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社会工作理论”课程教案前言课程概述教学目的:学习和了解社会工作理论的演进、流派和发展趋势,以及如何有效学习和应用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重点:社会工作理论的演进、流派和发展趋势教学难点:社会工作理论各个流派。课时安排:3学时。一、课程性质说明1、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支撑,是一个学科所必须具备的部分。2、运用理论来分析个人、社区、群体、组织和社会,并进行“合理”的解释。3、课程适合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或者四年级上学期。二、什么是理论1、《简明英汉社会学词典》的定义2、林南的观点3、艾尔﹒巴比的观点4、《牛津词典简编》的定义5、特纳的观点三、社会科学(科学)理论的类型、本质和特点1、理论的类型2、理论的本质3、理论的特点四、理论的功能1、分析解释现象2、解释现象的原因、性质和本质3、提供对比和反思,获得创新复习思考题:理论的功能是什么?2第一章社会工作理论:概念、历史、类型和作用(意义)教学目的:对社会工作理论的概念、历史、类型和作用有清楚的了解。教学重点:社会工作理论的概念、历史、类型和作用。教学难点:理论的类型、范式和作用。课时安排:3学时。第一节概念一、界定1、Howe,1987年。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的理论。2、Sibeon,1990年。什么是、如何开展、案主世界的社会工作理论。二、ReesandFook的三层次划分1、唯物主义的或大理论与知识基础2、策略理论或实践理念3、操作(实务)的理论三、本门课程的侧重点重点是如何开展社会工作的理论,回答八个方面的问题:人类生命循环,生理、心理与社会的互动,功能与适应,压力、潜力及优势,社会公正问题,工作者与案主的关系,变迁与策略,文化因素等。第二节历史演进及理论类型一、历史演进的两种观点1、Howe,1987年。七阶段观点:调查、精神分析、诊断学派与功能学派并列、获得、盘点、整合,归类。2、结合Howe,KempandTracy的观点,我们介绍六个时间段的划分:第一阶段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开创阶段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诊断学派与功能学派并列第三阶段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调整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整合阶段第五阶段20世纪80年代过渡阶段第六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发展阶段3二、理论类型1、Payne的三种类型:反思-治疗,社会-集体,个人-改良。2、Howe的四种类型:激进、马克思主义、阐释和功能的。三、四种理论传统(范式)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影响1、实证主义传统2、人本主义传统3、激进主义传统4、社会建构主义第三节理论的意义一、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关系二、意义/作用预测、解释、反思、指引和创新。三、理论运用中的问题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黄宗智)四、如何评价理论1、内在的批评2、外在的批判复习思考题:1、四种理论范式对社会工作的影响。2、用西方理论来解释中国社会可能存在的问题。3、如何评价一种理论或视角。4第二章心理动力理论(上):精神分析与自我心理学教学目的:对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和精神动力学有所认识。教学重点:对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和精神动力学有所认识。教学难点:对自我心理学和精神动力学的认识。课时安排:3学时。一、精神分析1、时间2、派别3、基本特点和理论观点4、后续发展二、自我心理学1、新精神分析学派之一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一3、理论框架三、心理动力学或精神动力学1、概念2、假设3、贡献4、埃里克森的突破四、简单的评价复习思考题:1、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特点和理论观点。2、心理动力学。