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试论述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和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以及它们对你的启示有什么?交易是为了提高双方福利。1)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指经济主体的偏好被良好定义的条件下,带有再分配的价格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启示:市场中每个经济人在追求自己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会自然地使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2)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在一定的条件下,每一种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均能达到竞争均衡;启示:最优化的社会资源配置可以给定一定的收入分配结构、所有权结构,来通过市场机制达到。第一定理说明市场是有效的,第二定理说明所有有效情况可以通过完全竞争来分配。两者的差别在于:第二定理证明政府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初始资源禀赋促进公平,而不是什么都做不了。启示:比如政府可以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改变初始资源禀赋),而不是最低限价(干预市场经济运行)2、2012年十一长假期间,高速公路免费(价格变化),高速公路车流量猛增(公路使用量变化)。车流量明显高出高速公路承载能力,据官方统计,794人因车祸死亡。如果你是政府官员,请问你需要什么数据才能做出理性决策以避免上述情况,获得这些数据的困难是什么?(1)需要数据:不同路段不同时间段高速公路费用与其对应车流量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来模拟过路费与车流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函数关系),制定合理的过路费以控制车流量,避免因交通拥堵造成交通事故。(2)困难:要获得这些数据,就会破坏社会的公平性和政策的稳定性,显然是难以实现的。公路免费和流量猛增是需求弹性和价格弹性,根据价格和使用量做回归,得到Lnq=2Lnp+e故回答角度为:(1)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计量探讨核心,OLS得到的是相关关系)(2)内生性(计量)3、在中秋期间发生了“月饼券”事件,请用消费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下一个类似事件:(1)你是一个月收入2000元的某公司员工,此时公司向你发放了500元月饼券(仅可兑换价值500元的月饼,不能用于它途),请画图说明你的收入约束线相对于没有月饼券时将如何变化(横轴为月饼,纵轴为其他商品)。(2)假设公司给你发放的不是500元月饼券,而是500元现金,在2500元现金的收入约束下,你将购买100元月饼和2400元其他商品。相对于500元现金,你更偏好等值月饼券吗?为什么(请画图说明)?(3)假设黄牛以0.4元现金每1元月饼券的价格收购该券,请问相比没有黄牛的情况,你的福利水平如何变化?为什么?(2)①偏好现金。在有现金时,选A点,在有500券时选择不到A,效用水平下降②给500券时选B点。有2500现金时,根据显著偏好公理既可以选择A也可以选择B,但是更偏好与A,以为A的效用高于B故更偏好于500元现金(3)没有黄牛时,选B点,福利水平对于500元现金买月饼的人不变有黄牛时,福利水平会变好,至少不会变坏,选择不会比B差(4)选择②选择A段,现实偏好合理,即能买得起B也可买得起C(B>C)。故选择260现金,选择更少的月饼,更多的现金。(4)在有黄牛的情况下,假设你用100元券交换月饼,剩余400元与黄牛交易并获得160元收入。假设你的公司预计到了你的行为,从而改变了策略,公司给了你两个选项让你选择:1.给你100元月饼实物,再给你160元现金2.给你260元现金你会如何选择,为什么4.如果政府对垄断市场的产品进行最高限价,最高限价在平均成本以上,请问垄断市场的厂商会减少产量还是增加产量,为什么?会增加产量,如图所示:从Q*到Qm5.在垄断市场上,为什么价格歧视增进了效率?垄断厂商利用价格歧视来获取利润。歧视就是差别待遇。以价格歧视为例,即同样的产品卖给不同的人,收取不同的价格,就形成了价格歧视。然而,推而广之,在同一个生活范围内,对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待遇的歧视现象,还有多种形式。经济分析表明,一旦产品的卖方形成了垄断,就非常容易形成价格歧视。显然,价格歧视使产品的卖方尽可能多地获益,因为通过价格歧视,原本属于产品买方的消费者剩余也被转移到了卖方那里。但是,按照经济学家的分析,价格歧视在经济上却是有效率的,也就是说,价格歧视是满足帕累托标准的,通过价格歧视,卖方获取的最大收益,等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值。如果垄断的卖方实行统一价格,虽然也能达到一个最大的收益,但却小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值,因而在经济上是无效率的。完全垄断市场上,垄断厂商可以通过价格歧视获取消费者剩余,增加利润,影响社会分配的公平性,但是与单一定价相比有可能增加社会福利。一级价格歧视需要了解消费者支付意愿以此索取不同价格,二级歧视要求厂商能有效控制和分割市场,三级歧视不仅要求有效控制和分割市场还要在不同市场上具有不同价格弹性。例如,一级价格歧视虽然使垄断厂商获取了所有消费者剩余,但是由于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的产出水平,社会资源的配置是有效率的。6.请论述垄断竞争市场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1PMCAC?1.与完全竞争相比,厂商数目少;与完全垄断相比厂商输入较多。2.产品具有差异性。3.消费者和生产者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决定者。4.能够一定程度的自由进入市场。7.什么是罗尔斯主义,请画出罗尔斯主义的社会偏好无差异图。罗尔斯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rawlsianswf):w=min(u1,u2,...,ui),即社会福利水平取决于社会中效用最低的那部分人的福利水平。该函数假定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最基本的自由,他们无法预知自己处于何种效用水平上,而且,每个人都是厌恶风险的,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遵循的是最大最小标准,即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标准应该是使境况最糟的社会成员的效用最大化,同时使所有人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都有事情可做。8.试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解释为什么要建立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居民的基本消费?我国现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保障体系一直是我国的重要改革方向,社保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居民的消费率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所以,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必须要以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为前提,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才能做到敢于消费,降低风险,实现我国的高消费率。