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章酸碱和盐第一节溶液的导电性[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l.认知目标: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学会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2.情感目标::通过实验对比,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教学难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三教学准备简易溶液导电装置,投影仪,,三角架,泥三角,酒精灯,食盐晶体,硝酸钾晶体,蔗糖,酒精,纯水,食盐溶液,硝酸钾溶液,蔗糖溶液,酒精溶液。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五教学过程讲述:我们已学习了几种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目前已发现的天然和人工制造的化合物有1000万种之多,它们和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化合物的一些性质,我们来研究它们的导电性。(出示课题)[板书]第一节溶液的导电性讲述:下面,我们来测定食盐、硝酸钾、蔗糖、酒精、纯水等物质在固态、熔化状态(液态)及其水溶液的导电性。先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它们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幻灯:几种物质的导电性实验食盐NaCl硝酸钾KNO3蔗糖C12H22O11酒精C2H6O纯水H2O固态熔化状态(或液态)水溶液实验:上述物质及其水溶液的导电性,及熔化的硝酸钾的导电性。幻灯:硝酸钾固体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蔗糖固态不导电——溶与水或熔化状态下不导电酒精液体不导电——水溶液不导电讲述:根据学生回答实验结果得出: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有的化合物能导电,有的化合物不能导电。我们根据化合物的导电胜,把它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两大类。[板书]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提问: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有何不同?阅读:学生阅读课文P2一3得出。[板书]l.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议论:判断某物质是否电解质的前提、条件、结果各是什么?学生就电解质及非电解质2的概念及其中关键词展开议论。[板书]前提:必须是化合物条件:(1)水溶液里(2)熔化状态结果:能否导电分析:师生共同分析电解质的涵义。电解质是化合物,什么样的化合物?(能导电的化合物)在什么情况下能导电?(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理解:“或”、“和”、“化合物”等关键词的意义。幻灯:根据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两个概念,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l)能导电的都是电解质。(2)不能导电的都不是电解质。(3)食盐溶液能导电,食盐是电解质。(4)金属铜放在水里,熔化时都能导电,铜是电解质。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幻灯: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用符号填写,下同):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是电解质的是:A.食盐晶体B.氢氧化钠溶液C.熔化的硝酸钾D.蔗糖晶体E.酒精水溶液F.铜丝小结:要重点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能区分常见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要判断某物质是否电解质,首先必须看是否化合物,其次看这种化合物的水溶液或在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如能导电就是电解质,如两种情况下都不导电,是非电解质。思考:l.为什么用湿手接触电器设备容易触电?2.我们知道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二氧化硫水溶液能导电,那么二氧化硫是否电解质?3[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电离和离子,初步正确掌握电离方程式。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书写电离方程式。3.情感目标:分析电离和导电的因果关系,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二教孝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电离概念,电离方程式意义。教学难点:电离过程,电离方程式书写。三教学准备投影仪、幻灯片、挂图等。四教学方法师生共同讨论研究法。五教学过程提问:1.什么是电解质和非电解质?2.为什么食盐晶体不导电而食盐溶液能导电?讲述:启发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3第三段,教师结合挂图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解电离过程:以NaCl为例:NaCl晶体→电离Na+/Cl-[板书]二、电离和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叫阳离子l.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负电荷的离子叫阴离子讲述:电解质的晶体或分子本来就存在着离子(或在溶解过程中能产生出这些离子,而导电现象是带电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1)有带电的离子(内因)(2)离子能自由移动(外因)条件:(l)溶解于水(水分子作用下)(2)加热熔化状态下[板书]2.电离:电解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再请学生从电解质导电的原因和条件进一步分析:幻灯:实验现象结果原因食盐晶体不导电有离子,不能自由移动食盐溶液能导电有离子,能自由移动硝酸钾晶体不导电有离子,不能自由移动熔化的硝酸钾能导电有离子,能自由移动蔗糖固体不导电没有离子,只有分子,不能自由移动酒精溶液不导电没有离子,只有分子,能自由移动(先打出左边题目内容,请学生讨论回答,然后打出右半边题目答案,让学生对照,4巩固电解质概念及电离的概念。)小结:电解质导电的内因是具有带电离子并能自由移动,而外因是溶于水或受热熔化。使学生明确内因是决定物质性质的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因此,电解质导电是电解质电离的结果,而不是通电的结果。讲述:同学们学了电解质,导电原因及电离过程后,请考虑,能否用一个式子来表示电解质的电离结果,引出新内容。[板书]三电离方程式H2S04=2H++S042-讲述:等号左边为电解质的化学式,等号右边为该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符号,分子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小数字改写为该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前面的系数。每个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等于它们在化合物中的正、负化合价。原子团(如S042-、C032-、OH-等)不能拆开成简单离子。练习:完成下列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幻灯:1.HN032.H2SO43.NaOH4.Ba(OH)25.K2C036.Fe2(S04)3根据学生完成结果及错例分析,强调书写电离方程式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小结: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带的电荷总数和所有阴离子带的电荷总数相等,整个电解质溶液不显电性。幻灯:1.完成下列电离方程式(1)AmBn—(2)HnRO2n-1—2.某溶液中只含有K+、Mg2+、S042-和Cl-四种离子,测得K+、Mg2+、S042-的个数比为5:2:4。