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解题“记”是一种文体,有奏记、游记、杂记。分为四类:记游、记事、记亭台楼阁、记物本朝人尚理——严羽《沧浪诗话》利用游记进行说理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數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初读课文朗读正音1、庐冢()2、盖音谬()也3、窈()然4、咎()5、无物以相()之6、何可胜()道7、王回深父()8、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zhǒngmiùyǎojiùxiàngshēngfǔhuāhuáhuá理清思路5写同游者的姓名与时间一(1、2):记叙——游山经过。1本名与别名的由来二(3、4):议论——游山心得。3抒发游洞的感慨(全文重点)2记游洞经过4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三(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重点字词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名:名词作动词,命名,起名。乃;副词,表判断,有“为、是”之意。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阳:山的南面(也可指水的北面)特殊句式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第一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一自然段介绍褒禅山概况行文顺序本名①→别名由来及证明②③→华山洞名来由④→从仆碑看出初名⑤→指出音谬⑥研读课文第二段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穷:形容词作动词,指走到尽头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致)十一:古代分数表示法,即十分之一至:动词作名词,到的人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或:有的人重点字词平旷记游华山洞的经过记游洞经过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前洞后洞记游者甚众窈记游者少第二自然段→悔寒深第三自然段第三段补充注释:观(于天地……):观察得:心得,收获非常:不寻常今:程度副词险远:形容词作名词,险远的地方至于:到达。于,介词,引出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帮助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省略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尽吾志:尽到了自己的心意,尽心尽力结构尽吾志而不能至者,无悔、无讥奇观常在险远有志:不随以止有力:不随以怠物:相之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第四自然段第四段补充注释:悲:感叹,叹惜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弄错名:动词。说清楚传:动词作名词,流传下来的文字所以……:表示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原因今:表结果学者:求学的人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思考题第四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第四段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第一段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结论:要深思而慎取第五自然段课堂小结本文把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______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________”和“________”的道理。游山治学游山尽吾志深思结构总图记叙议论1.介绍褒禅山概况2.记游华山洞经过前洞和后洞概况前洞后洞3、华山洞的心得4、借仆碑抒发感慨议志议力议物后悔遗憾心情尽吾志而不能至者,无悔游褒禅山记5、追叙同游者姓名和时间主题思想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本文标题:《游褒禅山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39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