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知识点总结
联系运动物质静止构成主体固有属性存在方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变化发展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考点预览:考点1:发展的普遍性考点2:发展的实质考点3: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过程)考点4: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发展的状态)课本P60--661.结合“嫦娥二号”卫星和中国探月三步走,说明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2.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年的过程,说明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结合中国经济61年的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4.用发展的观点说明大陆与台湾的关系。1、发展的普遍性(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人类社会人的认识自然界都是发展的整个世界(原理)考点一:发展的概念判断分析: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发展中()2.下列能说明发展普遍性原理的是()①青藏高原海陆变迁②“整个宇宙都要服从”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的神话被打破③揠苗助长④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A。③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是违背规律的表现。①②④正确。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具有远大前途旧事物是否2、发展的实质①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考点一:发展的概念②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郑板桥有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其中的哲学寓意是()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③旧事物不符合发展规律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选C。古诗强调了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事物最终要战胜旧事物,以及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①②④正确。③与题意不符。2、发展的实质注意几对关系(1)发展与运动变化的关系运动变化有两种情形:一是前进的、上升的;二是倒退的、落后的。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才是发展。因此发展是运动变化,但运动变化不一定是发展。(2)质变与发展的关系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的质变,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质变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前进的、上升的质变,一种是倒退的、落后的质变。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3)联系与发展的联系二者同为辩证法的总特征,且有着内在的联系。联系指事物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由此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而事物的运动变化又包含着一种前进性上升性的趋势,这就是发展——联系构成变化发展。在中国文化中,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由来已久,下列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古语有()1.前人种树,后人乘凉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3.事预则立,不预则废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1.从2010年1月1日起,在广东实行10年之久且备受争议的“暂住证”制度正式废止,广东率先实行以居住证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证通”制度改革,并赋予持“居住证”的人们多项权益和社会福利。这蕴含的哲理是()①人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扩展②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③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解析】选C。居住证取代暂住证,说明人的认识在深化、扩展,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①②符合题意,③④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选C。4.(2010·深圳模拟)马克思汲取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中的合理因素,同时又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这说明()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目的和归宿D.旧事物的积极因素是新事物发展的基础【解析】选D。马克思汲取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中的合理因素,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体现了旧事物的积极因素是新事物发展的基础,故选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趋势考点3: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1)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第一、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和发展,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二、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综上所述,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2)为什么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第一、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第二、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第三、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道路是曲折的。(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方法论: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2.“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片漂浮的白云。”我们可以从这首小诗中领悟到的辩证法哲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B.认识世界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C.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是无条件的绝对的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1浙江高考)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漫画《羡慕》(作者:周中华)中双方改变处境的努力最终失败的原因有:•①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其曲折性•②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其前进性•③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④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漫画中双方改变处境的努力之所以失败,主要是都只考虑了对自己有利的结果,即忽视了前进中的曲折,忽视了愿望与效果也存在不一致性(斗争性),故选项①③符合题意。答案为A。7.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反映出的哲理是()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解析】选C。A项没有全面揭示出诗的内涵,不选;B、D两项本身观点是正确的,但均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反映了题目的内涵,强调了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在量变阶段,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仍然是这个事物;而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是由一种性质的事物向另一种性质的事物的根本转变。考点4: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大小、速度、程度构成事物诸要素在空间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共同点:都是事物矛盾引起的量变:矛盾双方相互依存质变: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统一体瓦解,一事物转化为其他事物(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量变。事物是不断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⑶、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坚持适度原则。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性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注意分寸,掌握火候,过犹不及,适度是美德之王(4)反对两个极端:急于求成和优柔寡断。1.在平常感冒中,人们非常关注抗生素的使用问题。其实,只要按照抗生素使用原则,以恰当的方式和剂量使用它,是不会引发恶性循环的。这表明①真理是一成不变的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③世界是普遍联系的④价值选择要以满足人的需要为依据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2、心理学家提出“一万小时定律”,认为天才不过是做了足够多的练习的人,如莫扎特6岁开始作曲,但直到21岁才写出堪称伟大的作品,这时他已经写了10年,超过1万小时。下列选项与“一万小时定律”蕴含相同哲理的是A.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B.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C.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客观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5.清代诗人张维屏在《新雷》一诗中写道:“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其中,“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可寓指()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B.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C.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D.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变【解析】选C。“新雷第一声”此处比喻时机,要抓住时机实现“千红万紫”的质变,故C项应选。A、B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观点错误。3.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个人一生的宝贵财富。有人提出:生活从必要的家务劳动抓起,品德从孝心抓起,文明从说话抓起,学习从小处抓起。与此所反映的哲理相似的有()①奢糜之始,危亡之渐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③物必先腐之,而后虫生之④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解析】选D。生活习惯的养成要从小事抓起,体现的哲理是要注意量的积累,与之相对应的是①④,故选D。6.下列古语中的寓意,与漫画所蕴含的哲理最具有一致性的是()A.一着不慎,满盘皆输B.物极必反,过犹不及C.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解析】选B。漫画反映的是煤矿的超负荷生产会带来负面影响,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坚持适度原则。A旨在强调关键部分对整体的重要性,C突出的是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D体现的是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2(2011高考江苏卷29)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交角是直角时,截口是圆;稍变一点,圆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截口的这种变化过程包含的哲理是•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②整体与部分是辨证统一的•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④质量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D注意区分:运动变化质变发展1.量变即事物的变化,质变即事物的发展()•质变不是突如其来的,质变以量变为准备。质变渗透在量变之中•要分清质变的两种趋向——前进性质变和倒退性质变•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易混易错知识点改错:1、任何变化都是发展。2、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3、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和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4、科学算命是科学与传统算命相结合而产生的新事物。5、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帆风顺的。6、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7、量变引起质变就是指事物数量上的增减引起质变。8、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9、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的。10、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1.并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2.判断新事物的标准三个是: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是否具有远大前途。不能只用时间标准来判断6.前对后错。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但只有前进性的量变引起质变才是发展3.判断新事物的标准如上,用现状标准来判断是错的4.判断新事物的标准如上,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来判断新旧事物是错的5.错,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但道路是曲折的。7.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8.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
本文标题: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知识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25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