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2
1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基础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意义,工作中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①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和伟大历史意义,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特征②难点: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与宏观调控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利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方法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转移的重要决定;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分析和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2、过程与方法:理解概念,分析探究问题,历史对比,专题讨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产关系改革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初期阶段需要长期坚持市场经济体制。【教学方法】本课内容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按照新课改精神,多向学生提供新的情景和材料,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在学思中主动探求、获得知识。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讲授新课】【导入新课】复习提问:文革对国民经济造成怎样的破坏?虽然文革结束了,但是对文革后社会主义建设正确道路的探索,还要经过一个复杂和艰苦的过程。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一起来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探索,最终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讲授新课】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背景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合作探究】:材料1: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华国锋材料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以上两则材料的共同出发点是什么?它们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观点是否相同?分别代表怎样的思想路线?你赞同哪种观点?(1)共同出发点:继承毛泽东思想。2(2)不相同。(3)前者主张教条主义地继承毛泽东思想,实际上是违背毛泽东思想;后者提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真正继承了毛泽东思想。(4)我赞成第二种观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背景: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的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却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目的: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性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结果: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意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3.内容【合作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3)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4)确定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经济工作中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4.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合作探究】: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党和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结束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党和国家的一次伟大转折。【合作探究】:归纳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背景内容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城市武装起义道路行不通开辟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第二次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第三次在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合作探究】:归纳近代史上三次历史性的巨变巨变结果任务3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知识点梳理】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背景2.召开:3.内容4.意义:【即时练习】1.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应当不早于A.1949年B.1956年C.1966年D.1978年【思路解析】楹联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的伟大功绩。这次会议实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实现了中国历史性的转折,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故选D项。【答案】D2.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这体现在①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②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④中国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③④【思路解析】七届二中全会在新中国建立前召开,故排除①选项。建立人民公社,搞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左”倾错误,不属于执政能力提高的表现。【答案】D过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先后在农村和城市展开二、经济体制改革【合作探究】: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其前提、实质和根本目的是什么?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根本目的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农村:【合作探究】:为什么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4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是否得到健康发展,所以要选择农业首先改革。其次,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已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所以要先从农村改革。另外,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了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所以农村改革率先开始。(1)经营方式的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A初步实行: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朱元璋故乡小岗村)【以诗说史】昔日凤阳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今日凤阳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凤阳花鼓前首是安徽凤阳人在文革期间所唱的花鼓词,后者是20世纪80年代凤阳人所编的花鼓词。这两首花鼓词充分反映了安徽小岗村由昔日的贫困落后变为现在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促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在安徽省政府鼓励下,自发地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本原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此后,改革的春风在中国农村悄然吹起。让我们走进这段历史,去感受当时社会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学思之窗】小岗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解题关键:生产关系变革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思路引领:承包制的实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主要是因为小岗村的村民在省政府创新政策的推动下,为了摆脱自身的困境,大胆地把生产队的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自负盈亏,充分调动了这些承包土地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过他们的精心劳动,获得了比以往多得多的收获。B普遍实行: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合作探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即内容)1.经营管理:由高度集中统一到分户经营、自负盈亏2.分配方式:由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3.基层组织:由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到乡、镇、村4.经济管理:由统购派购制度到市场机制5.产业结构:由单一型到多样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2)行政机构的改变为了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0年,四川首先在广汉县进行了人民公社政社分开、恢复乡政府的改革试点。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废除人民公社的必要性5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实行,土地所有权和支配权的下放,生产经营权的下放,作为国家基层政权和生产组织单位的人民公社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理由。此外,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由于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核心内容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动,国家上层建筑也要进行与其相适应的变动。因此,国家必然要逐步撤销人民公社。(3)意义: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影响: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度提高,建国以来第一次真正解决了中国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随着后续配套改革措施的不断推出(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等),使中国的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变。过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直接鼓舞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城市:【合作探究】:材料1: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需要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材料2: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自主权)。阻碍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导致政企职责不明。企业缺乏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1)全面展开:1984年以后(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3)内容(采取的措施)①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②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3.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点梳理】二、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1)经营方式的改变:(2)行政机构的改变(3)意义:(4)影响:2.城市:6(1)全面展开:(2)中心环节(3)内容(4)意义:3.意义:【即时练习】1.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用风扇、鼓风机来降温的措施。但要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以上材料说明A.计划经济下企业没有主动权B.企业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C.有利于节约资源D.
本文标题: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28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