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社会心理学考试复习sy
填空题+判断题(共28分)名词解释4题~6题(共24分)简答题4题(共24分)论述题2题(共24分)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的科学。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一)个体社会心理学(1)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2)研究人的社会动机;(3)研究人的社会认知;(4)研究社会态度改变(如对同性恋的态度、对核电站的态度等)。(5)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二)群体社会心理学(三)应用社会心理学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一)观察法1.观察:对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观察。(二)实验法:首因效应的实验研究E-II-EE-EI-I(三)调查法:访问法和问卷法问卷法:社会心理学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四)个案研究法:(五)跨文化研究法通过对两种或以上不同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四、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向及伦理问题(一)偏向问题1.研究者的偏向a.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期待会影响被试的表现b.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c.克服方法:双盲法实验条件同一化和标准化2.被试者的偏向:要求的特征、对评价的担心,被观察者效应解决方法:不暴露被试身份,尽量保持实验情景的自然,不要求被试合作的前提下测量被试的反应(二)伦理问题1.三个伦理问题:a.个人隐私的侵犯,要保密b.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如:紧急时刻的助人行为的研究,知情同意,事后告知c.实验性痛苦金巴多的监狱实验:“犯人”和“看守”2.三条原则:a.自愿参加b.风险最小c.风险—获益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三个时期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社会哲学时期)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社会经验论时期)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社会分析论时期??)霍兰德: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社会分析论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社会经验论时期):19世纪下半叶到1920年以前:社会经验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标志: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学》4.社会心理学形成的三大理论源泉:a.德国的民族心理学:黑格尔的民族精神,冯特的民族心理学b.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塔尔德、黎鹏的群众心理学c.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独孤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1920年以后:社会分析论特征:从描述到实证;从定性到定量,从理论到应用,从宏观到微观(一)奥尔波特与实验社会心理学奥尔波特的社会促进研究,其1924年出版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被公认为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二)乔治·米德的社会学传统(三)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心理学一、什么是社会化一个人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二、社会化理论(一)弗洛伊德与“三个我”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二)华生与环境决定论1.行为决定环境(三)皮亚杰与“儿童认知发展”对偶故事(故意打碎一只杯子和无意打碎很多杯子)1.认知结构、同化和顺应2.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1岁半到2岁)有操作阶段(2岁左右到7岁)具体操作阶段(7岁到11岁)形式操作阶段(12岁到15岁)(四)柯尔伯格: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三、社会化的历程威廉·莎士比亚《皆大欢喜》(一)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论(具体年龄请参照书本):婴儿期,童年期,学前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期,老年期(二)婴儿期的依恋研究陌生情景实验1.三个类型:安全依恋型,不安全依恋型—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型—矛盾型(三)青少年的社会交往研究从青春期开始,儿童越来越依赖于自己的朋友和小团体。一、道德社会化人的道德性的体现(赫什):关心他人;对道德问题作出判断;行动。研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一)道德认知指个体对是非、善恶、美丑等行为准则以及执行它的意义的认识。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论核心:儿童的社会化(包括道德发展)是与其认知水平的发展并行不悖的过程。儿童的道德判断会随儿童智力结构的发展而不断加以改变和提高。1.皮亚杰:对偶故事2.柯尔伯格: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故事(二)道德情感童年期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已经比较丰富。(三)道德行为人的品德最终是以道德行为来表现和说明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紫格尼克效应”与品德形成的“张力论”品德形成的“张力论”(斯温森)道德品质形成的三个阶段:(1)“我—你”间的张力阶段(婴幼儿期);(2)“自我—社会”间的张力阶段(童年期);(3)“自我—社会张力内化”阶段(青年期)。一、遗传因素是社会化的物质基础。如: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的比较研究二、社会环境与教育(一)社会文化:(二)家庭:个体社会化的起点(三)学校(四)同辈群体(五)大众传播媒介一、什么是自我意识1.定义:是对自己身心状况和与他人、客观世界的关系的认识。二、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认识(知):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体验(情):自尊心、自信心自我意志(意):自我检查、自我监控、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二、自尊:你怎样评价自己高自尊,并稳定性好的状态是健康的1.詹姆士:自尊=成功/抱负水平2.外显自尊的测量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Pope和McHale(1988):知觉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3.