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第11课_《春》导学案导学案及答案
11《春》学案清潭中学七年级语文组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新词。2.能流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3.体会作者对春天无限热爱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学习重点1.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作者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学习难点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2、体会本文构思精巧,结构严谨的特色。一、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酝酿..()()抖擞.()应和.()黄晕.()liáo()亮hōng()托朗rùn()wǎn()转2、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1)涨(2)散()()()()(3)晕(4)藏()()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1)欢欢喜喜的样子。()(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3)比喻姿态优美。()(4)舒展、活动。()(5)明朗润泽。()(6)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7)一年的计划在春季考虑安排。()4.修辞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B.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C.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D.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5.从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①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____(闹飞)着。②小草也青得________(刺逼)你的眼。③山________(湿润朗润)起来了。④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衬托烘托)出一片________(安静寂静)而和平的夜。6、填空。(1)《春》的作者是,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作品有诗文集《》,散文集《》《欧游杂记》等。(2)《春》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________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________之情,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怀。(3)描写春花色彩鲜艳的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春花图”中想象的句子(5)描写春雨的全景图的一句二、课内探究一)整体感知课文,思考:1、作者围绕一个“春”字,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其中哪一个内容写得最详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文章是怎样扣住景物特点分层次写景的?3、文章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二)合作探究1、“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中“仿佛”是________的意思,本句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________。“仿佛”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2、课文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请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作简要分析。(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3)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3、比较下边各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盼望着,春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小草从土里长出来,嫩的,绿的。().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1AB2AB3AB三)合作释疑古人描写景物,由于观察入微,写了许多佳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试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1、春风又绿.江南岸()2、两个黄鹂鸣.翠柳()3、踏花归来马蹄香.()4、一枝红.杏出墙来()5、处处闻啼.鸟()6、天街小雨润如酥.()四、学习心得板书第11课《春》参考答案:一、1.润宛yùnniàng嘹烘hèzhǎng(涨价)sǎn(零散)yūn(晕车)cáng(捉迷藏)涨散晕藏zhàng(涨红了脸)sàn(散步)yùn(黄晕)zàng(宝藏)3.(1)欣欣然(2)呼朋引伴(3)花枝招展(4)舒活(5)朗润(6)酝酿(7)一年之计在于春4、D5.闹逼朗润烘托安静6、(1)朱自清踪迹背影(2)写景抒情江南对春天的赞美热爱生活、积极进取(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4)闭上眼,熟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5)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二、一)1、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绘春”写得最详细。因为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依次写了草、花、风、雨、人,通过写这些景物的特点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二)1.好像没有不能删去。这句话是从闻到花的甜味联想到果实累累,用虚写开拓了诱人的丰收美景。如果不用“仿佛”,句子变成“树上是桃儿、杏儿、梨儿”,就不符合实际,也没有丰富想象的意味了。2、(1)“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作者用拟人手法写出百花争春、百花争艳的景象,表达了对百花怒放的春天的喜爱之情。(2)“像母亲的手”,这里写春风融入了作者的感受,表达了对温柔的春风的喜爱。(3)农民的房屋在雨里“静默”,用拟人手法,渲染了春雨中安静和平的景象,它们也像农民一样,为受春雨沐浴而感到喜悦。3、(1)B句表达效果更好。用两个“盼望着”,更好地表达出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A句中“春风”“春天”不如B句中的“东风”“春天”有变化。(2)A句表达效果好。“偷偷”写春草不知不觉地就长出来,更富于情趣;“钻”比“长”更能显示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嫩嫩”“绿绿”,用叠词,更能表达对春草的喜爱之情。(3)A句表达效果更好。“也赶趟儿似的”,写人也像花儿一样争春,十分生动;“舒活舒活”“抖擞抖擞”,比“舒活”“抖擞”动作的次数多,而且读起来有韵律,有节奏。三)1.视觉2.听觉3.嗅觉4.视觉5.听觉6.味觉
本文标题:第11课_《春》导学案导学案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24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