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科普知识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科普知识》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授课教师:杭君虞新英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授课时间:每周五校本课程博爱小学地方课程备课(填年度学期)二年级(1—9)班执教者:杭君虞新英一、教学进程序号教学内容课题课时周次1动物篇------恐龙的灭绝122动物篇-----鱼睡觉为什么不闭眼睛143自然现象篇------空气污染164自然现象篇----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185种大蒜1106科学种植大蒜1127种蚕豆1148科普知识人人讲116课题1、动物篇------恐龙的灭绝教学目标了解恐龙的灭绝原因教学媒体多媒体课前学生准备了解有关恐龙的知识教学流程一、说说你知道的恐龙有哪些种类二、恐龙的灭绝在6500万年前的一天,绿色丛林淋浴在灼热的阳光下,到处是一片宁静。一些恐龙聚集在丛林旁,它们有的相互追逐,有的在安静地吞食着鲜嫩的树叶,有几条三角龙相互偎依在一起休息,两条鸭嘴龙在窝边走来走去,正在精心守侯尚未出世的幼仔。不远处丛林的阴影里,躲藏着一条霸王龙,它那凶狠的目光正注视着眼前的一切,寻找机会扑向它感兴趣的目标。忽然,一阵沉闷的雷声隆隆响起,打破了丛林的宁静。鸭嘴龙首先警惕地伸起脖子,声音越来越大,它震撼着大地,带来了不祥。三角龙迅速地跳起来,然而,这一切都来得太迟了。大地在抖动,一块块巨大的象山一样的巨石从天而降,四周漫起了烟尘,一团团烟柱拔地而起。一瞬间,天地之间的界线没有了,到处都是黑暗,世界似乎走到了末日。几天之内,地球表面完全被烟尘覆盖,遮天蔽日,气温骤然下降,黑暗笼罩着大地。由于没有了阳光,植物枯萎了,大量的恐龙窒息而死,侥幸活下来的因没有食物吃也先后倒了下去,地球上处处是恐龙的尸体和骸骨。这是科学家们告诉我们的关于恐龙灭绝的故事。当时,曾有许多小行星撞击地球,强烈的撞击不仅在地球表面留下了直径约200公里的大坑,撞击时产生的高温高压还使物质气化,从而造成地球表面持续弥漫着尘埃,导致动植物大批死亡和生物链的瓦解,恐龙就是在这场突然的灾难后灭亡的。可能有少数恐龙侥幸躲过了一时的灾难,但它们不会延续很长时间,因为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了彻底破坏,而恢复则需要很长的时间过程,等待它们的就只有死亡。小行星撞击地球说并不是编织的神话,地层中铱元素的富集是重要的科学依据。原来,地球上铱元素含量极少,只集中在深部地核内,少量赋存于地层中的铱是从那里来的呢?科学家们通过深入的研究,认为这些铱应该来自宇宙尘埃。70年代末,在意大利白垩-第三纪交界的粘土层中发现了铱元素高度富集,正好与恐龙绝灭的时间相吻合,随后在世界许多地区都发现这一时期地层中的铱含量异常,于是,天外来客撞击地球使铱元素赋存在地层中的假说就有了证据。根据这一假说,地质学家开始在全球各地寻找铱异常的部位,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了这一假说,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恐龙绝灭已成为可以接受的理论。来自天文观测的信息表明,目前太阳系已发现和命名的小行星有2200多颗,它们“访问”地球的机会毋庸置疑。另椐推算,小行星陨落到地球时,撞击时所释放的能量与几百颗原子弹、氢弹同时爆炸相当,可能会有数千亿吨土壤和尘埃被抛向空中,使地球至少在几个月甚至十几个月内完全处于一片浑暗和无序状态,看来恐龙灭绝当属“天意”了。关于恐龙的绝灭原因,还有许多其它假说。例如“复仇女神假说”,即彗星撞击论。认为太阳系中的彗星受一颗伴星的引力干扰,会产生数以万次的“风暴”,其中一些“风暴”会波及地球,使地球每隔一段时间(约2600-3000万年)就遭受一次创伤,恐龙就是受到这种持续性打击而灭亡的。与宇宙带来灾难的假说有关的,还有超新星爆发说和太阳耀斑假说。近年来,一些新的假说不断出现,如“癌变说”认为恐龙受外层空间中微子的穿透力致癌,恐龙很可能是因患了各种癌症后集体毁灭的。所有这些假说都是强调地外因素的恐龙灭绝说,但恐龙之所以绝灭,自身原因也不应忽视。地球进入中生代晚期,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恐龙的发展已经到了极限,它们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条件,恐龙尽管称霸一时,但随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不得不让位给新兴的哺乳动物。三、介绍自己知道的恐龙的其他知识课题2、动物篇------鱼睡觉为什么不闭眼睛教学目标了解鱼的生活习性教学媒体光盘课前学生准备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你知道鱼是怎么样睡觉的吗?