3、心理动力学或精神动力学的概念和假设。5第三章心理动力理论(下):客体关系心理学与自体心理学教学目的:对心理动力理论新发展的客体关系心理学与自体心理学有所了解,认识其实践原则和评估。教学重点:客体关系心理学与自体心理学,实践原则和评估。教学难点:客体关系心理学与自体心理学。课时安排:3学时。一、理论脉络及代表人物二、相关概念1、客体2、自身客体3、分离-个体化4、自身客体移情5、蜕变性内化6、个体化三、实践1、原则2、评估3、专业关系4、干预技巧四、简单的评价复习思考题:1、相关概念:蜕变性内化,个体化。2、专业关系。3、干预技巧。6第四章认知/行为理论教学目的:掌握理论脉络,相关概念和实践。教学重点:相关概念和实践。教学难点:实践。课时安排:3学时。一、理论脉络1、历史2、流派3、理论假设4、理论内容二、相关概念1、认知2、人格理论3、刺激-反应和刺激-主体-反应4、强化5、社会学习三、实践1、行为治疗的原则2、认知治疗的原则3、评估的框架4、干预训练:社会交往、认知重建、系统脱敏法、压力免疫训练。复习思考题:1、行为治疗的原则2、认知治疗的原则3、评估的框架。4、干预训练:社会交往、认知重建、系统脱敏法、压力免疫训练。7第五章系统视角教学目的:了解系统论及引入社会工作的过程,掌握相关概念和实践。教学重点:相关概念和实践。教学难点:实践。课时安排:3学时。一、理论脉络1、系统理论简介2、系统视角的历史3、理论的特点4、发展的三个阶段二、相关概念1、系统及其特征2、人类(人)的发展3、适应及适应系统4、工作系统三、实践1、理论的意义2、实践原则和技巧3、评估及专业关系四、对系统视角的简单评价复习思考题:1、系统及其特征。2、人类(人)的发展。3、实践原则和技巧。8第六章生态视角教学目的:了解生态视角的相关概念,理论演进和实践。教学重点:生态视角的相关概念,理论演进和实践。教学难点:生态视角的实践。课时安排:3学时。一、生态学与社会生态学1、生态学2、社会生态学二、理论演进1、20世纪60年代,Bertalanffy提出的一般系统理论。1979年,心理学家Bronfenbrenner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比较系统的将生态学的隐喻引入到人类行为的研究。2、1983年,Meyer提出综合生态系统。3、1997年,Kemp,WhitakerandTracy的助人过程的社会生态学视角。4、近十年来的进展。生态-社会视角,深生态视角以及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三、相关概念1、生态视角的基本假设(十个方面)2、生命周期、时间与空间3、人际关联与角色4、胜任能力与调适5、生活中的问题四、实践1、原则与要求2、生态评估3、专业关系及干预技巧五、简单的评价复习思考题:1、名词:胜任能力与调适。2、专业关系及干预技巧。9第七章社会发展视角教学目的:掌握社会发展视角的概念、理论脉络和实践。教学重点:社会发展视角的概念、理论脉络和实践。教学难点:理论脉络和实践。课时安排:3学时。一、理论脉络1、传统发展观2、批判视角下的发展观3、新民粹主义4、生态和本土发展5、福利的两种模式二、概念1、社会福利2、社会发展3、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曼海姆)4、社会投资三、实践1、社会发展策略(个人、社区和政府层面)2、制度基础四、简单的评价复习思考题:1、理论脉络。2、概念:社会福利、社会发展、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社会投资。3、实践。10第八章存在主义视角教学目的:了解存在主义,存在主义视角的理论脉络、相关概念和实践。教学重点:存在主义,存在主义视角的理论脉络、相关概念和实践。教学难点:理论脉络和实践。课时安排:3学时。一、存在主义1、作为西方哲学流派之一的存在主义2、发展脉络、代表人物及观点二、理论脉络1、聚焦人类的局限和生活中的悲剧、不幸、孤立、异化和焦虑2、人物、郭尔凯郭尔、尼采、海德格尔、萨特、雅斯贝尔斯等,作为心理治疗的开始,有Corey,Frankl,RolloMay,JamesBugental,IrvinYalom.1978年Krill提出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概念。1992年Thompson的文本《存在主义与社会工作》。三、相关概念1、存在(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2、自由与责任;3、自欺;4、本真性;5、意向性;6、关系;7、焦虑;8、死亡。四、实践原则1、原则2、评估3、专业关系及干预技巧五、简单的评价复习思考题:1、名词:存在、自欺、意向性、焦虑、关系。2、评估。11第九章灵性视角教学目的:理解灵性视角的发展脉络、价值、相关概念和实践。教学重点:灵性视角的发展脉络、相关概念和实践。教学难点:发展脉络和实践。课时安排:3学时。