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第1课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1第1课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接受课标新理念]课标导航目标要求学习要点知识与要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农业的起源了解古代农业起源的时间、空间概念和区域布局探究远古农业文明的文化遗存认识古代农耕文明在现代文化中的反映从耒耜到曲辕犁掌握古代铁农具、牛耕、步犁的发展演变和重要的灌溉工具探究曲辕犁的基本构造原理体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道理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掌握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及治理黄河和水利技术研究的成果在地图上标注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编写著名水利家的小传感悟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等修建的历史意义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掌握自耕农经济的产生和历史地位探究小农经济的特点和影响吸取历史教训,关注环境保护、人口、可持续发展等现实问题历史人物:炎帝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是传说远古时代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神农氏。一说即炎帝(或炎帝的子孙)。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炎帝。因以火德王,故称为炎帝。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五弦瑟,开始蜡祭和市场.自他以后中国进入农耕社会。特别是炎帝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2至于炎帝的出生地,至今没有定论,事实上炎帝是一个神化了的人物,它代表的是远古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改造自然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在今天,炎帝和黄帝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被载入世界文明的史册,中国人也称为炎黄子孙。[吸收教材新知识]知识点1农业的起源知识梳理1、起源: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2、地域差异:中国的原始农业是由多个中心逐渐向周边发展起来的,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并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3、家畜饲养业: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逐渐发展起来,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马、牛、羊、鸡、狗六种,统称为“六畜”。深化拓展1、从上古传说看原始农业的产生包牺氏“结绳而为罔(网)罟,以佃以渔”的传说,反映当时处在渔猎阶段,还没有农业经济。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耕而作陶”等传说,反映了原始农业的起源和生产工具的制造以及随着农业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有一定提高的情况。2、农业起源的三大特点一是由采集产生了原始农业;二是形成南稻北粟的原始农业种植结构;三是以种植业为主,原始家畜饲养业与种植业结合。3、从原始遗址的考古挖掘材料看原始农业的基本情况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了粟类等粮食的遗存,还发现炭化的菜子和猪的骨骸;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彭头山遗址、城头山遗址、屈家岭文化遗址、马家浜文化遗址以及钱塘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遗址,都发现有大量的稻谷3遗存、生产工具和猪、狗、水牛等动物骨骸。这些都是中国原始农业、饲养业达到一定水平的有力证据。典型例题原始农业出现的基本条件是A、磨制石器的使用B、石器的出现C、青铜家具的出现D、养殖技术的进步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对所学知识的归纳能力。生产工具的发明是农业经济得以确立的基础。磨制石器的出现使生产工具有了重大进步。知识点2生产工具的演进知识梳理1、以耒耜为主要农具进行生产的时代:①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这一时期的人们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②进入文明时代,未、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制造农具的主要材料还是木、石、骨、蚌等。2、铁农具的使用:春秋时期,由于冶铁技术的提高,铁农具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这一变化标志着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私田的开垦和经济的发展。3、牛耕技术:①战国中期,牛力犁耕开始出现。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②汉代中期,犁壁的使用,使牛耕得到广泛推广。并出现了新的耕作方式——耦犁。4、曲辕犁:①最早由唐代学者陆龟蒙记载,主要适用于长江下游地区;②与前代相比具有许多优点:a.曲辕和犁檠的出现,淘汰了犁衡,不仅减轻了自身重量,而且克服了直辕犁“回转相妨”的缺点。b.犁评、犁梢的出现,使得入土的深浅、起土的宽窄,更加随心所欲。c.犁底修长,犁梢手控,使得耕作时平稳,利于水田使用。曲辕犁的发明,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45、灌溉工具:①翻车:三国时期马钧对东汉人毕岚创制翻车加以改进;②筒车:唐宋时期发明的以水力或畜力为动力的灌溉工具,翻车的发明和使用,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深化拓展归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进及意义①远古时期,人们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等简单的劳动工具。②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已经出现,但主要还是以木、石工具为主。③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渐取代石制、骨制农具,同时出现牛耕。④汉代人们发明犁壁,牛耕广泛推广,同时发明了耧车。⑤唐朝时出现了曲辕犁,提高了耕作效率。意义:提高了农业产量和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典型例题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A、东汉B、曹魏C、唐朝D、北宋答案:C点拨: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和对历代水利工具发明情况的再认能力,特别是对曹魏时的翻车和唐朝时的筒车的特点要有准确的了解。题中材料所说的灌溉工具的特点与课本中所讲的唐朝发明的筒车特点相符,其关键词有“众筒”“绝胜人力”等。知识点3水利设施的完善知识梳理1、原因:①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②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事业的发展。2、概况:①原始社会,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②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建设的发展。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都江堰: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境内。