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求真西陵区西坝小学杨凌云(对培训班的认识)最近一段时间听了不少的科学课,也把我们最近在一些大赛上不怎么成功的教案来出来研究,发现一个问题,一些课我们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反复试教,结果上出来还是有问题,是怎么原因?透过这些现象来分析本质,我觉得还是我们对课堂的认识有问题,缺乏一个求真的精神和态度。缺乏一个对教和学的真实认识过程。一、真正理解“学”与“教”的内涵。二、教学应建立在真实的学情之上。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往往是按照教材、教学参考书的安排来进行教学,展开教学过程,这样做对不对?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师也没有什么错误,但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就不够科学,往往缺乏对学生学情的了解,没有根据学生的学情来研究教学,这样就会出现不同的教学:1、低估学生的学情,学习的效率低下三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磁铁”单元而第一课为《我们知道的磁铁》主要是“整理磁铁的知识”。第2课《磁铁有磁性》,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以及“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这两个要研究的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问题,学生也几乎都知道磁铁能吸铁,而且能隔着物体去吸铁,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我们再用一节课来研究这两个问题,这节课是否属于教学效率低下的课,就算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那么这两个问题也最多用2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轻松解决,那后面20分钟做什么?所以对于这类的课,我们该怎样做,应该根据学情去确定新的教学目标。所以我们在后面安排新的环节,给学生在后面进行提升,我们分别用盒子分别装了木块、铁块、磁铁,让他们想办法区分出来,学生就采用数学方法,采用排列的形式去甄别。2、高估学生的能力,学习的效率低下。六下第四单元《宇宙》一单元中第2课《月相的变化》有三个教学点:月相、给月相排序、模拟月相的变化以及观察白天的月相。从教材的安排来看,学生首先要给月相排序,那么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前对月相进行长期的观测,对不同时间的月相特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实际的学情来看,这属于典型的高估学生的学情,我们的学生很少有人连续观测月相,包括我们科学教师也许就很难做到,所以按照教材的思路来上课,就算学生能给月相排序,也是按照零星的经验来进行的,顺着这个思路来教学不是真实的。另外,在这一课里面还有一个知识点,学生也是从书本上得来的,那就是学生已经认识的到“月球是围绕地球逆时针旋转的”,这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完全是被动的接受,就是一个记忆的知识点。整个教学就是假设学生有“对月相进行长期的观测,对不同时间的月相特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以及“月球是围绕地球逆时针旋转的”后进行的,这属于典型的揠苗助长,属于高估学生的能力。那么对于这一类的课我们不要高估学生的能力,应该根据学情,确定教学思路:1、让学生剪和画一个他们看见过的月相。2、引导学生猜测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月相。3、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形成的原因并记录模拟实验看到的月相。4、模拟实验看到的月相发现矛盾,月相亮面的不同(实际上是学生在实验中月球是围绕地球旋转的方向不同形成的)。5、引导学生课外研究,连续观测并记录一个月的月相,再同模拟实验记录的两种情景对比,来确认月球是围绕地球旋转的方向。这种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学情,不回避问题,而是把问题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之中,特别是引导学生课外研究,“连续观测并记录一个月的月相”,是完成教材中“给月相排序”这一目标,而“通过对连续观测并记录一个月的月相,再同模拟实验记录的两种情景对比”是对月球围绕地球旋转的方向的研究。