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赵峰
1《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原文子贡问⑥政。③子曰:“足食,足①兵,⑨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④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⑤食。自古⑦皆有死,民无②信不立。”《论语·颜渊》大意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备足粮食,充足军备,百姓就对政府信任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充足的食物。自古以来谁都会死,但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就不能够立足了。”评析孔子认为,为政要讲经济建设,要讲国防,还要让老百姓信任他,只有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即使牺牲国防、经济,也要让百姓信任。可见取信于民,在孔子眼里是很重要的。2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分之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文章强调的观点是民无信不立。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大意孔子说:“做人不具备信德,就不知道他有什么可取之处了。好比牛车缺乏輗、小车缺乏軏的结构一样,这样的车靠什么行路呢?”评价古代的车子,车体前端伸出一条或两条直木,称为车辕,与车辕前端相连接的,架在拉车的牲口背上的曲木,称为车衡。车辕前端与车衡相衔接的部分是輗(读音为ní)。明朝方孝儒作《越车》说:“辐朽而轮败,輗折而辕毁。”大车指的是牛车,机动性差但载重量高。3軏(读音为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端与车衡相衔接的活销钉关键。小车指的是只有单匹或两匹马拉的车子,机动性高,但载重量低。没有輗和軏这么一个微小的构件,车子就不能行走。一个人有才华,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但不具备有信德,就象古代的车子,不过就是少了车辕横木上的一枚小小的活销式衔接结构,就无法负重远行。“信”之一字,大多数的注家解释作“信用”。我们释为“信德”。信用大致表现为为说话算话,重诺守信;信德则包括诚信处世为人的信用,还包括信人,即对于对于他人的信任、人性的信任;甚至包括了自信,即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正确认识与信心;信用、信人、自信三者,即为信德。一个人不自信,不肯信任他人,不肯讲诚信,这种人就不具备信德,这种人的人品一无可取之处,慢说为政,连做人处世都弄不清爽的。信德中的信用,一指说话要有事实依据,否则即是信口雌黄的妄语,无稽之谈及道听途说都不能取信于人;二指承诺要能兑现,“千金易得,难买季布一诺”,即“一诺千金”的出处;三是既然决定做了,一定要有始有终。信德中的信人,一指相信人性中都存在善良的成分,怀有博大的胸怀,如《老子》所说:“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4德信。”诚信的人,我们信任他,诚信度不高的人,我们也给他机会证明他的诚信,也同样以真诚的心意对待他,就算一个罪恶磬竹难书的人,都会有悔悟自新的一天,以宽大的心量去包容这类人,始终给他机会和希望,这就是人的德性中最高的信义修养。二是指信任他人,我们回溯曹操的史事,官渡之战,他以绝对弱势最终击败了袁绍强大的北方军团。但这不是正面战场上靠勇气和意志、战术来取得的胜利,而是靠用人得当。信德中的自信,要建立在对于社会现实与历史的综合而全面的了解上,通过生活的实践,人生经验的积累,达成对于自身素质的正确了解,正确培养自己的能力与智慧,这样才会拥有自信,自信的人,当然一定是个善于学习与实践的人。原文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大意孔子说:“君子以义为根本,以礼法来实行义,以谦逊的语言来表达,以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啊!”孔子说,一直说“君子”,君子一般应指有道德品质高尚的知识分子,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要重视自己人生的责任,注意义、礼、孙、信四个字。5重点强调本质上要有义。义,一是孟子的观念——义者宜也,也就是适宜,合宜。我们俗话的合理。原文先王贵诚信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春秋《管子·枢言》大意古代的君王很注重诚信。诚信,是团结和维系天下人的纽带。评价团结人和维系各方的关键是施行德治,令人信服,赢得人心。仗恃权力和权势,只能得到暂时的口服面从,实则貌合神离。只有诚信,才能令人信服,赢得人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准确地朗读经典选文,背诵经典名句。2.借助注释理解选文大意,用心体会儒家的“无信不立”思想。3.生活中做到以诚为本,诚信待人。一、导入新课6讲一个故事宋濂是明朝著名的学者,他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由于家里穷,买不起书,所以他经常从别人家里借书来读。而每次借书,宋濂都按时归还,从不违约,因此,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有一次,宋濂从别人那里借来一本好书,越读越爱读,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要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当时正是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夜深了,母亲见他仍伏案抄书,便心疼地劝道:“孩子,夜深了,天又这么冷,天亮再抄吧。别人又不急等着这本书看。”宋濂说:“不管别人等不等这本书看,到期限就要还,我不能说话不算数。如果我失信于人,就是对别人不尊重,那么,我又怎么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又有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了见面时间。谁知出发那天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漫山遍野一片白色,西北风还猛烈地刮个不停。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拉住他问:“儿啊,你这是要去哪里啊?”宋濂回答说:“我要去向老师求学,早就约好的啊!”7“可是这样的天气怎么能出远门啊?再说,老师那里也早已大雪封山了,你穿着旧棉袄,走到那里会冻病的!”宋濂说:“娘,今天不出发就会错过跟老师约定的时间,那就失约了。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说完,宋濂就冒着风雪出发了。