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居民消费不仅取决于居民前期和当期的收入,也受对未来收入和支出预期的影响。社会保障的一般属性是国民收入社会化消费的一种再分配形式。它通过立法,以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以保证社会成员在特殊情况下的基本生活需要。社会保障通过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给付两个方面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通过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延期消费。它是指将目前取得的消费基金推迟到一定时期以后再使用;二是均衡消费。它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劳动者在一段时间内获得的收入在更长的时间内平均使用。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社会调剂,使收入与消费在时间上衔接起来,使每个劳动者都有一个终生比较稳定的收入。其二是均衡不同收入水平的劳动者的贫富差别,使低收入者获得基本的生活消费。总之,通过筹集社会保障基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即期消费,但它却营造了一个让劳动者消除后顾之忧的社会消费环境,减少了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预期,不用担心年老、生病、失业等问题,可以在现有的可支配的货币收入基础上放心地去消费。通过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则更为直接。由于社会保障基金给付具有选择性,主要获得者是老年人、失业者、伤病者、低收入者和其他救济、优抚对象。它会立即用于消费,使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扶、灾有所救、贫有所帮,从而得到基本生活保障。9.什么是次优理论,试讨论其对经济转型的意义?简单地说,次优理论包含的内容是:“如果在一般均衡体系中存在着某些情况,使得帕累托最优的某个条件遭到破坏,那么即使其他所有帕累托最优条件得到满足,结果也未见得是令人满意的,换句话说,假设帕累托最优所要求的一系列条件中有某些条件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帕累托最优状态只有在清除了所有这些得不到满足的条件之后才能达到。”在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是快速转轨,还是逐步转轨,天论是改革家,还是经济学家都面临着如何选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方式的困惑。针对如何设计转轨方式,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机制能使资源配置最优,而且市场机制的建立也是越快越好。快速转轨的代价是最小的,也是最优的选择。所以一旦确立了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最优的选择是一夜之间完成转轨。任何能快速达到市场化改革目标的手段都是最优的选择。由此导致了苏联经济转轨中的休克式疗法的出现。休克式疗法是最优理论的体现:竞争性市场机制是最优的目标模式,而且选择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优方式是尽快抛弃原有体制中的各种约束因素,迅速实现竞争性市场机制。这样的选择相对于其他方式是一个最优选择。几个月内苏联就打破了原有体制,全面地建立市场机制。这样的经济转轨在短期内的损失是很大的,但是长期看却是最优的。与此相反,为了达到竞争性市场机制这一最优的目标,我国选择的经济转轨方式是次优的渐进式转轨,针对计划经济中的政府集中控制,一步一步地改革。相对于快速建立竞争性市场机制的最优方式而言,这是一个次优的选择。因为要保持政治的稳定,所以每一阶段的改革总是在一些不能变动的约束条件下,对经济进行调整,尽可能实现扭曲经济环境中的最优。在二十多年的改革中,我国经历了“拨改贷、乡镇企业的发展、价格双轨制、财政包干制、金融控制、国有企业上市和债转股”等一系列的渐进式改革。在渐进式改革中,某些计划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暂时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暂时无法改变这些客观存在的环境扭曲。在这样的扭曲环境下,顺从这些条件寻求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因而,这种经济转轨的方式是一种典型的次优。我国的次优式渐进改革到今天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着不断积累的矛盾。目前,评价苏联休克式的最优改革与我国的渐进式次优改革,哪一种更好可能为时尚早。但从理论上讲,次优理论要求在系统中存在扭曲条件进行调节时,要全面对经济条件进行调整才能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而且全面调整中,其它各经济部门的调整程度要多大,无法确定。这样一来,次优式的渐进式改革造成的福利损失是巨大的。到目前为止,我国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也正反映了这些成本损失的累积,而且迄今为止,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存在的难题是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前提下,如何使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10.试从需求供给的角度讨论,为什么休克疗法会造成通货膨胀,并从完全竞争市场企业进入的角度解释为什么通货膨胀会最终消失?主要内容是经济自由化、经济私有化、经济稳定化。实行紧缩的金融和财政政策,由于这套经济纲领和政策的实施,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在短期内可能使社会的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震荡,甚至导致出现“休克”状态,因此,人们借用医学上的名词,把萨克斯提出的这套稳定经济、治理通货膨胀的经济纲领和政策称为“休克疗法”。概括地说,休克疗法是针对严重失衡的社会总供求状况,从控制社会总需求出发,采取严厉的行政和经济手段,在短时间内强制性地大幅度压缩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使社会总供求达到人为的平衡,以此遏制恶性通货膨胀,恢复经济秩序。这种政策调控带有明显的应急性质。因为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不仅需要控制过旺的社会总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刺激低迷的社会总供给的有效增长。宏观经济运行的实践证明,前者在短时间内容易实现,后者却需较长时间花大力气方能见效。由于休克疗法的调控重点放在社会总需求上,加之实施措施的力度较大,所以极易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是休克疗法在玻利维亚产生奇效的奥秘之所在,也是休克疗法原始涵义之精髓“休克疗法”与渐进方式的区别不在于转轨的内容和目标,而在于改革的顺序和力度。具体而言,在宏观政策方面,“休克疗法”紧缩财政更为严厉;在经济自由化上,“休克疗法”主张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实现价格、外贸的自由化和货币的自由兑换;在私有化方面,强调迅速实现,为此不惜采取无偿分配的办法。11.Jane对自己的可支配收入有效用函数如下UIU代表效用水平,I代表可支配收入。(a)请问Jane是风险厌恶型、风险中性还是风险偏好型的人?为什么?(b)Jane正常上班每天的工资100元。她每天上班很远,如果坐公交车上班就必须起的很早,每天她都有晚起一点打车去的念头。她知道迟到有25%的
本文标题:消费经济学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68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