再例如五年级下学期有一课《谁先引来黎明》,教材里面处理确认地球自转的方向就非常科学,并不是直接告诉我学生,而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实验感受到人在运动的时候看到的风景与运动的方向相反,同时我们观察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从而推到出地球是自西向东旋转,也就是逆时针旋转,在这里我们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地球上同一时间,而在不同的地点所呈现的钟上面的时间不同,通过模拟实验推到出地球是自西向东旋转,也就是逆时针旋转。3、选不准目标,学习价值不大。在我们的一些教材中,很多内容看上去很简单,教学思路也比较顺,但这一类的课,如果我们选不准目标,则学习的价值也不大。四下第三单元《食物》单元的第一课是《一天的食物》,教材分两个部分:记录一天的食物、给食物分类。从这两个知识点来说,那一个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四年级学生重点培养的地方,从我们多次试教来看,“给食物分类”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分类具有较强的思维成分,怎样分类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比较生疏的,学生在分类的时候往往不同按照一个标准来分,同一次分类有多个标准。所以“给食物分类”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本课如果能让学生感受到到分类时只能按照一个标准来进行一级分别,则教学效果一定是非常大的。三、真实的科学研究活动。从目前来看,许多的科学教学活动是我们自己没有去研究,如果我们能从真实的、实实在在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实践,那么许多科学探究活动会更加生动,会吸引学生。建立一个由课堂、课外共同组成的大科学课堂追求的科学教育目标。但受时间、材料等条件的限制,有的科学探究活动无法开展,就需要将科学课堂向课外延伸,建立一个由课内外共同组成的大科学课堂。首先建立了大科学课堂教学设计观,在教学设计中不仅注重四十分钟课堂教学的设计,同时将学生在课外的研究活动纳入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课外的研究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其次,将学生身边的资源作为研究的对象,在农村学校支教的两年里,因为学校条件的限制,学校的科学课比较难落实,于是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自己开发了一套《农业与科学》教材,将孩子们身边的果树种植、家禽养殖、大棚蔬菜等素材编写进教材,他把学校周边的一块空地开发出来,引导孩子们种植蔬菜,亲历植物的生长过程;柑橘生长过程中,将孩子们带进果园,观察果实的生长;布置学生利用家里的资源,和父母一起创造条件,共同做孵小鸡的实验。例如在四年级下册有新的生命这一单元,我们在这一单元开始,就让学生自己种植,种身边的农作物,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感受,自己去体验。为了让孩子们能真正开展种植活动,亲身去感受植物的生长,他在校园里开辟了一块种植园,城市里孩子分不清楚小麦和水稻,常常闹笑话,于是他带领孩子们在种植园里种小麦,带领学生施肥、浇水,带领学生观察、记录小麦的生长,到第二年的夏天,校园里金黄的小麦成为孩子们最乐于去观察的地方,成为学生心目中最美的地方。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多学学国外的教学,四下单元中有一课《种子散播到远处去》,我就是按照一个美国教学的方法来上(种袜子)所以说,我们的科学课一定要落实一些教学内容,例如养殖、种植、观察等课程,你可以把它放在一个很长的时间来教学,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学习的过程。四、真实的科学思维过程我对四、五年级学生做了一次测验调查,测验调查的内容是:将小组内同学运动前后的一分钟呼吸的次数记录下来。结果近有95%的学生采用的是文字叙述的方式,叙述的方式同学生的作文形式几乎相同。听科学教师的科学课中也注意到这样一个共同的现象:教师引导学生揭示规律,往往缺乏真实的思维过程,缺乏思维的思辨过程,缺乏一个甄别、螺旋上身的过程,往往只是从现象上去简单地描述,往往缺乏借助专业的工具来引导学生分析,引导学生有深度的揭示。下面我从几节课堂来说明。1、利用数学工具引导学生科学探究鄂教版《科学》四下第12课《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教学实录(一)、提出问题。出示跷跷板,一大一小两个小朋友玩跷跷板的话,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呢?(二)、认识“平衡”。师:因为跷跷板太大,不方便在教室里研究,所以老师准备了和它原理相似的杠杆尺来进行研究。(教师出示杠杆尺)师:杠杆尺主要由支架和尺子两部分组成(师出示),尺子的正中间标有“0”,我们称这个点为支点,从“0”往左右依次标有5、10、15等数字,它们代表的是到支点的距离,我们把它称为臂长,单位是厘米[板书:臂长(厘米)]。每个数字的下面都有一个小挂环,可以在上面挂钩码[出示钩码,板书:钩码(个)]。老师与学生一起,完成两组实验,并记录数据:[板书:右边的钩码(个)、臂长(厘米)101101)(板书:102201)(三)、学生分组实验,收集现象。