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交通运输相关学科竞赛刘燕2012.4.15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者: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时间:每年9月(一般在中旬某个周末的星期五至下周星期一共3天,72小时)举行。参赛对象:竞赛面向全国大专院校的学生,不分专业(但竞赛分本科、专科两组,本科组竞赛所有大学生均可参加,专科组竞赛只有专科生(包括高职、高专生)可以参加)。参赛形式:竞赛题目一般来源于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经过适当简化加工的实际问题,不要求参赛者预先掌握深入的专门知识,只需要学过高等学校的数学课程。题目有较大的灵活性供参赛者发挥其创造能力。参赛者应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包括模型的假设、建立和求解、计算方法的设计和计算机实现、结果的分析和检验、模型的改进等方面的论文(即答卷)。竞赛评奖以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为主要标准。竞赛分赛区组织进行,蚌埠学院属于安徽省赛区。首先,安徽省赛区评比,选本赛区的一等、二等、三等奖,获奖比例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其余凡完成合格答卷者可获得成功参赛奖。然后,各赛区组委会按全国组委会规定的数量将本赛区的优秀答卷送全国组委会。代表性的竞赛题目:2011年: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题目B);2010年:输油管的布置(题目C);2008年:交通监管(电子警察)中的数码相机定位;2007年:乘公交,看奥运(题目B)组织者: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时间:每年举行一次,大概11月份开始,次年5月份结束。参赛对象:高校交通运输类在读本科生。专业范围包括交通工程、交通运输、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道路、桥梁、隧道)或交通土建(道路与桥梁)、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物流工程、管理工程(交通运输相关)等。2、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参赛形式:作品可以是相关学科规划设计类作品或论文类作品。每届大赛组委会可根据需要,提出参赛作品专题,供参赛学生选取。参赛作品形式包括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设计图纸、研究报告等,所有作品应为原创。学生以课题小组形式参赛,每小组成员限定2-5人。先举行校内预选赛,从中选出3件优秀作品代表我校参加全国大赛。阶段赛程内容时间(建议)地点1报名(各校自行组织)当年11月10日~30日各参赛高校2完成作品并提交(各校自行组织)次年4月1日之前各参赛高校31、各校组织初审并向大赛承办秘书处推荐作品。2、拟承办下届大赛单位向大赛网站秘书处提出书面申请报告。4月30日之前各参赛高校4作品通讯评审,确定决赛入围作品和三等奖及以下奖项获奖作品5月10日之前承办学校5决赛答辩,确定一、二等级及部分三等奖获奖作品5月25日之前承办学校6颁奖,同时决定下一届承办单位5月10日~30日承办学校代表性的竞赛题目:2012年:以“智慧交通、绿色交通”为主题,鼓励高校在“交通资源集约”、“交通信息控制”、“交通安全”、“新能源和新材料”等4个领域中选择和组织参赛作品,在东南大学举办。2011年:以“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交通”为主题,在长安大学举办。2010年:竞赛的议题主要有“xxx”交叉口的设计;交通信号灯的设计,路网和场站规划与设计,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在武汉理工大学举办。3、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组织者: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起并主办。比赛时间: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从2006年开始至今,已举行了三届。参赛对象:物流及相关专业的本科与高职高专在校大学生。参赛形式:应根据大赛组委会公布的案例内容,自主确定设计的领域和方向,充分展开研究和设计,并将其研究和设计结果编制成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可以是项目建议书,也可以是实物,例如软件、工程设计图纸。学生以课题小组形式参赛,每小组成员限定3-5人。先举行校内预选赛,从中选出3件优秀作品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大赛。代表性的竞赛题目:第四届大赛: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作业与实施方案第三届大赛:以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的真实经营情况作为大赛设计的方案蓝本。第二届大赛:以邯运集团在经营运作中遇到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为大赛设计的方案蓝本。第一届大赛:安得物流项目设计组织者: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比赛时间: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行了十二届,最近一届在2011年由大连理工大学承办。参赛对象: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4、“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形式: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清华大学智能停车场系统天津大学油气管道通径检测系统河南农业大学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关系的研究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自动化物流仿真系统开发与实现山东科技大学基于准确路径识别的高速公路收费清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国农业大学基于射频技术的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天津大学横卧大圆筒结构在软土地基上造路工程中的应用南京理工大学城市数字化网络泊车管理系统成都理工大学城市交通信号灯网络化控制及优化配时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城市交通服务系统清华大学城市公交自动化无障碍站台代表性的竞赛题目:5、“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组织者: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共青团中央时间: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行了十二届,最近一届在2011年由大连理工大学承办。