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西南财大课件商业银行管理】商业银行学》第1章
《商业银行学》金融学院罗军13541009133ljcd@swufe.edu.cn参考书:《商业银行管理》[美]彼得·罗斯经济科学出版社《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殷孟波人大出版社《商业银行管理学》俞乔等上海人民出版社《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庄毓敏人大出版社《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戴相龙中国金融出版社《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张桥云西南财大出版社《银行管理学》黄宪等武汉大学出版社1、我国的商业银行有哪些?你愿意去商业银行工作吗?2、什么是商业银行?它有哪些基本特征?它与其他金融机构有哪些异同?3、近些年,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了哪些改革?有哪些重要的举措?4、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有哪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任何国家的国民经济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物经济的运行必须借助资金的流动来实现。金融从运行的方式和特点来讲,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大类。前者以证券市场(金融市场)为代表,后者以金融中介机构为代表。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它们以各自的特点和形式,通过汇集、疏通、引导资金的流动,促进和实现了资源在经济中的分配,提高了全社会经济运行的效率。金融中介机构是资金盈余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融通资金的信用中介。金融中介机构有多种形态,但作为有效融通资金,使之从盈余单位流向赤字单位,实现资源有效转移的金融中介机构,银行最具有代表性第一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概述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特征和功能一、商业银行的产生古代的货币经营业现代商业银行现代商业银行前身是古代的货币经营业(一)古代货币经营业1.业务范围:业务范围有限,多是货币保管、兑换、鉴别、汇兑等与货币有关的服务工作。2.业务特点:保有100%的现金准备,客户交予保管的货币不用于贷款生息;在代客保管货币的活动中,要向客户收取保管费,而不是相反。从历史上看,银行一词被认为来源于近代意大利商业银行是从货币经营业者演变而来的:Banco—————Bank、Banguc(凳子、意大利语)-(银行、英语)(法语)Bankrupt破产者;无支付能力者3.原始银行演进为现代商业银行的三个转折点原始银行(近代银行)是在货币经营业的基础上开始经营放款业务的前资本主义的银行业,其具有高利贷的性质、以政府为主要的贷款对象,偏向于非生产性用途之特征。近代银行的出现是在中世纪的欧洲。最早的银行是意大利的威尼斯银行,建于1171年,随后又有了1407年设立的热那亚银行,1609年在荷兰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1619年在德国成立了汉堡银行全额准备金制度演变为部分准备金制度,使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得以扩大;保管凭条演化为银行券,使现代货币得以产生;保管业务演化为存款业务,并使支票制度、结算制度得以建立,使商业银行具有了创造货币、创造信用的功能。(二)现代银行业的建立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创办,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组建新的股份制银行旧有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转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银行现代银行业现代商业银行一般具备的特点:利息水平适度信用功能强大具有信用创造功能小知识:中国最早的存款机构猜一猜:中国最早的存款机构是????有了货币,自然就有了多余货币的储蓄问题。古人存钱不外两种方式:存入储蓄机构;藏在自己家里。中国最早的存款机构:寺院中国最早的储蓄机构不是银行,而是寺院。寺院数目多,分散广,很有资财;又是佛住的地方,人们不敢偷寺院的东西。所以,存款在寺院,既稳妥又方便。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寺院就兼营存放款业务。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发行纸币的银行,是1896年盛宣怀向清政府奏请开办,于1897年4月26日正式开业的。二、商业银行的特征与功能(一)、商业银行的概念商业银行就是金融企业。商业银行就是指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基本业务的、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金融企业。必须同时具备以上几点,才能称之为商业银行。传统的商业银行通常仅具有储蓄功能、信贷功能、支付结算功能而现代商业银行越来越成为一种全能银行,除具备传统银行的功能以外,还新增了现金管理功能、保险功能、信托租赁功能、经纪功能、投资银行功能、其他服务功能更多的内涵:商业银行就是运用公众资金,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并在经济生活中起多方面作用的金融服务企业。(二)、商业银行的特征商业银行是一个信用受授的中介机构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企业商业银行是能够提供银行货币——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制企业从以上可以知道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一种企业,但与一般工商企业又有不同。商业银行是企业:(1),拥有一定的资本金;(2),从事货币信用经营;(3),有收入,也有支出,照章纳税;(4),实行经济核算,以赢利最大化为目的。商业银行又不是一般的企业,是特殊的企业;(1),商业银行经营对象特殊;(2),商业银行是高负债的企业;(3),商业银行关系面广,渗透力强;(4),商业银行的社会信誉与社会形象更加重要,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根基;(5),商业银行破产倒闭的社会成本特别巨大。商业银行是一种金融机构,但又不同于其他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通常是一个金融体系的主体美国非金融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1970-1996债券股票银行贷款非银行贷款35.5%9.2%40.2%15.1%(三)、商业银行的功能1.信用中介2.支付中介3.信用创造4.调节经济5.