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教学大纲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教学大纲一、使用说明商业银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其制度的建立、经营机制的的健全、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研究商业银行的产生发展、运作模式、业务经营以及发展趋势,全面了解当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内容和方法是对金融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一)课程性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作为一门业务课,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系统介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业务操作的基本方法,其中包括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经营理论、业务种类以及各类业务的组织与操作程序。同时,要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实践探讨银行经营发展的趋势。因此,该课程有理论起点高、政策性强、联系面广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是金融专业高年级学生在学习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货币银行学等基本理论基础上开设的一门实务性课程。(二)教学目的本教学大纲是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为适应金融专业本科教学而编制的。通过本课程的讲授要达到的目的是:1、使学生掌握具体从事银行经营管理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商业银行运作的具体业务,初步具备从事银行经营管理的能力和分析研究问题的理论水平;2、引导学生分析国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新动态、新观点,熟悉商业银行管理的理论、惯例,研究我国银行改革的实践和发展趋势。由此,本课程在讲授过程中的重点应是有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原则以及我国银行改革的实践;有关商业银行的业务及具体操作,包括业务经营成果的分析;有关银行风险防范的机制与措施等。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课程,其主要要求有:1、必须是在掌握了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因此,一般要求在学习了《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投资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中央银行学》、《经济法学》的基础上开设,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商业银行业务运作及其机制问题;2、课程的讲授必须紧密联系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的实践,尤其是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情况讲清难点,以综合反映银行业务全貌为主;3、课程必须辅之以实践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采用业务流程介绍、案例分析、进行课堂讨论等,同时,还应给学生适当布置诸如小论文、分析报告、决策分析、业务操作等作业,课程结束后,一般应安排到业务单位实习,以锻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时数按照教学计划安排,本课程教学时数为54课时。章节课时第一章商业银行性质、职能与机制4第二章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与理论6第三章银行资本6第四章银行存款8第五章现金资产业务4第六章银行贷款10第七章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6第八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4第九章商业银行财务管理6合计54(四)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运用启发式教育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辅之以课堂讨论与课后作业。(五)面向专业金融系各本科专业学生。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商业银行性质、职能与机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商业银行是伴随着商品生产、货币信用制度的发展而逐渐产生发展的,并日益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金融业的主体。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把握商业银行的本质属性、经营特征、基本作用以及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商业银行的组织机制。重点:商业银行的业务、商业银行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难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与运作机制。第一节商业银行性质与职能一、商业银行性质商业银行是以追逐利润为目的,以经营各类货币信用业务为主的综合性、多功能金融企业。1.商业银行的企业特征2.商业银行的金融机构特征二、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产生2、发展三、商业银行的职能1、信用中介2、支付中介3、信用创造4、金融服务第二节商业银行的运作机制一、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及其比较1、外部组织形式总分行制单一银行制连锁银行制持股公司制代理行制2、外部组织形式比较及发展趋势二、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形式三、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模式1、分业经营2、混业经营3、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模式的发展四、网络银行1、网络银行定义及特征网络银行经营的主要基础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业务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可为客户提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以任何方式进行的服务;市场竞争是全方位的;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逐渐走向以人为中心;低廉的成本优势和高额的回服。2、网络银行金融服务品种3、网络银行安全问题技术风险;业务风险。4、网络银行发展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第三节商业银行发挥作用的环境因素一、内部因素1、法人治理机制健全2、健全高效的内控机制3、健全的经营机制4、有效的利益制约机制二、外部因素1、现代企业制度健全2、市场体系完善3、政府职能市场化4、宏观调控高效有力(三)教学方法与形式在本章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四)教学时数:4第二章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与理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现代商业银行自产生之日起,就是在一定的经营管理思想指导下发展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了经营原则和经营理论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把握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基本方法,并且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演进及我国银行管理实践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采用历史的分析方法,从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与商品货币关系深化的角度,分析商业银行经营理论发展的脉络。同时,要从商业银行实现盈利目标的高度,介绍其经营的基本原则。