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6年5月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文科综合试题卷·第1页(共12页)2016年5月杭州高级中学高考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B.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C.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断扩大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13.苏轼曾形容某种书体说:“(它)含情循礼,‘离方遁圆,处乎季孟之间’,‘会通于意态之际’,……意趣在将发未发,君子有情,至真即为止乎与心。”此书体应该是A.行书B.草书C.楷书D.隶书14.“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释自然要不断的变动。”这句话强调了历史研究要A.体现时代性B.有历史观引导C.为现实服务D.充分掌握史实15.某个学者说:“4世纪时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己成为过去。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己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作者强调的是A.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B.自然经济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公平公正选拔官吏关系国家存亡D.商品经济逐利导致罗马的分裂16.某西方学者指出“幸福就是心灵合于完全德性的现实活动。”这一言论最有可能来自A.启蒙运动时期B.宗教改革时期C.人文精神的起源时期D.文艺复兴时期17.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文科综合试题卷·第2页(共12页)18.1938年4月,国民党将领下达训令:“因为日军在山东省南部中部及江南地区再三惨败,……日军不顾将来的利害,企图急遽整理补充河北、山西、山东、江南战线疲惫兵力,并尽力谋求挽回山东省南部的颓势。因此我国忠勇战士,应深深认识敌军目前正在困境中,全军须协力一致完成其任务,以求最大的战果,为民族独立及抗战大使命尽全力。”该训令的背景是A.日军在华北战场陷入进退两难境地B.敌后抗日根据地严重威胁日军C.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D.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19.“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这段文字应出自A.《大西洋宪章》B.《联合国家宣言》C.《开罗宣言》D.《联合国宪章》20.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②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④土改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百姓翻身A.④①②③B.③④①②C.①③②④D.④②①③21.撒切尔夫人在蝉联首相之后说:“在头两个任期里,现政府砍断了束缚着格利弗的数千条绳子中的许多条。这一切都要求对政府的作用加以限制,但是在那些限制以内,政府必须具有决定权。”下列措施与撒切尔经济政策一致的是A.动用赤字财政、适度通货膨胀等手段B.弱化政府对私营部门的调控措施C.政府广泛补贴出口产品D.增加政府开支,降低税率22.2016年中国股市开市第一天上证指数暴跌7%,触发熔断机制,并带动美股收跌,道琼斯指数录得2008年以来最差开局,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录得2001年以来最差开局。同时,英股富时100指数收低2.39%、法股CAC指数急跌2.47%、德国DAX指数重挫4.28%。上述现象反映了A.世界经济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B.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越来越高C.中国股市震荡是全球股市大跌的源头D.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文科综合试题卷·第3页(共12页)23.不论在物理史还是在科学技术史上,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时刻在活动、在跳动”的时代,是一个不断有新发现、有新的理论突破的时代。这些新发现、新理论A.彻底否定了神学教义和传统的自然科学理论B.使科学研究领域从微观世界拓展到宏观世界C.包括电子和放射性理论、相对论、量子论等D.标志着经典力学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第Ⅱ卷(共160分)38.(26分)国际关系的变化往往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大约1500年,……诸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的移居到了新的大陆。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在一体的世界。——《全球通史》材料二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中英美结成战时盟友。受美国政策影响,1942年10月英国决定就在华治外法权和有关其他特权问题与中国政府重开谈判,以求签订公平合理的新条约。但在英国提交的草案中未涉及九龙新界租借地问题。当时的英国外相艾登认为,英国如开归还殖民先河,将失去大部分土地,对英帝国造成沉重的打击。因而主张英国拒绝放弃,此建议获得战时内阁和丘吉尔首相的支持,英国政府表示将持强硬立场,甚至不惜牺牲新约。……在美国的干预下中国政府最终未能在抗日战争时期收回香港。——陈晋文《论中英香港问题的交涉(1927—1945)》材料三1989年邓小平会见尼克松时说:“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2年,二十多年间,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在您担任总统的时候,改变了这个状况。我非常赞赏您的看法,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以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我知道您是反对共产主义的,而我是共产主义者。”(1)材料一中大约1500年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使得“诸种族不再互相隔绝”?这一事件对世界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什么?(4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未能收回香港的主要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从1949到1972年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对中国和国际形势分别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6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应该如何应对当今的国际关系?(4分)文科综合试题卷·第4页(共12页)39.(26分)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材料二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孤零零的苏联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材料三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材料四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1)根据材料一,回答苏联经济得到恢复的原因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二,回答斯大林为什么强调重工业建设?(6分)(2)20世纪30年代,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材料三中提到“布尔什维克的智慧”,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并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8分)文科综合试题卷·第5页(共12页)(3)材料四中西方人士为什么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这种取经最成功的事例是什么?这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6分)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历史答案:12.A13.A14.A15.C16.C17.A18.C19.B20.B21.B22.B23.C38.(26分)(1)新航路的开辟(或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4分)(2)中国的实力与英国仍有差距;国民政府的屈辱外交;英国拒绝交还;美国的干涉(6分)(3)变化:由对抗到缓和。(4分)最主要原因:国家利益的需要。(2分)影响: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和转机);(4分)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缓解了世界紧张的局势(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应对:深入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面对矛盾加强对话、沟通;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4分,任答两点得4分)39.(26分)(1)新经济政策的推行。(2分)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敌视,巩固国防的需要;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薄弱;吸取当时中国的教训。(6分)(2)表现形式: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分)成果:基本实现了工业化;1937年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6分)(3)原因:西方国家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2分)事例:美国的罗斯福新政。(2分)影响: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2分)启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手段,不是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准。(4分)
本文标题: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6年5月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28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