公元3世纪,秦5国蜀郡守李冰父子,率领民众修建了这座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③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较为著名的是东汉时期,汉明帝派王景治理黄河,取得明显成效。④在边疆和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古代农民充分发挥创造能力,因地制宜,兴建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其中的代表。坎儿井起源于西汉时期,它是干旱地区利用水平隧洞导引地下潜流,实现地表灌溉的暗渠工程。3、理论经验总结:中国古人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技术经验,有着精湛的农学知识理论。深化拓展1、芍陂,淮河流域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今安徽省寿县南约六十余里,相传为春秋时期楚国令尹(执政官名,其位相当于相)孙叔敖兴建。芍陂一带是楚国的农业区,当地地形较低。夏秋山洪暴发,常出现洪涝灾害,而一旦雨少又出现干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利用洼地引沈水(今淠河)、肥水(今东淝河)汇聚成湖,涝时蓄洪,旱时灌溉,成为一个古老的水库,因陂在白芍亭以东,故名。东汉时,王景曾对芍陂加以疏浚。曹魏又派人“兴治芍陂”“以溉稻田”。宋元以后逐渐堙废。今安丰塘是古代芍陂的残存部分。2、郑国渠,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灌溉工程。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刚即位,韩桓惠王为了诱使秦国把人力物力消耗在水利建设上,无力进行东伐,派水工郑国到秦国执行“疲秦”之计。郑国给秦国设计兴修引泾水入洛河的灌溉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韩王的计谋暴露,秦要杀郑国,郑国说:当初韩王是叫我来作间谍的,但是,水渠修成,不过“为韩延数岁之命”,为秦却“建万世之功”。秦王政认为郑国的话有道理,让他继续主持这项工程。大约花了十年时间这项工程才告竣工。由于是郑国设计和主持施工的,因而人们称为郑国渠。郑国渠的渠首在仲山西麓的瓠口(今陕西泾阳境内),郑国在瓠口作石堰坝,抬高水位,拦截泾水入渠。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渠的主干线沿北山南麓自西向东伸展,流经今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等地,最后在蒲城境内晋城村南注入洛河。干渠总长近150公里,灌溉面积约4万余顷。由于郑国渠流水中含有大量的淤泥,所以灌溉6田地能增加肥力,特别是对含卤性的土壤,能起到压盐冲碱的作用,使贫瘠的土壤得到改良,使关中成为沃野。3、潘季驯,浙江乌程(今吴兴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死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比较科学的治河理论和措施,并且在黄河下游的治理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潘季驯的治河理论和实践经验收集在他所著《河防一览》一书中,书中有详细的治河全图、有关治河的章奏和关于河防险要的论说,是中国古代治理黄河经验的珍贵记录,是中国水利科学的宝库。潘季驯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塞旁决以挽正流、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的理论。所谓“束水攻沙”,就是根据底蚀的原理,在黄河下游两岸修筑坚固的堤防,不让河水分流,使水量集中,流速加快,把泥沙送入海里,减少泥沙沉积。根据这一道理,潘季驯在第三次治河的时候,还针对黄河夺淮入海的情况,提出了“筑堰障淮,逼淮注黄,以清刷浊,沙随水去”的方针,在洪泽湖筑高家堰,提高淮河水位,使浑浊黄河水不再倒灌入淮,并且把含沙量比较少的淮河水引入黄河,“借淮之清,以刷河之浊”,提高河水的挟沙能力。这对于防止河床淤塞,保证运道畅通,起了重要作用。潘季驯的“束水攻沙”理论提出后,改变了过去只靠人力或工具的传统的疏浚方法,利用水流自身的能力来冲刷积沙,不仅在当时的治河实践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且对以后近四百年的治河方针有很大影响。典型例题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了芍陂,推动了所在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该水利工程位于A、成都平原B、河北地区C、渭河流域D、淮河流域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地理与历史相关知识点。春秋时期的楚国境几只涉及两大水系――淮河和长江。四个选项中未提及长江流域,从而只能选淮河流域。知识点4耕作方式的变化知识梳理1、千耦其耘:①产生原因:由于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很低,只能靠奴隶集体劳动。②时间:商周时期③特点: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是奴隶的集体劳动。72、个体农耕:①产生原因:生产工具的进步,特别是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使用;耕作技术的进步;私有土地的出现。②产生:自耕农经济出现于春秋时期。③特点:稳定性: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勉强自给自足;落后性: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脆弱性:对地主、国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依附性,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深化拓展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其作用(1)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基本经济模式,也是近代中国作为落后的农业国的基本特征。小农经济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其性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小农经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步确立而形成和确立的。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它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小农经济逐步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3)自然经济的三个弱点:一是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二是封闭性,相互之问缺少交往和合作;三是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自然经济的这些特征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也是近代以来阻碍社会生产的主要因素。典型例题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经济形态的特征之一是A、农民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基本用于自己消费B、土地集中在地主阶级手中C、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D、农民不到市场上出售农产品答案:A8点拨:本题考查了自然经济的特点。所谓自给自足,就是指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所以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基本用于自己消费是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变式二:以下能够说明春秋战国时
本文标题:第1课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58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