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温医14级临床成人专科儿科作业
儿科作业名称解释脱水: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所引起的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脱水时除丧失水分外,常有钠、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中度脱水:表示有5%-10%的体重或相当于体液丢失50-100ml/kg腹泻病: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6m~2y婴幼儿发病率高。腹泻时即会比正常情况下排便增多,轻者4-6次,重者可达10次以上,甚至数十次。为稀水便、蛋花汤样便,有时是黏液便或脓血便。宝宝同时伴有吐奶、腹胀、发热、烦躁不安,精神不佳等表现。生理性腹泻:多见于小于6个月的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但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到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大量蛋白尿:正常尿液蛋白含量甚微,仅20-80毫克/天。因各种病因引起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高,不仅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自尿中漏出,超过肾小管对蛋白的回吸收能力,如果尿蛋白+++~++++一周内三次,24小时尿蛋白≥50mg/kg,称为大量蛋白尿。肾镜下血尿:尿外观变化不明显,离心沉淀后,镜检时每高倍视野红细胞平均大于3个。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常简称急性肾炎。广义上系指一组病因及发病机理不一,但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故也常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又名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2岁以内,主要因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其特点为:各期红细胞大于正常,红细胞比血色素减少更明显,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粒细胞核右移,骨髓出现巨幼红细胞等造血特点。血清铁结合力(TIBC):血清铁与未饱和铁结合力之和称之为血清总铁结合力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和(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不同年龄段贫血的定义不同。我国目前标准:血红蛋白值在新生儿期<145g/L、1~4个月时<90g/L、4~6个月<100g/L者为贫血。骨髓外造血:出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骨髓外造血”青紫型先心病:又称“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多因心内结构异常使血液从右向左分流或由于大动脉起源异常使大量静脉血流入体循环,导致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故临床表现为青紫。艾森曼格(Eisenmenger)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量较大使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出现不可逆的阻力性肺动脉高压,当右室收缩压超过左室收缩压时,左向右分流逆转为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时,出现紫绀蹲踞现象:法洛四联症患儿每于行走、游戏时?常主动下蹲片刻,蹲踞时下肢屈曲,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减轻了心脏负荷,同时下肢动脉受压,体循环阻力增加,使右向左分流量减少?从而缺氧症状暂时得以缓解。法洛四联症(TOF):由右室流出道梗阻、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四种畸形组成重症肺炎:小儿支气管肺炎除呼吸系统外还可以累及循环、神经和消化等系统,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急性肺炎(AcuterPneumonia)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临床常以病理、病原、病情及病程分类,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罗音,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呼吸心跳骤停:为儿科危重急症,表现为呼吸、心跳停止,意识丧失、突发面色青紫或苍白、或抽搐,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出。各种严重疾病、窒息、电击、溺水、严重外伤等突发意外事故均为其常见原因。基本生命支持:又称现场急救或初期复苏处理,是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进行徒手抢救。包括三个主要步骤:即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主要目标是向心、脑及全身重要脏器供氧,延长机体耐受临床死亡的时间。高级生命支持(ACLS):是在基础生命支持(BLS)的基础上继续BLS的同时,应用辅助设备和特殊技术(如心电监护、除颤器、人工呼吸器和药物等)建立与维持更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脑膜刺激征:是脑膜病变时脊髓膜受到刺激并影响到脊神经根,当牵拉刺激时引起相应肌群反射性痉挛的一种病理反射。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压增高等。以颈强直最常见,其他如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原发综合征:是由肺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结病变和两者相连的淋巴管病变组成,为小儿原发性肺结核的一种典型表现。结核感染: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PPD试验阳性和(或)血清PPD—IgM抗体或IgG抗体阳性,而全身找不到结核病灶者。围生期(perinatalperiod):指产前、产时、产后的一个特定时期。目前我国常用的定义是:妊娠28周至生后7天生长发育:指小儿机体各组织、器官形态的增长和功能成熟的动态过程。头围:指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胸围:指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基础代谢率(BMR):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食物特殊动力作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指摄人和吸收利用食物,可使机体的代谢增加超过基础代谢率,食物的这种作用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佝偻病串珠:佝偻病患儿由于肋骨骨骺端骨样组织堆积,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扪及圆形隆起,以第7~10肋骨最明显,从上至下如串珠样突起。消瘦: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均值—2SD以下为消瘦;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均值—2SD~3SD为中度;均值—3SD以下为重度。早产儿:早产儿指胎龄<37周的活产婴儿。