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_教案
1初一科目历史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课型新授课备课组历史主备教师毛延精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解决问题方法等)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以及明成祖迁都北京、实行削藩、增设东厂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措施及特点。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以往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的措施与明朝的相关措施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重点难点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难点:八股取士。教学方法五步尝试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尝试导入、引定目标写《送东阳马生序》的宋濂,是吏部尚书,太子的老师。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师问:朱元璋是怎么知道这么清楚的?二、尝试预检、引导发现(一)、明朝的建立1.明朝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2.元朝灭亡:年秋,明军攻占,元朝灭亡。(二)、明朝前期加强君权的措施(政治措施和思想措施)1.改革行政机构。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明太祖)作用:全国_________,都集中到了皇帝手中。(明朝君权的加强突出表现是废除丞相)2.设厂卫特务机构。(明太祖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①职责:对臣民___________。②锦衣卫的地位:由_____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东厂有统领。(_____________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也是明朝加强君权最具特色的措施。)3.实行削藩政策(建文帝、明成祖)4.迁都北京(明成祖)时间人物原因5.八股取士。(明太祖。八股取士是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思想措施(1)目的: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2)命题:科举考试只在_________范围内命题。(3)答题:①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___________②答卷的文体必须使用“_______”。2(3)影响(危害):①许多读书人为了中式,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②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在思想上加强君权的四项措施: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股取士、文字狱)(唐宋时期科举制的主要功能是选拔人才;明清时期科举制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功能)三、尝试探究、引导解惑1、丞相(宰相)制度是什么时间、谁设立的?又是什么时间、谁废除的?丞相的设立与废除都是为了一个什么共同的目的?2、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其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影响?四、尝试练习、引导提升一、选择题:1.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A.南京B.北京C.西安D.洛阳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A.诗赋B.三通四史C.前四史D.四书五经3.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A.东厂B.西厂C.锦衣卫D.内阁4.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北京古城是在下列哪位皇帝时修建的A.朱元璋B.朱棣C.建文帝D.崇祯帝5.不属于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分封子孙到各地做藩王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C.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D.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6.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突出表现是()A.废行省,设三司B.设厂卫等特务机构C.废丞相,设六部D.设立殿阁大学士7.我国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的特点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危机的出现B.民族进一步融合,封建经济继续发展C.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D.封建经济繁荣与发展时期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朱元璋出身低微,但他依靠个人的努力成就了一番事业B.朱元璋在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统治后才建立了明朝C.朱元璋设锦衣卫、实行八股取士,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巩固其统治D.建文帝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其懦弱迂腐、胸无韬略造成的二、材料解析题:9.阅读材料: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引自某史书《职官志》(1)这是朝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2)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六部的最高长官对谁负责?(3)材料中“帝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中)(4)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加强君权或加强中央集权)10.后世人朝讽明朝以来考取功名的人说:“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3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阅读材料后请回答:(1)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许多读书人为了中式,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2)造成材料所说的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3)有人说:“科举制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有人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效……”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两种观点的评价。(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明朝许多读书人为了中式,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五、尝试自结、引导拓展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最高统治者想尽一切办法使皇权达到至高无上,政治上:改革行政机构,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迁都北京;司法上:设立厂卫机构,实行特务统治,用高压政策来维护统治;思想上:八股取士,培养皇帝忠顺的奴仆;军事上:实行削藩,使藩王无力同君权相抗衡。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也说明了我国封建制度逐渐衰落。随堂检测1、有一天,明朝殿阁大学士宋濂在家中请客,第二天,明太祖问他:“昨天喝酒了吗?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一一如实回答。太祖笑道:“说得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出一身冷汗。(1)监视宋濂的是什么人?有谁直接指挥?(锦衣卫,皇帝)(2)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朝的一种什么现象?(反映了皇帝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3)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了什么?(明朝君权加强)2、科举制度从创立到废除,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从隋到明朝科举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简单回顾科举制的发展过程,对它作出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科举制在我国历史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的发展。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明朝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许多读书人为了中式,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本文标题: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_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39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