重点:商业银行经营原则和经营理论发展的趋势。难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期限均衡与价格均衡以及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第一节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一、安全性二、流动性三、盈利性四、三原则的均衡第二节商业银行经营理论一、资产管理理论及方法1、资产管理理论及评价商业性贷款理论;资产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资产结构选择理论。2、资产管理方法评价资金库法;资金转换法;线性规划法。二、负债管理理论及方法1、负债管理理论及评价银行券理论;存款理论;购买理论;销售理论2、负债管理方法准备金头寸管理;贷款头寸管理三、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方法1、偿还期对称原理2、利率敏感性缺口法3、持续期管理4、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法第三节当代商业银行发展趋势及我国银行业改革一、我国银行管理实践的发展统收统支;差额包干;实贷实存;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二、当代商业银行发展趋势巨型化;金融化;工程化;信息化三、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三)教学方法与形式在本章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课堂讨论与课后作业。(四)教学时数:6第三章银行资本(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银行资本作为银行经营的本钱,对银行经营管理至关重要。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关于资本管理的国际惯例、筹集资本的途径以及资本的最佳量管理方法。(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商业银行资本的种类、资本的筹集以及资本的管理。重点: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巴塞尔协议》及其发展。难点: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策略第一节银行资本构成一、资本对银行经营管理的意义二、资本的构成1、按所有权划分。普通资本;优先资本;债务资本2、按资本性质划分。核心资本;附属资本第二节银行资本最佳量原理与资本充足率一、资本最佳量原理二、影响资本最佳量的因素三、《巴塞尔协议》与资本充足率1、《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内容2、资本充足率的测算方法第三节银行资本的补充一、内源性融资二、外源性融资三、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三)教学方法与形式在本章教学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与课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四)教学时数:6第四章银行存款(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筹资资金的业务,负债的规模与结构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与结构起决定作用。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银行存款业务经营的一般方法和存款市场的分析方法,了解存款成本管理策略,并结合实际分析我国银行存款的基本状况及发展趋势。(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种类、存款的市场营销方法、影响存款的因素以及存款业务发展的趋势。重点:存款最佳量原理、存款结构变化及其影响与存款变化趋势分析方法。难点:存款最佳量原理、存款规模结构变化及其对银行经营的影响。第一节银行存款种类及性质一、存款的意义二、企业存款1、种类2、性质3、影响因素三、储蓄存款1、种类2、性质3、影响因素四、财政性存款1、种类2、性质3、影响因素第二节银行存款量与成本一、存款最佳量原理二、银行存款营销的一般策略三、银行存款的成本管理第三节银行存款分析一、我国银行存款业务发展的趋势特点二、存款规模结构变化对银行经营的影响三、银行存款创新(三)教学方法与形式在本章的教学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方法。(四)教学时数:8第五章现金资产业务(一)教学目的与要求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为了清偿力和获取更有利的投资机会,必须持有一定比例的高流动性资产,并对其实施科学的管理。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必须结合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特殊性,从银行经营的高度认识现金资产的重要性,了解现金资产的一般构成,掌握测算和调整现金资产的一般方法。(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现金资产的构成、资金头寸的匡算和预测以及如何对现金资产实施管理等内容。重点:现金资产的构成,银行资金头寸的概念,影响银行库存现金、超额准备金和存放同业存款的各种因素。难点:资金头寸的计算与预测。第一节现金资产构成一、现金资产构成1、库存现金2、在中央银行存款3、存放同业存款4、在途资金二、现金资产流动性比较三、现金资产的作用四、现金资产管理的原则第二节资金头寸管理一、资金头寸及其构成1、基础头寸2、可用头寸3、可贷头寸二、资金头寸的预测三、资金头寸的调度(三)教学方法与形式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课后练习等相结合的方式。(四)教学时数:4第六章银行贷款(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也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资产。同时,贷款又是一种风险较大的资产业务,因此,是商业银行经营和风险管理的重点。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贷款管理的程序、方法、相关制度规定以及贷款风险分析和管理的一般方法,并且要求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并辅之以一定作业。(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商业银行贷款的制度、规定和银行贷款的分类方法,介绍商业银行贷款的一般业务操作方法,介绍银行贷款业务活动的管理方法、贷款定价及贷款风险分析方法。重点:银行贷款的种类,贷款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难点: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第一节贷款制度一、贷款对象与条件二、贷款分类按期限划分按利率划分按担保情况划分按贷款用途划分按贷款质量划分按贷款规模划分按偿还的可能性划分三、贷款利率四、贷款程序五、贷款保全六、银行贷款创新第二节短期贷款一、性质二、特点三、风险分析第三节长期贷款一、性质二、特点三、种类四、风险分析第四节消费信贷一、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意义二、性质、特点三、种类四、风险管理方法第五节银行贷款定价一、贷款定价原理二、影响贷款定价的因素三、贷款定价的方法(三)教学方法与形式在本章的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课后练习等相结合的方式。(四)教学时数:10第七章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发展是促进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是提高综合经营效益、实现经营目标利润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其基本理论,并且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的发展状况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概念、性质、种类、特点及意义等。重点: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联系与区别、目前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创新的情况及表外业务发展的风险与管理。难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管理及我国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发展的条件分析。第一节中间业务
本文标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8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