(四)、交流实验方法,分析归纳杠杆尺平衡的条件。师:停,看哪个组最先把材料摆放整齐,说说是怎么做的。(指名说,师板书实验数据)左=右臂长(厘米)钩码(个)=臂长(厘米)钩码(个)101=101102=20155=251101512=20252025111=102012152=103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几组数据,每组数据都是杠杆尺平衡时左右两边的臂长和钩码个数,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加减乘除的方法把左边所有的数据联系起来,也用加减乘除的方法把右边所有的数据联系起来,使左右两边计算的结果相等呢?师:请每组在黑板上任选几组数据,用笔在实验记录表的背面算一算。(学生分组计算)板书:左右10+1=10+1臂长+钩码个数=臂长+钩码个数(1)10×2=20×1臂长×钩码个数=臂长×钩码个数(1、2、3、6)15×2+10×1=20×2臂长×钩码+臂长×钩码、=臂长×钩码+臂长×钩码、、、(4、5)师:这三个规律中你认为哪一个最全面、最科学?为什么?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怎样引导学生通过收集、分析、解读数据来探究科学规律?《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一课进行了一定的尝试。本课在对数据的分析、解写过程中教师通过两个层次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数据,首先是让学生观察数据,看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能平衡,学生很快就能从左右数据完全相同之中发现规律,从而揭示对称时杠杆平衡。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黑板上其他几组不是对称的数据,让学生尝试用加、减、乘、除的方法把左边所有的数据联系起来,也用加、减、乘、除的方法把右边所有的数据联系起来,使左右两边计算的结果相等,从而归纳概括出杠杆尺达到平衡的条件是左边臂长乘以钩码个数等于右边臂长乘以钩码个数,从而揭示出平衡的规律。2、利用统计工具,引导学生比较分析用《水测量时间》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中的第三课。在前两课,学生感受了时间的存在及流逝,了解了时钟发明之前的一些计时方法,并制作了太阳钟。这节课也是为第四课《做一个水钟》做准备。本课的目标知识目标:认识水流的速度不一样,水位越高水流的速度越快;水位越低水流的速度越慢。能力目标:学会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能利用统计数据和折线统计图发现水流的速度的变化规律,并设计水钟。但学生对所见现象往往停留在表面感知和简单的语言描述之上,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还比较弱,这是小学科学尤其要注重的地方。材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三角架、一个底部被去掉且瓶盖上扎有小孔的水瓶、一个100毫升的量筒、秒表、毛巾、记录表、水等材料。五、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以下环节:情景导入-----初步认识水能测量时间——研究水流速度的变化规律——设计用水来连续测量时间的方法----课外延伸:课后设计(一)情景导入首先播放一段流水和时间同步变化的影片。教师提出问题:流水和时间有没有某种联系?学生会认为水和时间都可以流动,都是一去不复返的!在相应的时间里,也流走了相应的水。通过引导学生谈流水和时间的联系,教师提出:我们能不能用水来测量时间?由此引出课题:用水测量时间。(二)初步认识水能测量时间教师首先介绍材料,提出实验任务:当瓶子里面的水流入量筒里达到20毫升时需要多少秒?实验之前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合作。讨论确定后开始进行测量。学生实验活动结束后,教师收集各组20毫升水所需的时间,提出疑问:为什么各小组结果不相同?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教师再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各组的数据是瓶子里的水流入量筒20毫升时所需要的时间。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可以用水来测量时间。(三)研究水在流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猜测:利用刚才各组的数据,推测量筒里的水达到40毫升、60毫升、80毫升、100毫升所需时间。学生可能会利用倍数关系来推测计算时间,并让学生说出理由,从而提出新的研究问题:水流速度是否一样。学生再次通过实验
本文标题:科学培训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59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