大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以上的婴儿。过期产儿:过期产儿是指胎龄≥42周以上的新生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指凡体重不足1500g者称极低体重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1~2周内消退。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过早(24小时内);黄疸过重,手足心发黄,血清胆红素大于221微摩尔/升;黄疸退而复现或迅速加重,血清胆红素每日升高大于85微摩尔/升等,黄胆持续过久,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母乳性黄疸: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胆红素脑病:是指出生一周内的新生儿由于胆红素毒性作用所致的急性脑损伤。由于胆红素的毒性作用导致的慢性和永久性的脑损伤称之为核黄疸。肾小球性血尿:俗称肾性血尿,是指血尿来源于肾小球,临床上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或血尿伴蛋白尿,多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机理目前医学界认为与免疫有关,即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和系膜区,破坏肾小球基底膜的滤过屏障,同时引起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引起肾性血尿。问答题1、试述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要点答:生理性黄疸有如下特点:①生理性黄疸常见于出生后2~3天,4~5天达高峰;②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到3~4周消退;③血清胆红素浓度的最高值为205.2~256.5mmol/L(12~15mg/dl),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结合胆红素<26mmol/L(1.5mg/dl)。病理性黄疸特点如下:①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过早,常发生在出生后24小时内;②程度较重,血清胆红素>205.2~256.5mmol/L(12~15mg/dl);③或每日上升超过85mmol/L(5mg/dl);④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⑤黄疸可退而复现;⑥结合胆红素浓度>26mmol/L(1.5mg/dl)。2、房间隔缺损临床表现、X线特点、心电图及心脏特征临床表现:缺损小可无临床症状,仅在体验时发现胸骨左缘2-3肋间收缩间杂音。缺损大时,导致肺充血,体循环血流量不足表现为体形瘦长,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气促和生长发育迟缓。肺血流增多而易反复呼吸道感染,严重者早期可发生心力衰竭。体检视:前胸隆起;触:心前区抬举冲动感,一般无震颤;叩:心脏增大;听:1.第一心音亢进2.肺动脉第二心音增强和固定分裂3.胸骨左缘2-3肋间2-3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4.胸骨左缘第4-5肋间舒张早期杂音;X线:右房右室肥大,肺动脉段突出,肺叶充血明显。主动脉野缩小、肺门舞蹈征,梨形心;心电图:电轴右偏,右房右室肥大,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典型的病例常显示右心室肥大,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轴右偏。P波增高或增大,P-R间期延长。额面心向量图QRS环呈顺时针方向运行。3、诊断佝偻病活动期应有哪些主要依据?答:凡年龄在两岁以下儿童,既往从未或很少晒太阳,未服用预防量维生素D,有明显症状(夜惊、多汗、烦躁不安)并伴有下列情形之一:①有两项主要体征〔颅骨软化(三个月以上婴儿)、肋骨串珠、肋软沟、鸡胸、“手镯”、“O”及“X”型腿等〕②有一项主要体征和一项次要体征(枕秃、肋外翻、囟门晚闭、出牙迟缓、肌肉和韧带松弛等)。③有两项次要体征,并有明显诱因(早产、低出生体重、人工喂养、体弱多病、偏食)均可诊断为活动期。4、试述小儿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依据。答:驱感染②浮肿③少尿与血尿④高血压一到两周内发生,学龄前16.0/10.7kPa(120/90mmHg),学龄期17.312.OkPa(130/80mmHg)⑤循环充血及心力衰竭:多发生在病程的1~2周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⑥合并高血压脑病时血压急骤上升,可有剧烈头痛呕吐,出现视力障碍,意识模糊,嗜睡,或发生惊厥、昏迷。少数病儿可有短暂失语和轻度瘫痪,血压控制后,上述症状好转或消失。⑦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及无尿,血尿素氮和肌酐增加,不同程度的高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⑧实验室检查:尿常规以红细胞为主,可有轻度或中度的蛋白或颗粒管型;血尿素氮及非蛋白氮,在少尿期可暂时升高;血沉:急性期增快。抗“O”滴度增高,多数在1:400以上。血清补体测定:发病2周以上补体明显下降;Addis计数:尿常规正常后可作该计数。急性肾炎,伴有严重循环充血和心力衰竭时,X线肺门阴影增宽、模糊,有时胸腔内有少量积液,心影可增大。肺部X线表现和浮肿的消长有密切的关系。对有浮肿、高血压,而尿镜检未见异常的不典型病例,X线有一定的辅助诊断肾炎合并心衰及循环充血的价值.5、引起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有那些?答:①日光照射不足;②维生素D摄入不足;③食物中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不当;④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⑤疾病影响及其他。6、肾病综合症的并发症有哪些?答:1、感染:呼吸道、皮肤;2、低血容量休克;3、血液的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4、质紊乱;5、急性肾衰;6、小管功能障碍;7、神经系统症状.7、支气管肺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指证有那些?答:①严重喘憋或呼吸衰竭②全身中毒症状明显③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④出现脑水肿8、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与分度。答: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是一种简易的、临床上评价刚出生婴儿状况和复苏是否有效的可靠指标。通过对生后1分钟内婴儿的呼吸、心率、皮肤颜色、肌张力及对刺激的反应等五项指标评分,以区别新生婴儿窒息程度,五项指标每项2分,共10分,评分越高,表明窒息程度越轻。8~10分无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9、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答:1.胎儿娩出后面部与全身皮肤青紫色或皮肤苍白,口唇暗紫。2.呼吸浅表,不规律或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3.心跳规则,心率80-120次/分钟或心跳不规则,心率〈80次/分钟,且弱。4.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肌肉张力好或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肌肉张力松驰。5.喉反射存在或消失。多器官损害及并发症(1)心血管系统:轻症时有心脏传导系统及心肌损害;严重者出现
本文标题:温医14级临床成人专科儿科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41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