因为,鱼没有眼睑,所以不能闭上眼睛。这样看上去好象它从不睡觉似的。大部分的鱼在睡觉时,只不过是在水中保持不动的宁静状态。就象人睡觉时那样,鱼就是用这种方式使它们的身体得到休息。几乎每种鱼有时都会处于某种保存能量的状态,我们可以把这叫做休息,甚至“睡觉”,尽管这种行为可能与多数陆地动物的“睡觉”不是一回事。许多鱼类(比如鲈鱼)夜间待在圆木上面或下面睡觉。珊瑚虫白天活跃,晚上则躲在礁石的裂缝处休息。鱼类休息时的样子与其他时候截然不同。例如,许多白天聚在一起非常活跃的鲤科小鱼晚上却分散开来,在浅水中一动不劝。有些鱼则白天休息,晚上活动;但几乎所有的鱼都要睡觉。还有些动物一刻不停地游动,因为它们必须不断地把水吐出以保持呼吸;但它们在运动的时候仍有可能睡觉,我们只是不知道罢了二、欣赏海底世界录象三、从录象中你获得了哪些知识学生组内交流教学效果反馈课题3、大自然现象篇------空气污染教学目标了解空气是怎样被污染的以及怎样减少空气污染。教学媒体多媒体课前学生准备教学流程一、空气是怎样被污染的?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工厂,还有大大小小的锅炉房,矗立着一座座烟囱,昼夜不停地冒着浓烟;各家各户做饭取暖的炉灶,也排出大量油烟废气;各家各户做饭取暖的炉灶,也排出大量油烟废气;马路上穿梭往来的汽车、摩托车,一刻不停地排放尾气。这些烟尘和废气都进入大气层,使城市上空的空气污浊不堪。如果天气好,随着空气的流动,烟尘会慢慢消散。假如赶上特殊天气,空气中的烟尘、废气无法扩散,就在城市上空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中积聚,造成严重大气污染。二、空气被污染后有哪些现象?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大气是否被污染,以及污染的程度,都要靠仪器来检测。不地通过对比也能发现:住在农村的人,夜晚在黝黑的天幕上能看到满天繁星;到了城市,却只能看到稀稀落落的一些星星,而且比较暗。城市夜空灯光的辉映是一个原因,而城市空气污浊,透明度小,也影响了对星空的观察。二、空气污染有哪些危害?被污染的大气中有许多有害物质,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还可以进入血液并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对人体造成更大的危害。三、怎样减少空气污染,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学生交流教学效果反馈课题4、自然现象篇----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空形成彩虹的原因教学媒体多媒体课前学生准备教学流程一、你们看到过彩虹吗?二、彩虹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夏天雨后,乌云飞散,太阳从新露头,在太阳对面的天空中,会出现半圆形的彩虹。虹是由于阳光射到空中的水滴里,发生发射与折射造成的。我们知道,当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的时候,前景的方向会发生偏折,而且把原来的白色光线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的光带。下过雨后,有许多微小的水滴漂浮在空中,当阳光照射到小水滴上时会发生折射,分散成7种颜色的光。很多小水滴同时把阳光折射出来,再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会看到一条半圆形的彩虹。彩虹的色带分明,红的排在最外面,接下来是橙、黄、绿、青、蓝、紫6种颜色。空气里水滴的大小,决定了虹的色彩鲜艳程度和宽窄。空气中的水滴大,虹就鲜艳。也比较窄;反之,水滴小,虹色就淡,也比较宽。我们面对着太阳是看不到彩虹的,只有背着太阳百能看到彩虹,所以早晨的彩虹出现在西方,黄昏的彩虹总在东方出现。可我们看不见,只有乘飞机从高空向下看,才能见到。虹的出现与当时天气变化相联系,一般我们从虹出现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推测当时将出现晴天或雨天。东方出现虹时,本地是不大容易下雨的,而西方出现虹时,本地下雨的可能性却很大。三、彩虹的明显程度和什么有关?彩虹的明显程度,取决于空气中小水滴的大小,小水滴体积越大,形成的彩虹越鲜亮,小水滴体积越小,形成的彩虹就不明显。一般冬天的气温较低,在空中不容易存在小水滴,下阵雨的机会也少,所以冬天一般不会有彩虹出现教学效果反馈课题6、科学种植大蒜教学目标·了解大蒜的各组成部分·了解如何科学种植大蒜·了解大蒜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媒体科学种植大蒜的视频资料课前准备大蒜瓣、大蒜苗教学流程科学种植大蒜分为白皮蒜与紫皮蒜一、大蒜的整体性状·根:为悬挂的须根,在23-27厘米的土层里。蒜瓣的腹面长出小量须根,蒜瓣的凸面长出大量须根。