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教学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知识网络【课程导入】秦朝灭亡后,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了强大的汉朝。你知道汉朝为什么分为西汉和东汉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西汉初年将相出行乘坐牛车而不坐马车?后来为什么又会出现了“文景之治”?你知道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吗?为什么在汉武帝统治时期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你知道董仲舒吗?为什么他的陵墓叫做“下马陵”?西汉时期的“太学”和我们今天的大学是一回事吗?什么是“光武中兴”?“强项令”是谁?外戚和宦官在东汉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东汉政权是怎样衰落的?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共同学习这一课,一起去寻找答案吧。【新课内容】1、文景之治汉高祖与大臣谈战胜项羽的原因:《史记·高祖纪》:“(汉高祖五年五月)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傲慢,不敬)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把攻占降服的土地城池分封给统兵征战的大将),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军队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张良:张良(?-186),相传为城父(今河南郏县东)人。其祖与父相继任韩昭侯、宣惠王等五世之相。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曾结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果。传说他逃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他聚众归附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任韩司徒。后来项羽杀韩王成,又复归刘邦,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建议刘邦不立六国之后,联结英布、澎越,重用韩信,并力主追击项羽,歼灭楚军,皆为刘邦所采纳。汉朝建立后,被封为留侯。萧何:萧何(?-前193),沛县(今属江苏)人。曾任沛县令,秦末佐刘邦起义。刘邦攻入咸阳,他收取秦政府的图书律令,掌握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和当时的社会情况。楚汉战争中,推荐韩信为大将,并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为前线输送兵员和粮饷,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做出重大贡献。后封鄼侯,为汉朝制定律令制度,并助汉高祖消灭韩信等异姓诸侯王。韩信:韩信(?-前196),淮阳(今江苏清江西南)人。早年家贫,秦末参加反秦斗争,初属项羽,后归刘邦,经萧何推荐被任为大将。他力劝刘邦攻取关中。刘邦兵败彭城(今江苏徐州)后,又迅即派兵与刘邦残部会合荥阳,挡住项羽的攻势。楚汉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他奉命率部抄袭项羽后路,破赵取齐,占领黄河下游地区。后受封为齐王,率部与刘邦会合,灭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汉朝建立后,被解除兵权,改封楚王,再降为淮阴侯,最后为吕后所杀。汉文帝:汉文帝(前202-前157),即刘恒,汉高祖之子。前180-前157年在位。他大力恢复经济,重视农业生产,主张轻徭薄赋。文帝二年(前178)、十二年,两次降低当年田租之半,十三年全免田租。他还将算缗(人头税)由每人每年交纳120钱减为40钱。徭役也相应减轻,将原来每年服役一个月改为“三年而一事”。文帝还注意节俭。有一次,有人献给文帝一匹千里马,文帝说:皇帝出门前面有仪仗,后面有从车,一日走50里,我一个人乘千里马能跑到哪里去?他把马还给献马人,并发给路费,叫他回去,还下令说:“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文帝的励精图治和注重节俭,节省了财政开支,形成了廉政风气,减轻了人民负担。因而当时“海内殷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汉景帝:汉景帝(前188-前141),即刘启,汉文帝长子。前156-前141年在位。他继续执行文帝的政策,就位当年下诏将田租由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从此成为汉朝的定制。他重视农业生产,下诏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汉书·景帝纪》)曾和百官一起劝农,并令皇后督导植桑、养蚕、织布诸事宜。当时诸侯王国势力膨胀,景帝还实行削藩,并平定吴王刘濞发动的七国之乱,加强了中央集权。史家把他和文帝统治时期并举,称为“文景之治”。动脑筋:1.回忆一下前一课中的秦始皇陵,对比汉文帝对修自己陵墓的要求,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再对比一下他们在位时的作为,说说你的看法。不同之处;秦始皇的骊山陵规模巨大,里面犹如堂皇的地下宫殿;汉文帝预修陵墓,要求从简,只用陶瓦装饰。通过对比,可以看到:秦始皇实施的是暴政,刑罚残酷,激起反抗;汉文帝实施的是仁政,减轻刑罚,“以德化民”,反而促进社会的安定。秦始皇好大喜功,徭役、兵役繁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汉文帝奖励农耕,减轻徭役兵役,社会经济因而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史记·平准书》载:“自今上(指汉武帝)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都城)鄙(边远地方)廪(粮仓)庾(露天谷仓)尽满,而府库余财货。京师之钱累巨万,贯(穿钱的绳子)朽而不可校。太仓(京师的大仓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牸,雄马)牝(母马)者傧(排斥)而不得聚会(当时人皆乘雄马,有雌马杂处其间,便互相踢咬,故被斥于外而不与同行)。”2、汉武帝的大一统大一统{1.原因{客观: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2.措施{政治:削弱诸侯国势力,封国越分越小}加强中央集权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3.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汉武帝:汉武帝(前156-前87),即刘彻,前140年-前87年在位,是西汉时期一位有作为的皇帝。经过汉初六七十年的生产发展,西汉封建政府积聚了大量财富。