一、理论脉络1、历史关联2、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3、超个人理论和超个体心理学二、相关概念1、灵性:主题,两重意义,广义的灵性和狭义的灵性,灵性的普遍要素。2、全人模型。3、信念及成长的七阶段。三、实践1、活动体系2、评估框架四、对理论的评价1、超越了纯粹生理、心理、社会、政治或外呢化的观点,而是整合在一起。2、对生命意义和道德的关注。3、对生命神秘性和复杂多变性的敬畏。4、但还需要发展和完善。复习思考题:1、灵性。2、全人模型。3、对理论的评价。12第十章结构视角教学目的:理解结构视角的发展、概念和实践。教学重点:结构视角的发展、概念和实践。教学难点:概念和实践。课时安排:3学时。一、概述1、性质:宏观和激进改变案主和案主系统的理论视角。2、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批判理论。3、时间: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衰落,90年代再次勃兴。4、特点:问题是结构性的和社会关系的产物;平等与公正;行动与变迁;反思与意义。5、代表人物:Freiire1972年的著作;Mullaly和Keating主张的结构社会工作的主题:抛弃改良,福利制度和维护资本主义,对传统社会工作的批判,“个人-社会”的局限和错误。二、概念1、不平等和压迫2、边缘人的声音三、实践1、原则2、评估3、干预技术:赋权、正常化、集体化、重新定义、倡导。四、简单评价复习思考题:1、不平等和压迫,边缘人的声音。2、干预技术:赋权、正常化、集体化、重新定义、倡导。13第十一章赋权视角教学目的:理解赋权视角的脉络、相关概念和实践。教学重点:赋权视角的脉络、相关概念和实践。教学难点:相关概念和实践。课时安排:3学时。一、理论脉络1、Solomn的发现:资源缺乏-无力感-负面评价(实践、制度、语言)。2、赋权的目标3、Freiire的受压迫者的教育学。4、Barber的习得性的无助。5、Anderson等的促进非洲社会发展的五个层面(个人、社会、教育、经济和政治)。二、相关概念1、赋权2、脉络化3、权力三、实践1、实践原则2、赋权服务组织的特点3、评估4、专业关系5、实践过程四、评价复习思考题:1、赋权、脉络化和权力。2、评估及专业关系。14第十二章女性主义视角教学目的:了解女权主义、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视角概念和实践。教学重点: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视角概念和实践。教学难点:女性主义视角概念和实践。课时安排:3学时。一、女性主义1、女权运动2、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理论流派(自由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激进主义的、后殖民主义的、女同性恋的、生态视角的、黑人的、后现代主义的)。3、主张:质疑、否认、反对、批评、抛弃,主张。4、重要领域二、概念1、个体的即政治的2、个体的即关系的3、男性与女性的经验4、知识是多元的5、解放和赋权是行动的目标三、实践1、原则2、特征3、评估4、不同类型的女性主义小组工作:目标、聚焦和过程。四、评价。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知识是多元的。2、实践原则。15第十三章叙事治疗教学目的:了解叙事治疗的脉络,概念和实践。教学重点:叙事治疗的脉络,概念和实践。教学难点:叙事治疗的脉络,概念和实践。课时安排:3学时。一、理论脉络1、结合了社会科学的最新进展,包括的学科:人类学、社会学和哲学。具体包括了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符号互动论,文化多元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2、方法:阐述。我们如何理解世界并赋予意义,语境和时间维度的重要性。二、相关概念1、隐喻2、社会建构的隐喻3、知识、话语和权力三、实践、1、干预技巧2、聚焦于形塑案主的叙事3、个人与问题分离4、重构主流故事5、专业关系6、干预、倾听、外在化四、评价1、短期、精要的聚焦与案主的权力和能力的重新建构生命叙事。2、开放性和建设性。3、忽视对宏观层面的关注。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知识、话语和权力的关系。2、如何评价叙事治疗。16第十四
本文标题:社会工作理论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99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