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家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家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2年5月9日2摘要如今传统中国家庭结构以及家庭伦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量新型家庭结构出现、家庭关系趋向民主化、中国传统的大家族模式正逐渐解体等等导致当代中国家庭在伦理、价值观等方面的改变,中国传统家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当然,这些家庭结构的变化没有好坏,仅仅是历史发展导致的适应社会的结果。然而,面对这些变化,中国家庭需要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式去解决矛盾。作为社会工作者,该以一种专业的理论和实务去缓解这些冲击,并试图为社会变化所导致的家庭矛盾找到一个突破口,重新寻找新的适应当代社会环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模式。关键词:中国传统家庭,社会环境变迁,社会工作者,家庭社会3AbstractToday,thetraditionalChinesefamilystructureandfamilyethicsbyunprecedentedchallenges.Largenumberofnewfamilystructures,familyrelationshipstendtodemocratization,thetraditionalfamilymodelisdisintegratingleadtothechangeintheethics,valuesandotheraspectsofmodernChinesefamilies,Chinesetraditionalfamilyhasbeenagreatimpactonthisprofoundpoliticalfactors,economicfactorsandculturalfactors.Ofcourse,thesechangesinfamilystructureisnotgoodorbad,onlythehistoricaldevelopmentledtotheadaptationofsociety.However,inthefaceofthesechanges,theChinesefamiliesneedtofindacorrectwaytoresolvethecontradiction.Asasocialworker,thetheoryandpracticeofaprofessiontoalleviatetheseshocks,andfindabreakthroughattempttofamilyconflictscausedbysocialchange,tolookforanewadaptationofthecontemporarysocialenvironment,familymodel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family,socialenvironment,socialworkers,familysocial4目录1研究背景.............................................................51.1中国家庭现状.......................................................51.2中国家庭发展阶段...................................................51.3中国家庭产生变化的因素.............................................61.3.1政策因素.........................................................61.3.2经济因素.........................................................61.3.3文化因素.........................................................71.4研究视角——社会工作者视角.........................................72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家庭面临的问题....................................82.1对生育问题的影响..................................................82.2传统家庭对子女的教育的影响........................................82.3家庭结构的转变对社会产生影响.......................................92.4家庭结构转变的现实分析............................................102.5对社会行为的影响..................................................102.6对市场经济建设的阻碍..............................................112.7对社会结构的影响..................................................122.8家庭模式多元化对家庭概念的挑战....................................122.9对家庭养老模式的影响.............................................123对传统家庭所产生的问题该如何应对...................................133.1家庭教育取其精华................................................133.2对新时期婚姻的反思..............................................153.3社工机构在家庭暴力问题的介入......................................153.4社工机构应关心子女教育问题........................................183.5对传统文化的反思..................................................183.6人口流动对传统中国家庭结构影响的研究..............................193.7社会福利的完善...................................................203.8对养老问题的探讨..................................................214结语................................................................23致谢..............................................................24参考文献..............................................................2551研究背景1.1中国家庭现状随着国际化进程以及自身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都在不断变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家庭结构也产生了巨大变化。家庭的结构简化和规模缩小使家庭功能及家庭成员关系方式发生改变,并将对整个社会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呈现出三种状态:1.相对稳定的家庭类型。三代直系家庭是其代表;城镇三代直系家庭的维系得益于家庭内部管理的松弛,在农村则与独子比例增大有关。2.明显上升的家庭类型。夫妇核心家庭提高幅度显著,实行20余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是这一家庭类型的主要推动力量;隔代直系家庭增长率最高,它既是中国社会转型阶段的重要现象,又是社会发展具有缺陷的反映;单人家庭也有增长,青年人晚婚和老年人口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丧偶比重提高是主要影响因素。例如夫妇核心家庭,独生子女政策是这一家庭类型的主要推动力量;此外,由于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隔代直系家庭所占比例也显著提高,这是社会发展具有缺陷的反映;单人家庭也有增长,青年人晚婚和老年人口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丧偶比重提高是主要影响因素。三是以下降为表现形式的家庭类型。缺损核心家庭明显减少,标准核心家庭比例有所下降。后者的降低主要是夫妇核心家庭上升所致。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家庭结构总体上将持续这种状态,一些家庭类型将发生进一步的变动。当代家庭的结构简化和规模缩小使家庭功能及家庭成员关系方式发生改变,将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1.2中国家庭发展阶段家庭社会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偏重于家庭演化理论的研究。1858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问世,启发家庭社会学者探讨家庭的起源和演化。1861年,瑞士法理学家和人类学家J.J.巴霍芬出版了《母权论》;1865年,英国律师和人种学家J.F.麦克伦南发表了《原始婚姻》;1870年美国人类学家L.H.摩尔根出版了《古代社会》。这些著作论述了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婚姻与家庭形态的历史演变,指出家庭作为一个能动的因素,经历了由群婚、对偶婚、专偶婚到一夫一妻制等几个阶段。K.马克思在1880~1881年间对《古代社会》一书作了详细摘要,并写了批语。1884年F.恩格斯根据摩尔根这部书中的某些结论和实际材料,以及马克思的批语,写成了《家庭、私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把家庭制度与社会制度统一起来考虑,阐明了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中家庭关系发展的特点,并对家庭的未来作了预测。[1]此外,对家庭问题还提出过许多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一夫一妻制就是人类最古老的家庭形式,无所谓群婚存在;有人认为在父权之前有个母权是不真实的,父权才是原初的。620世纪初至50年代,从注重家庭历史的研究转向对家庭现状的研究。20世纪初,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流动加速,人际交往频繁,妇女就业率上升,离婚率增高,出生率下降,于是社会学界着重探讨家庭结构、家庭规模、家庭危机等问题。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有西方现代家庭社会学的开创者E.W.伯吉、T.帕森斯、G.P.默多克等人。1926年伯吉斯首先提出:“家庭是相互作用的人格统一体”。帕森斯认为,家庭的结构和功能对社会结构有重要影响,并指出工业化对家庭结构所产生的影响。默多克通过对家庭的抽样调查,首次提出了核心家庭的概念。[2]从研究方法看,这一阶段家庭社会学的特点,一是注重微观的经验研究,二是引进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0世纪50年代以后,家庭社会学的研究从微观转向宏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的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反映在家庭问题上是家庭结构趋于多样化,家庭功能有的在强化、有的在淡化。这些变化不仅引起社会学,也引起哲学、史学、经济学等各界学者的注意,推动家庭社会学向应用科学的方向发展。美国第39届总统J.卡特为解决家庭中出现的诸如虐待、自杀、非婚生子等问题,曾组织力量进行讨论。苏联在恢复社会学研究以后,家庭社会学也日趋活跃,各界学者就离婚问题、家庭解体问题、闲暇时间问题、犯罪问题分别发表了许多见解。研究方法上的多学科、多层次,研究内容上的面向未来,是这一时期家庭社会学研究的显著特点。1.3中国家庭产生变化的因素1.3.1政策因素如果要从政策角度来看的话,最主要的可能就是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和推广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促进了家庭核心化的趋势。特别在城市中,由于大多数夫妻在婚后都脱离原生家庭,因此便造成了多为夫妻与一子(一女)的三口之家模式,家庭结构改变,家庭规模变小。两个老人(甚至一个老人)的空巢家庭也逐渐变多。1.3.2经济因素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家庭的功能也逐渐产生变
本文标题: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家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03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