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游仙区种植业产业优势和潜力分析及其对策建议
1游仙区种植业产业优势和潜力分析及其对策建议提要一、现状分析(一)粮油产业牢牢巩固了国家产粮大县地位(二)水稻制种始终保持全市主体(三)蔬菜产业占据绵阳城区市民消费半壁江山(四)蚕桑产业稳居全市第一二、比较分析(一)2000年以来的演变概述1、粮油产业在徘徊中前行2、水稻制种产业曲折发展3、蔬菜生产随行就市不断调整4、蚕桑产业久享盛名其实难副(二)主要经济指标(三)优势劣势分析综论:优势——粮油产业稳定发展已经具备有利条件——水稻制种产业恢复发展已经具有现实可能性——蔬菜产业做强做大基础已经奠定——蚕桑产业规范发展机制已经成熟劣势——粮油产业加大投入创建高产基地已成发展软肋2——水稻制种产业震损基础设施恢复已成发展瓶颈——蔬菜产业设施建设已成发展桎梏——蚕桑产业龙头牵引不力管理体制分割已成发展阻碍分论:见正文三、预期目标四、开发潜力五、对策建议综述——创建全区粮油高产示范活动基地。区政府每年在产粮大县财政奖励中列支30-50%专项资金提升粮油综合生产能力。——集中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源,成片改造中低产田土2万亩,扩大水稻制种产能。——推进土地流转10万亩,奠定蔬菜产业做大做强新平台。——建立茧丝绸风险调节基金及生产发展基金,推进全区蚕茧生产可持续发展。分述:见正文3一、现状分析(一)粮油产业牢牢巩固了国家产粮大县地位全区常年粮食播面55万亩,粮食总产23万吨;全区常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8万亩,总产3.2万吨。水稻在全区粮食生产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油菜是我区的优势农产品。近年来,省市抓粮食总产、优势农产品单产提高的工作力度始终很大,要求也很高,省政府专门下发了《四川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纲要(2009—2012年)》,游仙区也被列入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布局县(市区)及全省粮食生产重点县(市区)和粮食生产核心县(市区)。我区粮食总产始终稳定在20万吨以上,近10年获得国家、省专项财政奖励资金达3000万元。(二)水稻制种始终保持全市主体全区现有水稻制种3.1万亩,生产企业16家,涉及17个乡镇、89个村,种子生产总量650万公斤,产值8000万元。虽然距2006年我区水稻制种最大规模5.05万亩、最大生产总量1250万公斤、最大产值8100万元分别缩小了1.95万亩、600万公斤、100万元,但仍然保持了全市领先。水稻制种面积、制种量、产值均占全市三分之一,位列第二,仍是全市主体。国家现已把种子安全提到与粮食安全同等重要位置。我区作为国家、省新增粮食生产能力重点区,种子生产除保证川内水稻生产外,主要供给两湖、云贵、重庆等长江中上游水稻生产区。我区种子质量高、色泽好,为“川种”博得好评、争得荣誉。4(三)蔬菜产业占据绵阳城区市民消费半壁江山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全区蔬菜种植面积8.6万亩,涉及22个镇乡。全区已经初步形成了石马大棚蔬菜基地、小枧大葱韭菜基地、建华和观太加工海椒基地、忠兴稻后菜基地、新桥和街子食用菌基地、游仙和东林番茄基地、东宣芦笋基地、魏城和徐家瓜果蔬菜基地等八大专业特色蔬菜基地3万亩。我区蔬菜产品在绵阳城区本地市场占有率50%以上;外地销售半径超过800公里,远销成都、重庆、西安、兰州等地。2005年我区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四)蚕桑产业稳居全市第一全区桑园面积7.8万亩,发蚕种16.9万张,生产蚕茧599万公斤,蚕茧产值18520万元。全区20个栽桑乡镇5.5万户蚕农,户平蚕茧收入3400元。自2000年以来,我区蚕桑产业面积、发种量、产值始终为全市第一。2011年,全区蚕桑面积实现恢复性增长,守住了7万亩关口;发种量遏制了下滑趋势,稳定住15万张防线;产值取得大幅度跃升,突破1.8亿元。二、比较分析(一)2000年以来的演变概述1、粮油产业在徘徊中前行我区粮食播面、总产在2000年即已达到54.5万亩、23.43万吨。2001-2005年经过了结构调整,出现了短暂徘徊。到2006年全区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播面迈上了56万亩、总产站稳5了23万吨台阶。我区油菜生产经过2000-2004年高芥酸基地阶段后回复为“双低”油菜生产,至2008年播面恢复到15万亩以上,总产始终保持在2.2万吨以上(见下表)。2000—2011年主要粮油作物面积产量表单位:万亩、公斤、万吨农作物总播面粮食作物水稻油菜面积单产总产面积单产总产面积单产总产200087.7354.543023.423.054912.614.81592.4200187.4153.636019.322.150211.115.71432.2200279.651.839620.521.551611.115.91622.4200375.2948.440919.819.953310.615.71552.4200483.0853.841722.421.853911.715.51632.5200584.1554.441922.822.053911.915.51642.5200686.7457.640323.222.054111.914.31642.3200787.3158.140623.622.454212.213.91642.3200887.1657.040623.222.553512.015.71442.3200986.656.441723.622.654712.416.41472.4201086.7756.541923.722.654612.416.51482.5201187.257.042023.922.954812.516.61552.62000—2011年游仙区主要粮油作物总产趋势图单位:万吨6051015202530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粮食总产水稻总产油菜总产2、水稻制种产业曲折发展2000年《种子法》未颁布,生产规模仅1.8万亩。2001年《种子法》实施,种子生产企业改制,种子经营进入市场化,生产经营主体增加,生产基地和规模大幅扩张。我区种子生产企业、发展规模、涉及范围到2006年达到最高峰。