提供服务商业银行是一部风险机器,银行的职能就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本质书上强调了三个方面:作为融通资金的信用中介,有效地转移社会资源创造信用货币,扩展信用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思考:商业银行为什么有必要存在?在什么条件下,银行等金融机构没有存在的必要?第二节、银行业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学在一个信息对称、无摩擦和完全的市场环境中,金融机构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投资者和借款人自己就可以取得高效率的资源配置。资金使用者与资金提供者之间没有任何障碍,双方充分了解对方情况,不需要有中介机构来媒介双方的交易。银行理论认为:银行存在的价值是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和进行风险转移、提供流动性和监测服务金融中介理论认为:1、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格利和肖1960、本斯顿和小史密斯1976等)2、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信息不对称(利兰和派尔LelandandPyle1977——L-P模型、戴蒙德1984的委托监督模型3、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流动性保险(戴蒙德和戴维格DiamondandDybvig,1983——D-D模型)可以发挥金融系统的功能。功能观点(默顿和博迪M而tonandBodie1989、1993、1995),认为金融系统发挥了六个核心功能:⑴为货物和服务的经营提供支付系统;⑵为从事大规模、技术上不可分的企业提供融资机制;⑶为跨时间、跨地域和跨产业的经济资源配置提供途径;⑷为管理不确定性和控制风险提供手段;⑸提供有助于协调不同经济领域分散决策的价格信息;⑹提供了处理不对称信息和激励问题的方法可以降低参与成本,加强风险管理(艾伦和桑托美罗AllenandSantomero1998,艾伦和盖尔AllenandGale1999)可以为客户创造价值(斯考腾斯和温斯维恩ScholtonsandWensveen2000——动态中介观点),认为金融中介理论需要以动态的金融创新的过程和不同的市场作为基础;金融中介提供给消费者和家庭很多的服务以满足他们不同的要求,金融中介已参与到复杂的金融转化中,在大量的与期限、流动性、风险、规模和分布相关的资产转化中,为最终储蓄者和投资者增加了价值;价值增加是现代金融中介的巨大推动力。书上强调五个方面:处理信息问题的竞争优势(信息揭示优势、信息监督优势、信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优势)业务分销和支付系统的效率优势风险转移优势有效转移资金资源优势金融管理当局的保护性金融管制第三节、银行业和银行的组织结构一、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及分类(一)、按组织结构及外部组织形式分:有单元制、分支行制、集团银行制(持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银行规模经济问题!分支行制的优点和缺点:易于吸收存款,有利于银行扩大经营规模和资本,并取得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经营成本有利于调剂资金,降低不盈利资产占用有利于风险的资产分散和地区分散有利于使用现代化设备,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缺点是:易于形成对银行业务的垄断;内部管理层次多,增加了银行管理的难度。银行规模经济的含义银行规模经济研究银行是否在最节省成本的状态下提供产出,即当银行在扩张负债或资产时,其单位成本的状况。如果产出的增长率高于成本的增长率,该银行正处在规模经济状态中,即银行通过扩大规模,提高产出水平可以更有效率地经营。如果产出的增长率低于成本的增长率,则该银行处在规模不经济状态中。产生有规模经济状态有两个主要原因:1、随着规模的扩张,银行主要增加可变成本,而固定成本相对稳定,使单位平均成本下降。2、银行技术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经营效率,而专业化分工建立在银行一定的经营规模基础上。银行规模效率研究基本上都证实了相同的结论:随银行经营规模扩张,银行的平均成本曲线呈现出相对平坦的U型状态,中等规模银行在规模效率上要优于巨型银行和小银行。衡量银行业集中程度的指标包括:前N家银行的市场占有率和赫芬达指数赫芬达指数反映市场竞争的均衡状态,公式为10000乘以行业内各厂商市场份额的平方和。指数超过1800定义为高度集中的市场,指数介于1200~1800定义为中等集中的市场,指数在1200以下为低度集中的市场,公司合并后赫芬达指数增加100或100以上(现在通常为超过200时)可能被政府否决。竞争结构CR4(%)CR8(%)寡占Ⅰ型75≤C4寡占Ⅱ型65≤C4<7585≤C8寡占Ⅲ型50≤C4<6575≤C8<85寡占Ⅳ型35≤C4<5045≤C8<75寡占Ⅴ型30≤C4<3540≤C8<45竞争型C4<30C8<40贝恩方法主要国家有关规模经济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模式美国模式:众多商业银行和追求充分竞争的组织结构英国模式:自然构造的高度集中和分支机构发达的规模经济组织结构德国模式:规模经济和适度竞争并存的组织结构日本模式:集中与竞争并存,纵向与横向并存的组织结构中国模式:处在经济转轨期,体现中央集权的垄断竞争特征(二)、按业务范围分:可分为分离型商业银行、全能型商业银行。——银行的范围经济问题。核心问题是分业还是混业银行范围经济的含义范围经济是指银行是否提供了最节省投入成本的业务组合。在给定的产出水平上,如果经营多种业务银行的成本低于专业经营银行的成本,那么,多种经营银行存在着业务范围经济。如果多种经营银行的成本高于专业经营银行,则存在着经营业务范围的不经济。然而,在某一产出点上,多种经营的银行成本的上升会高于产出的上升,此时出现业务范围无效率的原因可能是更为繁杂的官僚管理结构使成本太大,也可能是繁琐的规则大大降低了效率。银行产生业务范围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各种投入和业务对同一固定资产和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的分享业务范围经济形成的假说:从事多种业务经营的银行可以享受到成本节约、增加收益的好处,其原因是:固定成本分摊、信息经济、降低风险、客户成本经济。克拉里设立了“双产品业务范围效率程度比较模型”,用来表示银行业务范围经济的程度,其模型表达式为:的成本两种业务时银行所支付表示同时经营时银行所支付的成本表示仅有业务时银行所支付的成本表示仅有业务21212211212121,),(C),0()0,(),(),(),0()0,(QQQQQQCQQCQQCQQCQCQCSE主要国家有关范围经济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模式美国模式:混业——分业——再混业,强调金融秩序下的范围经济英国模式:在竞争中从自律性的专业性经营转向追求范围经济的混业经营德国模式:具有极高渗透扩张功能和业务范围经济的全能银行制度中国银行业追求范围经济的现状。我国金融机构合作的主
本文标题:【西南财大课件商业银行管理】商业银行学》第1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586 .html