在这个基础上,汉武帝实行许多重大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措施。打败匈奴,通西域,通西南夷,平南越、东越,增置郡县,建立了幅员广大的封建国家。推恩削藩(把诸侯王的子弟也封给土地,实质是把大的诸侯王国分小了),酹金夺侯(借口诸侯贡献的黄金质量低劣,剥夺了许多诸侯的爵位土地),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割据势力,巩固中央集权,加强了政治上的统一。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盐铁官营,统一铸币,打击了大工商业主操纵经济的活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树立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多年里,出现了大一统局面,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但是汉武帝连年用兵,国力耗损,晚年不得不下诏“悔过”,宣布从此不再出兵。并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表示要“与民休息”。(图画说明)汉武帝像:这幅汉武帝画像是1959年李砚云参照阎立本《历代帝王像》绘制的,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中国通史陈列》中展出。张汤:张汤(?-前115),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汉武帝时历任廷尉、御史大夫等职。他曾建议铸造白金及五铢钱,并支持盐铁官营政策,还制定奖励告发逃避资产税的“告缗令”,以打击富商巨贾。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约前179-前104),广川(今河北枣阳)人,西汉著名思想家,当时儒家的代表人物。公元前140年(建元元年),董仲舒对策,据《公羊春秋》立说,作了发挥,提出大一统思想。他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所谓大一统,即损抑诸侯,统一于天子。他宣传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他又认为,为了维护政治上的一统,就需要实行思想上的统一。如果“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他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要求“凡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也就是提倡儒家学说,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而排斥其他各家思想学说。董仲舒的主张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因而为汉武帝所采纳。董仲舒著有《春秋繁露》等书。太学:汉代的全国最高学府。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长安设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易》《诗》《书》《礼》《春秋》)博士,置博士弟子50人。西汉末年增至3000人,到王莽时,太学生增至10000多人。这些人学成经考试后,按等第录用。武帝还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封建官僚,但对文化的传播也起了重要作用。(图画说明)汉代讲学图:这是四川成都出土的东汉讲学画像砖,砖长47厘米。画面左侧的老师坐在榻上,头戴进贤冠,冠上还置遮灰的“承尘”,也叫帐子。榻下有六名生徒面对着老师跪坐在席榻上。他们手捧简册,腰间带有书刀(为写简札时刮削误笔用的),其中一人居中,面向老师,好似正在回答老师的提问。他们都头戴进贤冠,身穿宽袖交领长袍,表现出对老师恭恭敬敬,虚心求学的态度。动脑筋:2.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后来把他的墓叫做“下马陵”。武帝在那儿下马说明了什么?说明武帝对董仲舒的怀念和敬重。3、东汉的统治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汉元帝时,丞相匡衡占地三十多万亩,还不满足,又扩占了四万多亩。成帝时的丞相张禹占地四万多亩,都是泾水和渭水灌溉的上好肥田。贵族官僚大地主占有大量良田沃土,广大农民却“无立锥之居”。他们的生活“有七亡无一得”“有七死而无一生”(《汉书·王贡两龚鲍传》)。汉哀帝时,大臣鲍宣上书,叙述当时人民有七亡七死之苦:水旱灾为一亡,官税重为二亡,贪官污吏为三亡,豪强兼并为四亡,徭役苛烦为五亡,盗贼横行为六亡,官兵骚扰为七亡。这七种祸害无一可以逃脱,都是死路一条,人民有七死而无一生,简直没有活路可走了。失去土地的农民不是卖身为奴,“与牛马同栏”,就是大量逃亡,成为流民,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汉光武帝:汉光武帝(前6-公元57),即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西汉皇族。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汉,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实行托古改制。由于“法禁烦苛,不得举手”(《汉书·王莽传下》),“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汉书·食货志下》),激起绿林、赤眉的大规模起义。刘秀和兄刘縯乘机起兵,加入绿林起义军。公元23年(更始元年)到河北独立发展势力,以恢复汉家制度相号召,在部分官僚地主的支持下,镇压和收编铜马等几支起义军,力量不断壮大。公元25年称帝,是为光武帝(公元25-57年在位)。后镇压赤眉起义军,削平各地割据势力,统一了全国。在位期间,先后九次下诏释放奴婢或禁止残害奴婢,减轻赋税,兴修水利,整顿吏治,裁并了四百多个县,并在中央加重尚书的职权,在地方废除掌执军权的都尉,以加强中央的集权。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显著好转,全国在籍的户口从东汉初年的一千多万人增至两千一百多万人,史称其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外戚专权:外戚是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太后和皇后的家族。东汉自公元88年汉章帝死后,都是年幼的小皇帝即位。小皇帝不能理政,便由太后临朝听政。皇太后依靠自己的父兄──外戚──帮助处理朝政,形成外戚专权。东汉中期以后年幼即位的皇帝是:和帝(10岁)、殇帝(1岁)、安帝(13岁)、顺帝(11岁)、冲帝(2岁)、质帝(8岁)、桓帝(15岁)、灵帝(12岁)、弘农王(14岁)、献帝(9岁)。临朝听政的皇太后是:章帝窦太后、和熹邓太后、安思阎太后、顺烈梁太后、桓思窦太后、灵思何太后。宦官专权:宦官是指在宫中服侍皇帝和皇室家族的阉割过的男子。东汉自和帝开始,都是年幼的小皇帝即位,造成太后和外戚专权。待小
本文标题: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28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