则S042-和Cl-的个数比为多少?第二节常见的酸[第一课时]5一教学目标l.认识目标:了解浓硫酸的性质。掌握浓硫酸稀释方法,掌握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了解硫酸用途。2.技能目标:练习溶液之间反应的操作,熟练少量试剂的滴加。3.思想情感目标:通过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及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浓硫酸的稀释,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浓硫酸的脱水性,浓硫酸的稀释,硫酸根离子的鉴定。三教学准备浓硫酸(分析纯),水,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锌粒,铁屑,氧化铜,锈铁钉,氢氧化铜(新制),氯化钡溶液,蔗糖,硫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硝酸,烧杯(250mL2只60mLl只),锥形瓶(500mLl只)、漏斗,玻璃棒,胶头滴管,镊子,,木夹,试管2支四教学方法边讲边实验法五教学过程提问:实验室制氢气常用哪些药品?根据学生回答“锌和稀硫酸”引出课题。[板书]第二节常见的酸一、硫酸H2S04阅读:课文P5图l一5了解硫酸的用途。讲述: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中常用的试剂,在生产、科研、国防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硫酸的性质。演示:一瓶浓硫酸幻灯:纯硫酸是无色、粘稠、油腻的液体,常用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l.84克/厘米3[板书]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议论:浓硫酸如果敞口存放,结果会怎样?学生得出:浓硫酸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分数减小,原因是:溶质不变,溶剂增加。演示:1.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2.把一根火柴梗浸入浓硫酸。3.在小烧杯中放5克蔗糖,再倒入5mL浓硫酸。[板书]从实验结果:白纸变黑、火柴梗变黑、蔗糖变黑等现象得出脱水性:使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例脱去(碳化)。强腐蚀性。讲述:浓硫酸易溶于水,溶解时能放大量的热,水倒入浓硫酸中会浮在浓硫酸上,溶解产生的热,会形成局部高温,使水沸腾。演示:在锥形瓶中倒入20mL浓硫酸,再放一只漏斗,用胶头滴管吸水,从漏斗中加入少量水,能看到水沸腾。讨论:1.怎样稀释浓硫酸?62.如果皮肤或衣服上不小心沾了浓硫酸,怎样处理?学生结合课文,展开讨论,然后幻灯片打出具体答案。幻灯:稀释浓硫酸时须把浓硫酸慢慢地沿着玻璃棒或容器壁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皮肤或衣服上不小心沾了浓硫酸,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演示: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稀硫酸又有哪些化学性质呢?让我们一起用实验来讨论。[板书]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l.在井穴板的第l、2两孔中分别加4滴稀硫酸,再各滴l一2滴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幻灯: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2.在井穴板的第3、4两孔中分别加5滴稀硫酸,再各加1粒锌粒和少量铁屑。请学生比较哪一个反应剧烈,并写出化学方程式。幻灯:稀硫酸能和锌、铁等金属反应,产生氢气。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2↑3.教师演示,在一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铜,再加入2mL稀硫酸,并在酒精灯上加热。在井穴板第5孔中滴加5滴稀硫酸,再加入一枚锈铁钉,观察现象,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幻灯:稀硫酸能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CuO+H2SO4====CuSO4+H2O黑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变蓝色Fe203+3H2S04====Fe2(S04)3+3H20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浅黄色(工业去锈)4.在井穴板第6孔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铜,再加入4滴稀硫酸,学生观察现象,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幻灯:稀硫酸能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H2SO4======CuSO4+H2O蓝色固体消失,溶液变蓝色5.在井穴板第7孔中滴4滴稀硫酸,再加l滴氯化钡溶液,再加3滴稀硝酸。幻灯:稀硫酸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并不溶于稀硝酸H2SO4+BaCl2===BaSO4↓+2HCl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此实验可检验硫酸及其他能电离出S042-的化合物。6.在井穴板第8、9两孔中分别滴4滴硫酸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再各加l滴氯化钡溶液,再各加3滴稀硝酸。观察实验现象,得出: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可检验S042-离子存在。[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l.认知目标:了解盐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盐酸用途。2.技能目标:进一步学习溶液间相互反应的操作,及滴管使用。73.思想情感目标:通过盐酸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对照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盐酸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教学难点:盐酸与氯化氢关系,Cl-的鉴定。三教学准备浓盐酸2瓶(l瓶纯盐酸,l瓶工业用盐酸),硝酸银溶液,锌粒、铁屑、锈铁钉、氢氧化铜、氢氧化铝、稀硝酸、碳酸钠溶液四教学方法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法。五教学过程提问:稀硫酸有哪些化学性质?用方程式各举一例。学生回答后,将稀硫酸和氢氧化铜,稀硫酸和氯化钡的反应式写出,请学生分析反应类型,得出复分解反应概念。[板书]H2SO4+Cu(OH)2===CuS04+H20H2S04+BaC12===BaSO4↓+2HCl[板书]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通式:AB+CD====AD+CB讲述:学习了硫酸的性质以后,特别是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后,知道了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用途。明确了掌握物质性质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另一种常见的酸——盐酸。[板书]四盐酸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的水溶液,常用浓盐酸质量分数为37%一38%。演示:分析纯盐酸、工业用浓盐酸。辨别颜色,并打开瓶盖观察。幻灯:纯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呈黄色(Fe3+的缘故),浓盐酸有挥发性,在空气中能形成白雾——盐酸小液滴。提问:浓盐酸如果敞口存放,结果会怎样?得出:质量变小,质量分数变小;溶质减少,溶剂不变。讲述:盐酸的化学性质和稀硫酸相似,也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演示:在井穴板的第l、2两
本文标题:科学第一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61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