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 消防工程师核心考点汇编
消防工程师考点汇编一、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消防工作主体:政府领导、部门监管、单位负责、公民参与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根本原则:维护公共安全、诚实守信三、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四、闪点是可燃性液体的主要标志;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的场所的危险性类别:闪点<28℃为甲类,28-60℃为乙类、≥60℃为丙类。燃点是衡量固体危险性大小的指标,燃点高于300℃的固体为可燃固体,燃点低于300℃的固体为易燃固体。易燃固体分为:一级(甲类)、二级(乙类)、300℃以下的天然纤维(如:棉、麻、纸张、谷草)为丙类五、①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火灾分类为:A(固)、B(液)、C(气)、D(金)、E(电)、F(烹饪物)6类。②生产、储存场所火灾危险性分类为:甲(易自燃)、乙(易燃)、丙(可燃)、丁(难燃)、戊(不燃)③丁、戊类储存物品仓库,当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的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按丙类确定六、热传递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七、火灾发展阶段: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挥阶段、衰减阶段八、以爆炸下限作为易燃气体分类标准:爆炸下限<10%的气体为甲类,≥10%的气体为乙类;评定气体危险性的主要指标是:爆炸极限和自燃点;九、建筑被动防火措施:防火间距、耐火等级、防火构造、防火分区、安全疏散;主动防火措施: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等。安全疏散是建筑防火最根本、最关键的技术,也是消防安全的核心十、(1)民用建筑分类:一类:住宅高度大于54米,公共建筑高度大于50米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平米、二类:住宅高度大于27米不大于54米,单、多层:住宅高度不大于27米,公共建筑单层高度大于24米(2)27米以下住宅及24米以下公共建筑为单、多层,大于27米住宅及大于24米公共建筑为高层十一、甲、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防火间距:不小于50米,于明火施工场不小于30米;厂区围墙与厂区内建筑不小于5米;甲类仓库于高层仓库不小于13米;高度大于100米的民用建筑任何情况下防火间距不可减少。十二、防火间距不足的措施:(1)改变建筑物的生产、使用性质(2)改变建筑部分结构,提高建筑物耐火等级(3)调整厂房内部分工艺、限制危险品库存数量(4)改造建筑物普通外墙为防火墙,减少相邻建筑的开口面积(5)拆除部分耐火等级低使用价值低的陈旧建筑十三、消防控制室布置:(1)单独布置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2)严禁与控制室无关的电气线路和管路穿过(3)附在建筑物内的控制室应设置在首层靠外墙部位(4)不宜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的部位十四、消防车道设置(1)高层建筑、高层厂房、占地面积超过3000m2的公共建筑、甲乙丙类厂房、占地面积超过1500m2的乙丙类仓库应设置环形车道(2)车道最小转弯半径:轻型7米、中型9米、重型12米(3)消防车道应设回车场:一般12米x12米;高层15米x15米;重型车18米x18米(4)登高场地与建筑物不小于5米,不大于10米(5)车道净高和净宽不小于4米,车道坡度不大于3%十五、歌舞娱乐放映场所设置:(1)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地下一层与室外地坪高差不大于10米,(2)地下一层或地上四层以上的一个厅、室面积不大于200平米,小于50平米时可设一个安全出口(3)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十六、不同耐火等级民用建筑防火分区最多允许建筑面积(1)高层:一、二级1500m2(2)单、多层:一、二级2500m2;三级1200m2;四级600m2;(3)地下、半地下:一级500m2(4)营业厅:高层不大于4000m2;地下、半地下不大于2000m2;单层或者多层的首层不大于10000m2;十七、中庭应设置:(1)自动报警系统;(2)自动灭火系统;(3)排烟设施十八、井道防火分隔要求:建筑高度超过100米必须每层分隔,建筑高度100米以下每2-3层分隔一次;消防救援口沿建筑外墙设置,间距不大于30米十九、防火卷帘设置(1)防火卷帘耐火极限不大于4小时(2)设置