内隐自尊的测量内隐自尊量表(Kitayama&Karasawa,1997)东西方人的自尊差异研究4.自尊的稳定性自尊不稳定的人:较敏感且具有防卫性自尊高且不稳定的人:攻击和愤怒倾向自尊稳定且高的人:攻击性低,对自我的威胁具有很大的免疫力5.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高自尊,并稳定性好的状态是健康的三、自我效能:你有多大信心完成这件事自我效能感: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不是一般的个性特质自我效能感的影响:高自我效能感低自我效能感一、自我评价一、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两种方式:自我估价、社会比较(一)自我估价通过完成能提供有关自我能力或品质的准确信息的任务来检验自我观念的过程。(二)社会比较(可能考论述,讲述上行比较和下行比较对自尊的影响----书P76)通过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二、自我美化自我概念(自尊)受威胁→自我美化方式:1.选择性遗忘:人通常会遗忘自己不愿保留的记忆。2.自我照顾归因:利己归因偏好3.自我设障:人们有时会积极主动地预先设置障碍,为以后的失败找到理由,从而达到保护自尊的目的。4.向下的自我比较:当既定的自我目标落空时,人们通常会进行向下的社会比较,以避免自信心的降低。5.有选择性地接受反馈:当行为结果的评价性反馈有损于自尊时,个体便可能有选择地接受反馈信息。6.缺陷补偿:当自我角色目标失败时,可对相关的社会角色的重要性重新评价,补偿自己的角色缺陷。三、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印象的过程。1.自我表现的表现形式:真实性的自我表现,策略性自我表现一、社会认知的定义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三个阶段:社会知觉,社会印象,归因二、社会认知的途径(一)面部表情(二)身体语言(三)言语表情一、认知者因素(一)价值观念:钱币的实验(二)原有经验:图式的影响(三)情感状态二、认知对象因素(一)显著性:注意的中心,影响因素(本身、对象、环境)(二)知名度:知名度高的人有特殊影响力(三)自我表演:印象控制,戈夫曼的戏剧理论三、认知情景因素(一)空间距离1.人际空间距离:亲昵区,个人区,社会区,公众区2.影响因素民族文化因素:美国人,阿拉伯人气质个性因素:多血质与胆汁质、黏液质与抑郁质,内向与外向性别因素:男性,女性(二)背景参考对象所处的场合背景常常成为知觉判断的参考系统经常在舞会上遇见的人,经常在图书馆遇见的人一、社会印象及其特点1.间接性社会知觉:直接社会印象:间接2.综合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格式塔3.固执性:不易改变社会刻板印象:社会上对某一类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二、印象形成的主要法则(一)信息加工的主要模式1.累加模式:各种品质相加,求和。2.平均模式:各种品质相加求和后平均。大多数人使用平均模式较多3.加权平均化模型:安德森人们在平均化所有特质的同时,给他们认为更重要的特质以更重的加权。(二)好坏评价的重要性对他人的好坏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其整体印象。奥斯古德1.评价的三个维度:评价(好—坏)力量(强—弱)活动(积极—消极)其中评价是最主要的。2.评价:社会特性(影响“喜欢与否”的判断)智慧特性(影响“是否尊敬”的判断)(三)热情的中心性品质作用阿希的研究:“热情—冷酷”(中心品质)“礼貌—生硬”(非中心品质)三、印象形成中的认知偏见(一)第一印象与首因效应第一印象:首因效应,卢钦斯的研究(二)近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相反解释:1.两种信息同时出现时,首因效应明显;两种信息断续出现时,近因效应明显;2.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明显;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明显。(三)光环效应(晕轮效应):由知觉者的情感而引起的对人的一种主观倾向。博达列夫的研究,戴恩的研究(四)社会刻板印象:卡茨和布雷利的研究,白人对黑人、德国人的印象杨国枢等的研究:台湾人对美国人、日本人的印象1.两条途径:直接接触;间接接触(主要来源)。2.性别刻板印象:对男性,对女性3.作用:积极意义:简化认知过程消极意义:产生偏见、性别歧视、种族主义问题等四、印象管理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或叫印象控制、印象整饰(一)印象管理的理论(二)印象管理的策略1.自我表现2.美化他人一、归因理论(一)海德的常识心理学:1.常识心理学:人们理解和推断周围事件意义的方法。每个人都是素朴的科学家,拥有自己的一套关于人类行为的一般理论,致力于人们行为的因果性解释。2.行为归因的关键:“内因——外因”原因的内因、外因的区分,行为归因的一个基本向度内在归因:增加人们预测某行为在类似情况下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外在归因:很难断定在类似情况下其行为是否会再度出现。(二)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1.两种原因向度:内外向度,稳定性向度稳定性向度:稳定因素:能力,人格,工作难度,职业要求,法律法规;非稳定因素:情绪,努力程度,机遇,环境,运气。2.原因的分类:能力(内在/稳定)努力(内在/不稳定)任务难度(外在/稳定)机遇(外在/不稳定)(三)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1.对应推论:由外显行为推论其人格特质。2.影响对应推论的三个因素:a.社会赞许性:社会赞许性的行为是社会一般人所希望、期待和接受的;行为的社会赞许性越小,本质归因的可能性就越大,对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b.非共同效应:是由某种特殊因素而非其他共同因素产生的效果。容易由非共同效应推断出行为者的行为的真正原因。c.选择自由度:自由选择的行为能够告诉我们更多关于个人的内在特点。(四)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1.事件的三种常见原因:客观刺激物,行动者,环境2.归因依赖于三种信息:区别性信息:针对刺激物,行动者对同类其它刺激也会作出这样的反应吗?一贯性信息:针对情景,行动者在任何情景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所作的反应都相同吗?一致性信息:针对人,其他人也会和行动者一样对同一刺激作出同样的反应吗?3.三种组合:一致性低,一贯性高,区别性低:行为的原因被归于行为者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高:行为的原因被归于客观刺激物一致性低,一贯性低,区别性高:行为的原因被归于环境麦克马瑟的验证二、归因原则(一)打折扣原则:某一种特定原因在产生特定结果中的作用,假如有其他似是而非的原因存在的话,就该打折扣。(二)扩大原则:尽管存在着阻碍某行为出现的因素,但该行为还是发生了。这是更倾向于内部归因。(三)利害关系原则:当行为者的行为影响了观察者本身,这行为也就与观察者产生le利害关系,会使观察者更倾向于内在归因。(四)共变原则: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区别性信息,一贯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三、归因偏差(一)基本归因偏差——都是性格惹的祸?人们更倾向于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他们的性格倾向、人格特质或态度重视内部原因,忽视外部原因。文化
本文标题:社会心理学考试复习sy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00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