和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并列轮流交替举行。参赛对象:在校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含全日制MBA)。参赛者可以采取先报名后组队的方式,也可采取先组队后报名的方式,鼓励同学跨学院、跨学科组队,以形成优势互补的高质量、高效率团队。每队人数为3~6人。参赛形式:创业计划竞赛又称商业计划竞赛,是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竞赛采取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三级赛制,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赛段进行。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完成一份包括执行总结、产业背景和公司情况、市场调查和分析、公司战略的总体进度安排、团队及企业经济状况、财务预测假定等几个方面的完整具体且深入的创业计划,以描述公司的创业机会,把握这一机会的过程,说明所需要的资源,提示风险和预期回归等。注意事项:1、组队:自由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团队,人数为3~6人。为了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商业计划一般要求竞赛团队中要有工程技术、管理、财务、法律、电脑等方面的人才。2、选项:选择具有市场前景的服务或产品。所提出的服务或产品为参赛者的新发明创造或经授权使用。3、调研:就所提出的服务或产品开展广泛的市场调查和深入研究。参赛小组应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认真进行企业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一份把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具体、有实施可能的创业(商业)计划书。4、成文:完成商业计划书。完整的商业计划书应该包括概要、公司描述、产品与服务、市场分析竞争分析、营销策略及销售、财务分析、附录等部分。6、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织者: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信息产业部人事司共同主办。时间:竞赛每逢单数年的9月份举办,赛期四天(具体日期届时通知)。参赛对象:以高等学校为基本参赛单位,参赛学校应成立电子竞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学生的参赛事宜,包括组队、报名、赛前准备、赛期管理和赛后总结等。每支参赛队由三名学生组成,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均有资格报名参赛。参赛形式:竞赛采用全国统一命题、分赛区组织的方式,竞赛采用“半封闭、相对集中”的组织方式进行。竞赛期间学生可以查阅有关纸介或网络技术资料,队内学生可以集体商讨设计思想,确定设计方案,分工负责、团结协作,以队为基本单位独立完成竞赛任务;竞赛期间不允许任何教师或其他人员进行任何形式的指导或引导;竞赛期间参赛队员不得与队外任何人员讨论商量。全国竞赛采用两套题目,即本科生组题目和高职高专学生组题目,参赛的本科生只能选本科生组题目;高职高专学生原则上选择高职高专学生组题目,但也可选择本科生组题目,并按本科生组题目的标准进行评审。只要参赛队中有本科生,该队只能选择本科生组题目,并按本科生组题目的标准进行评审。代表性的竞赛题目:2011年C题:智能小车;2009年I题:模拟路灯控制系统;2007年B题:无线识别装置2003年E题:简易智能电动车7、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组织者: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比赛时间:1.初赛时间及形式:初赛定四月的某个周日上午9:00—11:00在全国各地同时举行。初赛赛题包括笔答和听力两部分。初赛听力采取播放录音的形式。2.决赛时间及形式:决赛笔试(含听力)定于2012年5月13日(星期日)上午9:00—11:00在全国各地同时举行。决赛分两种方式,各地可任选一种:第一种是只参加笔试(含听力),第二种是参加笔试(含听力)和口试。只参加笔试(含听力)的学生的决赛成绩满分为150分;既参加笔试(含听力)又参加口试的学生满分是200分,其中笔试分数为150分(含听力),口试分数为50分。决赛赛题和口试方案、题目由全国竞赛组委会统一命制。各省级竞赛组委会选择是否统一参加口试,并决定口试地点、时间、形式等具体事宜。参赛对象:本竞赛分A、B、C、D四个类别,全国各高校研究生及本、专科所有年级学生均可自愿报名参赛。A类考试适用于研究生参加;B类考试适用于英语专业本、专科学生参加;C类考试适用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参加;D类考试适用于体育类和艺术类本科生和非英语专业高职高专类学生参加。本竞赛面向大多数学生,提倡“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坚持自愿报名参加的原则,避免仅仅选拔“尖子”参加竞赛,而把大多数学生排除在竞赛之外的做法。参赛形式:竞赛采用全国统一命题、分赛区组织的方式,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一个赛区,竞赛活动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组委会的领导下,初赛由各参赛高校设赛点组织进行,决赛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组委会统一安排考场。所有赛点的标准赛场考生必须为30人;非标准赛场考生必须低于30人。凡是安排超过30人的赛场,视为违反赛规。参考用书: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本科生)真题及模拟试题详解官方唯一指定辅导用书《英语奥林匹克》,包天仁主编。2011版《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真题及解析》8、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组织者: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主办;比赛时间:参赛队在竞赛时间内任意挑选连续的100分钟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答题。参加团队比赛的代表队由3名学生自愿组成,每位选手只允许参加一支代表队;每位参赛选手都必须注册为易趣网站大学生创业园的用户;竞赛由知识赛、模拟赛、创意赛、创业赛四部分组成。各部分所占权重系数为1:3:2:4;登录竞赛网站,点击“竞赛登录”可以查询参赛队的比赛成绩。参赛对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在校生可以参加本次竞赛;参赛形式:竞赛分为团队比赛和个人比赛两类;登录竞赛网站进行在线报名;竞赛内容:1.知识竞赛参赛资格:已获得用户名的代表队可以进入知识竞赛区直接答题
本文标题:交通运输学科竞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2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