部位:电梯厅、自动扶梯周围、中庭、走道(3)防火分隔部位不大于30米时,防火卷帘宽带不大于10米;当防火分隔部位大于30米时,防火卷帘的宽带不大于分隔部位的1/3,且不大于20米二十、防火阀设置(1)防火阀种类(动作温度):排风系统管道上70℃;厨房排油烟管道上150℃;排烟系统管道上280℃(2)防火设置部位:穿越防护分区、穿越通风空调系统机房隔墙和楼板、穿越重要和危险性大房间隔墙和楼板、穿越防火分隔处变形缝两侧竖向风管与每层水平管交接处二十一、防烟分区不宜大于2000m2长边不应大于60米,室内高度超过6米时不应大于75米;防烟楼梯应设置前室,前室面积不小于6m2,如与消防电梯前室公用不小于10m2;挡烟垂壁是在火灾时形成一定的蓄烟空间的分隔设施,必须设置限位装置;挡烟垂壁下缘离楼地面、踏步面不小于2.3米二十二、人防工程下列部位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1)建筑面积大于50m2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房间(2)总长度大于20m2的疏散走道(3)放映厅、舞台(4)丙、丁类生产车间二十三、安全疏散:一个防火分区每个楼层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门与门之间不少于5米;符合下列条件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1)建筑高度不大于27米,任一层面积小于650m2而且任一户门到安全出口距离小于15米;(2)建筑高度大于27米小于54米,任一层面积小于650m2而且任一户门到安全出口距离小于10米;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每个单元设置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3)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小于:厂房1.4米,高层(医院1.4米居住1.2米,其他1.3米)(4)疏散门净宽度: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的不小于0.9米,观众厅和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净宽度不小于1.4米二十四、下列场所应设置防烟楼梯(1)一类高层建筑和二类大于32米的公共建筑(2)高度大于33米的住宅建筑(3)高度大于32米时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4)地下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上二十五、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避难的人数按5人/m2;从首层到避难层间距不大于50米,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大于45米;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专线电话、应急照明、应急广播、消火栓、防烟设施二十六、下列场所应设置应急照明(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避难层(2)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电机房、配电房防排烟机房(3)建筑面积超过200m2功能厅营业厅(4)建筑面积超过100m2的地下、半地下公共活动场所(5)公共建筑中的疏散走道二十七、应急照明设置要求(1)施工临时疏散通道的照度不低于0.5Lx(2)民用建筑疏散走道地面照度不低于1lx(3)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地面照度不低于3lx(4)楼梯间、避难层走道地面照度不低于5lx二十八、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0米,袋行走道不大于10米,走道转角处不大于1米,应安装在距地面一米以下的墙面上。二十九、应急照明和疏散标志备用电源连续供电时间,对超过100米的建筑不低于1.5小时,对于医疗、老年建筑和建筑面积大于10万平米不低于1小时,其他建筑不低于0.5小时三十、电气照明火灾危险环境分:A区(可燃液体)、B区(可燃粉尘)、C区(可燃固体);照明灯具应选择密闭型、封闭型、闭合型;三十一、爆炸区域划分(1)爆炸气体:0级区域(连续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场所)1级区域(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的场所)2级区域(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的场所)(2)爆炸粉尘:10区(连续或长期出现粉尘的场所)11区(偶尔出现粉尘的场所)(3)可燃性粉尘:20区、21区、22区(4)爆炸性物质:I类:甲烷II: