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科学社会主义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1科学社会主义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改革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如何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学科性质1.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2.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3.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的理论学科。二.如何正确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主题转换?1.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及其主题转换和认识飞跃时间:19世纪初40年代末,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发展的阶段。主题: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飞跃:实现了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飞跃。2.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二阶段及其主题转换和认识飞跃时间:19世纪20世纪50年代中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预言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际阶段。主题:社会主义如何取代资本主义。飞跃:实现了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二次大的飞跃,即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形成苏联模式的社会3.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及其主题转换和认识飞跃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第一阶段是科学社会主义由革命实践为主转变为建设,改革实践迅速发展主题:社会主义如何在与资本主义的共存中求得自身的发展和完善。飞跃:实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第三次飞跃,即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是和会主义。三.如何正确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认识的三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社会制度的实践,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列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俄国实践,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此后,斯大林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由一种模式的实践到具有国家民族特色的多种模式实践,社会主义在改革中发展完善。其最明显的标志是中国改革取得初步成功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习科社的意义]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有助于扩大视野,提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水平;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四.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和历史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1.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与批判,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2.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关于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思想;关于废除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的思想;关于劳动光荣和劳动改造的思想;关于国家消亡的思想和未来社会管理的思想;关于人口发展规划与人口平衡的思想;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等。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1.小生产思想明显,保留着奴隶和奴隶劳动。2.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明显,歧视妇女,主张实行公妻制。3.保留殖民地,一些空想社会还包含着某种宗教神秘主义的因素。4.反对消灭私有制,否认阶级斗争,把社会变革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身上。2五.为什么说“不发达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大峡谷”的思想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更多的是方法论上的启迪?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过渡到高级形式的社会”这一思想对于现今的社会主义国家已无多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方法论的启迪上-----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1.统一性:各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具有的共同性和普遍性。2.多样性: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各国历史发展进程并非按照同一模式进行,体现出多样性。六.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思想有那些?Ⅰ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决不会:1,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2,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Ⅱ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基本内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广大人民群众,通过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打破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制度。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主要方式:暴力革命革命性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建立统一战线:在国内必须联合一切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特别是同农民结成联盟。实行国际主义:在国际上必须联合全世界无产者共同奋斗,为此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胜论”的思想,各国无产阶级应该团结起来,实行国际主义,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的解放斗争。过渡时期的理论:夺取政权后,在经济上改造旧的生产关系和尽可能快地发展生产力,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共产主义制度。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共产党Ⅲ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和构思1.未来社会的价值目标: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2.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从资本主义社会转为社会主义社会。3.未来社会的“过渡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由“第一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4.未来社会的制度特征: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有计划的组织生产,没有商品和货币;在分配方面,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消费品,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国家消亡,阶级消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彻底解放。5.未来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社会七.结合自身经历谈你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看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不光是社会主义者的理想,亦是全世界人的理想,社会主义社会是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比起资本主义来也显现出了极大的优越性。具体表现:(1)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资本主义不可比拟的巨大优越性。首先,社会主义经济适应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次,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代表了劳动者的根本利益:第三,社会主义文化代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从实践上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建立起来,并不等于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就完全搞清楚了。也不等于社会主义优越性就能自然而然地发挥了。(3)社会主义优越性还表现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自我完善、发展和创新的能力。例子:社会低保金,助学贷款,八.美国为什么没有社会主义?美国工人对资本主义持友好态度:工人阶级潜在的激进主义倾向因为美国资本主义所提供的物质报酬而消亡。在美国成年男性公民拥有投票权的选举制和宪政民主使得美国工人阶级可以在主流意识形态而不是非主流意识形态中表达自己对平等自由的追求。运做良好的两党制下新的政党气候难成:美国在一个开放的边疆地区,起到了消解美国工人好斗性的作用。美国的社会主义政党一直与工会不合。种族,语言和宗教的多样化造成美国工人阶级的异质性。美国文化中的反国家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传统。九.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学说是怎样于时俱进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说它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胜利论是不矛盾的?列宁的“一国胜利论”的依据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针对这样的一个规律,在联系国际大环境变迁的基础3上,列宁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学说,“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1.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条件的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经济落后的国家首先胜利的条件。列宁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要取决于经济水平,无产阶级人口的多少,而且主要取决于是否在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是否有主观力量和有利的国际环境。2.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关键是西方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战场在西方国家,而不是在东方落后国家。列宁创造性的提出了未来社会主义革命的主战场在东方的观点。列宁“一国胜利论”学说的提出与马克思,恩格斯之前提出的“多国胜利论”学说却是不相矛盾的:首先,这两个学说相对于各国的社会历史条件都是正确的。其次,这两个理论都主张由一个国家带头革命,然后革命从一个国家传到其他的国家,从一国胜利扩展到多国胜利,最终达到全世界的胜利。因此,“一国胜利论”与“多国胜利论”其在最终目标和途径上方向是一致的,因此是不相违背的。十.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给我们提供了那些启示?列宁多俄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经历了两步:1.实行军事共产主义政策,试图直接过度到共产主义。2.由军事共产主义转向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给我们的提供了一些启示:1.要客观估计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发展阶段的问题;2.社会主义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做后盾;3.要发展商品经济,用商品贸易代替产品分配;4.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多种所有制共存;5.要正确看待和利用资本主义,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6.要有步骤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反对官僚主义作风;7.要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改善党的领导。十一.如何正确认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苏联模式,又称传统苏联模式”或“斯大林模式”,以苏联经济体制,经济模式为基础,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体制和模式的总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作用: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实现了工业的高速发展,在短时期内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农业化,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建立了强大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国防体系,并为苏联取得反对法西斯的国的卫国战争的胜利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初步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积累了计划管理体制的经验和教训;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国际影响来看,苏联社会主义的建立,苏联模式的确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样板”和普遍规律得到推广,促使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十六国的迅速蔓延,促进了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初期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发展。苏联模式的历史局限性表现在:理论上1,急于过渡性,所有制形式的单一性,重工轻农;2,产品经济性;3.阶级斗争认识片面性,以党代政,党政不分。实践中的缺陷在于1,僵化单一后的社会主义公有体制,制约了生产力的正常发展;2,不合理的农村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3,高度集权的刚性化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使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4,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十二.如何认识苏东剧变的原因?我们应从中吸取那些教训?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联东欧掀起的改革浪潮,只短短几年时间局势就迅速失去控制,相继发生了社会制度的剧变。苏东剧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各种不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经济上的弊病,外交政策的失败,民族问题,领导作风问题,家长制,专制独裁等问题严重。2.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戈尔巴乔夫领导的改革失败,军备竞赛导致的国力资源的枯竭,叶利钦也为苏联的解体添砖加瓦。3.西方反动分子的“和平演变”。里根主义的影响,民族问题没有解决好给国外反动分子有机可乘。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发展。多民族问题严重困绕。4.在苏共党内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最终被自己所代表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所抛弃。官僚机构的腐败和特权是重要的原因。苏东剧变留给我们的教训就是:必须改革,必须开放,但不可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必须搞好党的建设,在党内不能形成一个既得利益集团。十三.毛泽东为什么没能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初步的探索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开始了,初步构筑了中国未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蓝图。民主革命胜利之后邓小平理论的产生与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才真正开始
本文标题:科学社会主义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63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