近三年来,随着市场行情疲软、行业比较效益下滑、经营主体结构调整、其它地区两系种植规模增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区水稻制种逐年萎缩,现已触底回升。2005-2011年游仙区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趋势图单位:万亩、%7051015202530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游仙区面积占全省比例%占全市比例%3、蔬菜生产随行就市不断调整2000年—2011年,游仙区蔬菜产业突出质量和效益,以绿色产业示范区建设平台,依靠科技,以优质无公害蔬菜规模生产为核心,以优质特色蔬菜占领、开拓市场,促使产业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蔬菜生产面积相对稳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产业综合效益稳步增长(见下表)。2001-2011年全区蔬菜生产情况表单位:万亩、公斤、万吨年度播种面积亩产总产量200010.36148715.40200110.62130713.8920028.87147613.1020038.30163213.5420048.08170713.8020058.13173714.13820068.96178816.0020079.84175017.2520088.55162813.9320098.52188416.0620108.61187716.220119.30196018.22001-2011年全区蔬菜生产发展趋势图单位:万亩、万吨0246810121416182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播种面积总产量4、蚕桑产业久享盛名其实难副我区蚕桑产业发展曾经独步全省,久负盛名。目前,全区丝绸加工企业普遍经营管理粗放,产业规模小,产业链短,以低端的生丝加工和出售蚕茧原料为主,发展深加工和开发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心有余而力不足,效益低,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企业现有加工干茧能力为2300吨,产丝能力760吨,织绸能力96万米。全区丝绸产业税收下滑也相当明显,2001—2003年平均每年纳税9为320.59万元,2004年降幅达17.7%,2006年实现税收总额397万元,2007年后呈现下降趋势。可以看出,我区现属于蚕桑名区、产茧大区,同时又是剿丝、织绸、服装、蚕桑副产品加工利用与品牌落后区。(二)主要经济指标1、粮油产业我区耕地面积在全市所占比重较小,但我区粮油作物单产一直处于全市领先地位。自2000年以来,全区水稻平均单产稳定在530公斤以上,最高年份达548公斤,在全市单产排名中列前三位;全区油菜平均单产稳定在150公斤左右,最高年份达164公斤,在全市油菜单产排名中名列前茅。2、水稻制种四川是全国杂交水稻制种大省,常年制种面积占全国的30%左右,绵阳市常年制种面积又占全省30%左右,我区常年制种面积占全市20-30%。2011年四川省水稻制种面积45.5万亩,绵阳水稻制种生产面积15.7万亩,占全省的34.5%,游仙水稻制种生产面积3.1万亩,占全省6.8%,全市20%,制种面积排绵阳市制种生产县第二位。2005-2009游仙区杂交水稻制种情况排位表单位:万亩年度四川省面积绵阳市面积游仙区面积占全省比例%占全市比例%全市排位10200548.217.94.08.322.31200647.222.55.0510.722.42200728.815.53.512.222.61200821.513.23.516.326.52200928.5610.92.27.720.22201035.013.52.98.321.52201145.515.73.16.819.723、蔬菜产业在全区蔬菜生产播面上,2004年面积8.08万亩,到2007年面积达到最高峰9.84万亩,2008、2009两年基本稳定,保持在8.5万左右。2004年—2007年阶段生产上主抓突出规模、扩大效益;2008—2011年阶段生产上主抓稳定面积、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就全市而言,2004—2009年,我区播面在2004年占全市比重最高,2010年占全市比重最低;总量方面,2008年占全市比重最低,2009年以后比重稳定在9%以上,主要是近几年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确保了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游仙区2000年—2011年全区蔬菜分析表单位:万亩、公斤、万吨游仙区全市全省年度播种面积亩产总产量播种面积亩产总产量播种面积总产量20048.08170713.876.251690128.81455.92623.920058.13173714.178.911713135.31487.32714.31120068.96178816.0101.851565158.61772.92971.220079.84175017.297.761703165.51643.23001.920088.55162813.997.861682164.61653.23078.320098.52188416.197.61732169.120108.61187716.2101.4176517920119.30196018.2105.71805190.84、蚕桑产业从2000年-2011年,桑园面积、发种量、产值蚕桑生产三大指标,我区稳居全市第一名。游仙区蚕桑产业2000-2011比较优势详表单位:万亩、万张、万元时间桑园面积发种量产值全市游仙比重名次全市游仙比重名次全市游仙比重名次2000204.824.00%13510.630.29%113650413430.29%12001215.124.29%13611.933.06%114040464133.06%12002215.224.76%13813.335.00%114820518735.00%12003225.424.55%13814.237.37%114820553837.37%12004256.124.40%14
本文标题:游仙区种植业产业优势和潜力分析及其对策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48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