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III类:爆炸性粉尘三十二、有爆炸性危险的甲类厂房防火间距(1)与重要建筑不小于50米(2)与明火地点不小于30米(3)与民用建筑不小于25米粉尘及纤维散热器表面温度不超过82.5℃,输煤廊散热器表面温度不超过130℃三十三、消防电梯设置(1)高度大于33米的住宅建筑(2)高度大于32米的二类公共建筑、一类高层公共建筑(3)设置电梯的地下、半地下室和埋深大于10米的且面积大于3000m2的其他地下、半地下室(4)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的设计一台1500-4500m2设计二台4500m2以上的设计三台(5)载重量不小于800KG;(6)从首层到屋顶运行时间不超过60s三十四、高度大于100米且标准层面积大于2000m2的公共建筑,其屋顶应设置停机坪,其四周应设置航空障碍灯、应急照明、消火栓三十五、(1)建筑材料及制品耐火等级分:A(不燃)、B1(难燃)、B2(可燃)、B3(易燃);建筑构件分:难燃、可燃、易燃三类(2)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分:一、二、三、四级;地下和半地下及一类高层建筑不低于一级;单、多层及二类高层不低于二级(3)建筑构件耐火性能是以楼板耐火极限为基准(4)开关、插座、配电箱不得安装在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上,电气线路不得穿越或敷设在非A级保温材料中三十六、消防设施现场检查:(1)强制性产品检查其强制性认证证书,(2)新产品检测其技术鉴定证书,(3)非强制性、非新产品检查其型式检验报告三十七、室外消防(1)给水管道不应小于DN100mm,在管径大于150mm的弯头、三通位置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支墩;消防给水不得与生产、生活用水直接相连(2)室外消防用水量总和大于25L/S的建筑物应设置消防水池,消防水池的补水量不应超过48小时,(3)消防水池储水量:一类高层公共建筑不小于18m³;一类高层住宅建筑和二类高层公共建筑不小于12m³;二类居住建筑不小于6m³(4)室外消火栓每段给水管消火栓数量不超过5个,当道路宽度大于60米时应两边设置,间距不大于120米,保护半径不大于150米,距路边不大于2米,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米,每个消火栓用水量:住宅按10-15L/S计算,隧道内、地下车站室内20l/s,公共建筑25l/s,隧道洞口、厂房(仓库)30l/s,可燃堆场35l/s.(5)消防接合器离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在15-40米三十八、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的场所(1)占地面积300m2厂房、仓库(2)高层民用建筑(3)高度大于15米或体积大于一万平米的办公、教学建筑(4)体积大于5000m2的公共建筑消火栓字体不小于:高100mm、宽800mm;室外消火栓每年检查一次,室内消火栓每半年检查一次室内消火栓间距:单层、多层不超过50米,其他不超过30米;高层建筑及厂房和高度超过8米的民用建筑,消防水枪水柱应达到13米,其他应达到10米三十九、管道下列部位应设置防晃支架(1)长度超过15米(管径小于DN40mm时可不设)(2)管径大于DN50mm的拐弯、三通及四通位置(3)架空管道拐弯处四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干式系统、湿式系统、预作用系统;危险等级分:轻危险级、中危险级、严重危险级、仓库危险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持续喷水时间不小于1小时四十一、报警阀组设置在环境温度4-70度,控制喷头数量在湿式系统、预作用系统中不超过800只、对于干式系统不超过500只;报警阀安装底部具地面高度为1.2米,具墙壁0.5米,正面与墙不小于1.2米;距水力警铃3米处鈴声强度不小于70dB;信号阀与水流指示器距离不小于30cm;四十二、水喷雾灭火机理是表面冷却、窒息、乳化和稀释;用于固体灭火和闪点高于60℃的可燃液体灭火四十三、细水雾灭火机理是表面冷却、窒息、辐射热阻隔和浸湿;喷头与管道的连接宜采用端面或O形圈密封四十四、气体灭火系统:(1)同一规格的灭火剂容器,其高度差不超过20mm(2)同一规格的驱动气体容器,其高度差不超过10mm(3)支架与末端间距不大于50cm(4)同一防护区多台装置间距不大于10米四十五、二氧化碳灭火机理是窒息和冷却,不适用于硝化纤维、火药等含氧化剂的火灾四十六、泡沫灭火机理是隔氧窒息、辐射热阻隔、吸热冷却;泡沫液储存温度为0-40℃;发泡分类:低倍(发泡数小于20)中倍(发泡数20-200)、高倍(发泡数大于200);形式分类:液上、液下、半液下;适
本文标题:消防工程师核心考点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73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