扩散。面部疖,有全身症状的疖和疖病,应给予磺胺药或抗生素。并注意休息,补充维生素,适当增加营养二、痈(Carbuncle)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汗腺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多发生于皮肤厚而韧的部位,如颈项、背部等。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表现1.局部症状小片皮肤硬块,色暗红、界限不清,在中央部的表面有多个脓头,破溃后呈蜂窝状,形成溃疡。2.全身表现:寒战、发热、头痛、食欲不振、乏力预防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治疗疖,以防止感染扩散治疗全身治疗局部处理三、急性蜂窝织炎(acutecellulitis)指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病因及病理致病菌炎症可由皮肤或软组织损伤后感染引起,亦可由局部化脓性感染灶直接扩散功经淋巴、血流传播而发生。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蜂窝织炎,由于链激酶和透明质酸酶的作用,病变扩展迅速,有时能引起败血症。由葡萄球菌引起的蜂窝织炎,比较容易局限为脓肿。特点病变不易局限,扩散迅速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临床表现表浅的急性蜂窝织炎深在急性蜂窝织炎口底、颌下和颈部的急性蜂窝织炎由厌氧性链球菌、拟杆菌和多种肠道杆菌所引起的蜂窝织炎。治疗局部治疗应用磺胺药或抗生素。如经上述处理仍不能控制其扩散者,应作广泛的多处切开引流口底及颌下的急性蜂窝织炎捻发音性蜂窝织炎应四丹毒是皮内淋巴管网受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所致。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由β-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粘膜的细小伤口入侵所致。丹毒蔓延很快,很少有组织坏死或化脓。临床表现好发部位全身表现局部表现足癣或血丝虫感染可引起下肢丹毒的反复发作,有时可导致淋巴水肿,甚至发展为象皮肿处理原则休息,抬高患处。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或用青敷膏外敷。全身应用磺胺药或青霉素,并在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后仍继续应用3-5日,以免丹毒再发。对下肢丹毒,如同时有足癣,应将足癣治好,以避免丹毒复发。还应防止接触性传染第三节全身性感染脓毒症菌血症全身性感染是指致病菌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并在体内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严重的全身性感染或中毒症状.常见致病菌革兰染色阴性杆菌革兰染色阳性球菌无芽胞厌氧菌真菌病理生理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常为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所引起,多见于胆道、尿路、肠道和大面积烧伤感染时。但有时也可由克雷伯菌、肠杆菌、沙雷菌、拟杆菌等所造成。它们的内毒素可以引起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使毛细血管扩张,管壁通透性增加,血管淤滞循环内,并形成微血栓,以致循环血量减少,细胞缺血、缺氧而发生感染性休克。一般以突然寒战开始,发热呈间歇热,严重时体温不升或低于正常。有时白细胞计数增加不明显或反见减少。休克发生早,持续时间长。病人四肢厥冷,出现紫绀,少尿或无尿,多无转移性脓肿。临床表现骤起寒战,继以高热或低热。头痛、恶心、腹胀、出冷汗、神志淡漠。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或困难。肝脾肿大、黄疸或皮下出血或瘀斑。祝学习进步!
本文标题:浅部软组织病人的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83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