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科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教学案
1第一章走进实验窒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物理学是研究。2.科学探究的工具长度的测量工具:;质量测量工具:;时间的测量工具:;温度测量工具:;电的测量工具:;力的测量工具:;体积的测量工具:。3.科学探究的步骤(1)(2)(3)(4)(5)(6)(7)。二、合作学习:(一)走进科学探究的基地1.观察奇异的物理现像(1)光的色散(2)音叉振动将小球弹起(3)“魔镜”(4)干冰升华2.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测量同一物理量的仪器,可能有不同的规格和不同的使用方法,应根据实验的需要合理选择。3.像科学家一样探究一提二猜三设计;四是实验与收集;五是分析与论证;六是评估七交流。遵守操作规则,注意安全,爱护仪器、设施,做实验的主人。三、当堂检测:1.下列关于科学探究工具的叙述,正确的是()A.量筒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B.体积的测量用托盘天平C.弹簧测力计可以用来测量质量D.时间的测量用秒表2.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测量工具的是()A.温度计B.米尺C.剪刀D.天平3、议一议: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结论B.评估C.猜想与假设D.进行实验教学反思科目:物理年级:八年级课时:1课时备课人:章节:1-1:走进实验窒班级:姓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过程与方法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的方法。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对科学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难点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2103103103103101010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kmmdmcmmmμmnm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是。其他常用的单位及符号还有(),(),(),(),()。3、单位换算关系:1km=m;1m=dm,1dm=___cm,1cm=____mm,1mm=_____µm1µm=nm1m=dm=___cm=____mm=_____µm=nm1dm=m;1cm=m;1mm=m;1µm=m;1nm=m;4、测量仪器的最小刻度值叫。决定着刻度尺的准确程度。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范围即刻度尺最大的读数叫。5、误差:,误差是避免的。减小误差最主要的方是归纳:1、长度的辅助单位:2.长度单位换算分析:单位换算法则:大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数不变,化单位小单位→大单位,乘以进率的倒数合作学习一、长度单位互化例题185cm=m;63.3km=m。解:185cm=____________=______m63.3km==____________=___________m点拨:单位互化,化单位就是用原数字乘以之间的进率(用10的幂表示)和新单位。二、长度的测量工具:1、常用的测量工具是。2、其它长度测量工具还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等。3、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前三看:看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科目:物理年级:八年级课时:1课时备课人:章节: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班级:姓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尺、量程等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情感与态度通过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重点长度的测量难点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零刻线:未磨损单位:cm分度值:1mm量程:0~8cm3ab选尺: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尺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例如:现有卷尺(分度值1cm)和卡尺(分度值0.1mm)根据需要选择测量下述物体所用的工具:1、测量跳远长度需用。2、测量铜丝的直径需用。测量时:(1)放对: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2)看对: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3)读对: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对: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三、测量长度应注意的问题1、估:估计物体的长度。2、选:选择不同规格的刻度尺。3、放:(1)一端与零刻度线对齐(2)与待测长度平行(放正),(3)紧靠被测量的物体。4、读:(1)视线正对刻度线;(2)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5、记: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例题: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①图(a)中,尺子的最小分度值是,所测物体的长度cm.②图(b)中,尺子的最小分度值是,所测物体的长度cm.四、误差: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的来源: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2、仪器本身不准确。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注意:1.误差是不可________的,不可能________,只能尽量的减小。2.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3、减小误差的方法(1)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来减小误差;(2)改进测量方法减小误差;(3)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达标练习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2.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某同学的身高是1.67;物理书的长度是2.52;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3、进行下列单位换算。8.75m=mm=km5.86×106cmm=mm2.78cm准确值估读值单位4ABCDAB㎝2310㎝23104×105μm=_______m;7.84×106m=______km25nm=________m15km=__________cm3.6m=__________nm3×105km=______mm4.同一长度的四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mm,27.2mm,25.3mm,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应记作________.5、(多选)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6、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A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用A尺测得结果是:__________;用B尺测量使用方法正确吗?__________7下列各式中表达正确的是:()A7.2m=7.2×100=720cmB7.2m=7.2m×100=720cmC7.2m=7.2×100cm=720cmD7.2m=7.2m×100cm=720cm8、一支新中华2B铅笔的长度大约为()A.17.5mmB.17.5cmC.17.5dmD.17.5m6.四位同学用分度值为1分米的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错误的测量数据是()4.5dmB.45cmC.0.45mD.45mm6.1.60×106μm可能是()A.一个人的高度B.一本书的长度C.一个篮球场的长度D.一座山的高度7.在运动会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A.变大B.变小C.不变D.都有可能作业:教学反思:5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科学探究的步骤:2.控制变量法:合作学习科学探究的要素:一、提出问题: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二、猜想与假设:(讨论)1.可能与降落伞的伞绳长有关?2.可能与降落伞的形状有关?3.可能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4.可能与降落伞开始下落高度有关?5.可能与降落伞的总重量有关?三、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控制变量法。1.选择器材、仪器:①不同伞绳长、不同面积、不同形状、不同总重量的降落伞;②米尺、③秒表、④天平2.操作步骤: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多次实验,每次只改变一个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保持其它的因素不变。四、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正确选择、使用仪器,测量长度、时间和伞的面积。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并记录实验数据实验次数伞绳长伞的形状伞的面积伞的高度伞总重量伞滞留时间五、分析与论证(师生互动)结论: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面积、伞的总重量、伞的高度有关,而与伞的形状和伞绳的长度无关。每一个影响探究结果的因素,都可以叫做一个变量。控制变量法:在有多个变量影响探究结果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时,每次只让某一个变量改变数值,保持其它的变量值不变,以便确定这个变量对探究结果的影响,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变量唯一。六、评估、交流与合作: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科目:物理年级:八年级课时:1课时备课人:章节:1-3:活动降落伞比赛班级:姓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过程与方法体验自主探究活动过程,领悟“控制变量”等科学研究方法情感与态度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学习实验的一些基本技巧难点用“控制变量”方法在实际中应用6达标练习:下面是某小组同学进行降落伞比赛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后的分析与论证。实验次数降落伞绳长降落伞的形状降落伞的面积降落伞的高度降落伞的总质量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11m圆形0.5m23m20g3.67s21m圆形1m23m20g5.82s31m圆形1m23m30g4.91s41m正方形1m23m20g5.82s51.5m正方形1m23m20g5.82s61.5m正方形1m26m20g9.24s根据下表数据分析○1比较1.2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______有关,降落伞___________越大,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2比较________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的总质量有关,降落伞___________越大,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短.○3比较2.4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无关.比较__________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绳长无关.○4比较5.6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____有关,降落伞___________越大,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5设计实验时,常用的方法是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这里说的就是那些影响问题的因素。教学反思
本文标题:科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教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67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