当宋濂赶到老师家时,老师不住地称赞:“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后来,宋濂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同学们!弟子规告诉我们“凡出言,信为先”。做人要诚实守信,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让我们做一名诚实守信,宽德仁厚之人吧!二、走进经典1.学生反复诵读,根据注释疏通文意。2.学生针对章句理解提出问题,老师与学生共同解决。3.结合社会现象,针对文本,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4.学生提出质疑,先小组合作,讨论解答,之后由老师来补充,解决问题。三、历史镜鉴1.晋文公在流亡期间对楚国许下了什么承诺?后来他遵守了吗?82.晋文公守诺退避三舍,仍然取得了胜利,为什么?3.说说你对诚信的理解。(诚信原则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的含义:①诚实就是真实无欺,不说假话,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②守信就是讲求信用、实践4.在小组之内,交流一下你搜集的诚信故事。5.分享你读完这些故事的感受和体会。6.说一说:我们今后应该怎样在行动中践行诚信思想?四、拓展延伸展示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谈谈你的感受,在小组内交流共享。1.失信就是失败。——左拉2.没有诚实哪来尊严。——西塞罗3.言必信,行必果。——子路4.诚信为人之本。——鲁迅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谚语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7.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98.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9.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松下幸之助10.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莫里哀五、思考践行1.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以“讲诚信,树新风”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活动形式:让学生以“诚信使者”的身份,搜集身边的诚信故事,发现身边的诚物,采访人物背后的故事;当然,也可以写一下自己对“诚信”的认识,或者写自己采访时的感受。交流方式:可是讲故事的形式,可以是手抄报的形式,也可以是演讲会的形式,可以割成微视频、微电影在学校播放。2.活动结束后,回家将活动过程、收获告诉父母,倡导争创“诚信家庭”活动。《开心见诚》10(一)原文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着而固执之者也。大意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其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有、从从容容就能符合中庸之道,这是圣人啊。努力做到真诚的人,就是选择好善的目标执着追求的人。评析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合手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这样的人就可以称为“圣人”,オ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诚”的关健是发自内心,自然毫不勉强,井且一直坚持下去。(二)原文11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弟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大意(孟子说:“职位低的官员得不到上级的信任,就治理不好自己管辖的百姓。要得到上级的信任有方法,首先要得到朋友的信任,如果得不到朋友的信任,也就不会得到上级的信任。要得到朋友的信任有方法,首先要得到父母的欢心,侍奉父母不能使父母欢心,也就不会得到朋友的信任。得到父母的欢心有方法,首先要诚心诚意。自己没有做到诚心诚意,也就得不到父母的欢心。要使自己做到诚信诚意有方法。先要明白什么是善,如果不明白什么是善,也就不会使自己诚心诚意。所以,诚是上天的准则,追求诚是为人的准则。完全达到了诚的境界而不能使人感动,是从不会有的事。自己做不到诚,是不会感动别人的。评析从“明善”到“诚身”,由“诚身”到“悦亲”,由“悦亲”到“信于友”,从“信于友”到“获于上”,直到“民不可得而治也”的反面,那就应该是“民可得而治矣”。这实际上就是《大学》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序列。12一句话归结起来,在儒家学说里,真诚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一个人如果没有真诚,-切都无从谈起。“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減,未有能动者也。”不真诚就不能打动人。中国有句俗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可以为这句话作注。这句话也劝告人们,要以诚待人,表里如一,不可虚伪。如果表面一套,心里一套,阳奉阴违,终究会露出马脚。(三)原文君子养心英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大意君子保养身心没有比真诚更好的了,做到了真诚,那就没有其他的事情了,只要守住仁德,只要奉行道义就行了。真心实意地坚持仁德。仁德就会在行为上表现出来。仁德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就显得神明;显得神明,就能感化别人了。真心实意地行道义,就会交得理智:理智了,就能明察事理;13明察事理,就能改造别人了。改造、感化轮流起作用,这叫作天德。上天不说话人们都推崇它高远,大地不说话人们都推崇它深厚,四季不说话而百姓都知道春、夏、秋、冬变换的时期。天地四时不变的秩序,就是它们诚实不欺的表现。评析荀子非常重视“诚”,认为“诚”是所有德行的基础。君子治思想性情,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没有什么比诚心诚意更重要的了。“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荀子想通过这些来告诉人们:一个人如果想要成为君子,就必须陶治和提高自己的思想情操,而陶治性情最好的方法就是诚心诚意地对待每一个人或每一件事。(四)原文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荀子·不苟》大意14天地要算大的了,不真诚就不能化育万物;圣人要算明智的了,不真诚就不能感化万民;父子之要算亲密的了
本文标题:传统文化教学设计-----赵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29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