·茎:扁圆形的短缩茎,成盘状,在鳞茎成熟后干缩硬化,又称茎踵。·叶:分叶片与叶鞘,表面有蜡质。耐寒。·假茎:是青蒜苗的主要食用部分。·花序:退化,不结子,但可作为繁殖材料。·鳞茎:蒜头。二、大蒜的发育·萌芽期:7-10天;·幼苗期:长叶片,5-6个月;·花芽、磷芽分化期·蒜薹生长期::1个月;·鳞茎膨大盛期:20天·生理休眠期:2-3个月,度过每年的高温期。三、秋播蒜的高产栽培技术·播种期:农谚说:白露嫌早,寒露嫌迟,秋分种蒜正当时。种蒜发芽温度为15-20℃,幼苗生长适温为14-20℃,秋分播种后,正适合大蒜发芽生长。幼苗4-5片叶时,能耐—10℃的低温,这时进入冬季,幼苗安全越冬。整地与施肥:沙壤土为好·选种:母大子肥·播种方法:间隔7厘米,蒜背与行向一致,顶芽上改土2-3厘米·田间管理:施肥、提苔、浇水等四、大蒜的保健作用:1、强力杀菌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具有奇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是目前发现的天然植物中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种。2、防治肿瘤和癌症大蒜中的锗和硒等元素可抑制肿瘤细胞和癌细胞的生长,实验发现,癌症发生率最低的人群就是血液中含硒量最高的人群。美国国家癌症组织认为,全世界最具抗癌潜力的植物中,位居榜首的是大蒜。3、排毒清肠,预防肠胃疾病大蒜可有效抑制和杀死引起肠胃疾病的幽门螺杆菌等细菌病毒,清除肠胃有毒物质,刺激胃肠粘膜,促进食欲,加速消化。4、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大蒜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加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提高人体葡萄糖耐量,迅速降低体内血糖水平,并可杀死因感染诱发糖尿病的各种病菌,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5、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大蒜可防止心脑血管中的脂肪沉积,诱导组织内部脂肪代谢,显著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胆固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浆浓度,增加微动脉的扩张度,促使血管舒张,调节血压,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和预防动脉硬化。每天吃2~3瓣大蒜,是降压的最好最简易的办法,大蒜可帮助保持体内一种酶的适当数量而避免出现高血压。6、保护肝功能大蒜中的微量元素硒,通过参与血液的有氧代谢,清除毒素,减轻肝脏的解毒负担,从而达到保护肝脏的目的。7、旺盛精力大蒜可有效补充肾脏所需物质,改善因肾气不足而引发的浑身无力症状,并可促进精子的生成,使精子数量大增。8、预防感冒。大蒜中含有一种叫“硫化丙烯”的辣素,对病原菌和寄生虫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可预防感冒,减轻发烧、咳嗽、喉痛及鼻塞等感冒症状。五、大蒜应用注意事项大蒜虽好,但不要贪吃:大蒜对防病治病虽有如此功能,但绝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过多生吃大蒜,易动火,耗血,影响视力,对胃肠道也有刺激作用。所以,阴虚火旺,患有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肾炎、心脏病和便秘者不宜多吃。由于大蒜有较强的杀伤力,在杀死肠内致病菌的同时,也会把肠内的有益菌杀死,引起维生素B2缺乏症,易患口角炎、舌炎、口唇炎等皮肤病。因此,专家建议,每日食用3-4瓣蒜较科学,但不能空腹食用,也不可与蜂蜜同时服用。生活中,不少人都很怕吃大蒜,因为每次吃完,嘴里都会有一股蒜臭味,久久不散。有些人会尝试嚼口香糖或茶叶来缓解口气,但还是不能彻底去除蒜味。其实,吃完大蒜后,喝一杯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会与大蒜发生反应,就可以有效去除蒜味了。不过,喝牛奶时,注意要小口慢咽,让牛奶在口腔中多停留一会儿,而且最好喝温牛奶,这样效果会更好。此外,还有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也能减轻蒜味。比如,吃了大蒜后,嚼一些花生仁、核桃仁或杏仁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让蒜中的辛辣素“硫化丙烯”与蛋白质结合
本文标题:科普知识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68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